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幼兒園教學中手指游戲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手指游戲的有趣性和易于理解的優點,使它成為最受歡迎的兒童游戲。手指游戲主要利用手指和語言讓兒童開心地進行游戲,通過游戲,可以讓兒童的手指得到靈活的鍛煉,同時對于兒童的心智成長也是極有益處的,它大大提升了兒童的認知能力。若是能夠將手指游戲成功引入教學中,相信這也可以對兒童的成長教育起到非常大的輔助作用。本文闡述了手指游戲在教學中的意義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通過老師的幫助,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從游戲中輕松自然地接受教育,培養兒童熱愛動手操作的能力,相信會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關鍵詞:游戲;手指游戲;幼兒園教學活動
《幼兒園工作規程》把“將游戲作為基礎活動”視為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準則之一。幼兒教育綱要(試行)中提出:在進行幼兒教育時,務必要尊重兒童自身的發展規律,要始終把教育好兒童作為根本教育理念。一切活動的開展都是圍繞兒童的健康教育為中心,要把游戲看作是教育兒童的一種良好方式。正確使用它,要能夠通過游戲的過程,把兒童的特長分別適用于不同的教學方式中,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同時也能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使幼兒教學真正適合兒童的成長發育需求。不斷地深入研究和大力發展手指游戲,在幼兒時期就進行開展手指的活動,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幼兒早期成長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幼兒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表明通過手指的活動,幼兒的聞、聽、視等各種感官能力都有明顯的提升,對其成長發展也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通過手指游戲使幼兒的手部肌肉能夠及時有效地得到放松,同時其他能力也得到鍛煉。下面本文就要對上述問題進行展開論述。
1手指游戲在教學中的作用
手指游戲其實就是通過對手指的不斷變化來進行表達、創造、想象,讓手指做出各種動作,再通過語言進一步進行展開的游戲過程。由于它生動活潑、有趣味,而且還能自由地進行哼唱,所以很受兒童的歡迎。通過手指游戲,鍛煉了兒童敢說、敢做以及敢想的能力,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搭配兒歌和傳唱等手段,將表演內容更加生動活潑地表達出來,這樣既可以提高兒童對語言的認知,還能加深他們對語言的理解以及更深層次地感受語言的魅力。因此,把手指游戲應用到幼兒園的模式是非常有意義的一項教學改變。
1.1手指游戲的情商作用:
使幼兒情緒更加穩定,促進教學的培養我們要科學合理有序地安排并組織幼兒的一天生活,由于幼兒過于活潑,我們可以減少一部分活動,避免兒童消極等待。要帶給他們積極向上陽光的生活態度。在幼兒的一天活動中不可避免有很多等待的時候,比如吃飯前,進行有序清潔洗手,在快要放假的時候兒童基本是處于一種輕松狀態,有很弱的遵守紀律的情緒。如果他們能夠抵得住誘惑,對于老師提出的教學內容毫無興趣,那么組織活動就會陷入困境;相反,如果幼兒喜歡這個游戲,就會有顯著的教學效果,老師也會在教學幼兒過程中有很大的成就感。把簡單易懂的手指游戲加入教學環節中,就非常有助于幫助兒童提升自己的意識。所以說,老師們可以利用一些操作上更加簡單但又十分有趣味的游戲進行教學,這樣做既能幫助提高兒童的注意力,又積極避免了無事可做。“雙手收回來”,當我們組織幼兒進行課前活動的同時,就可以通過這樣簡單易操作的手指活動來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從而積極培養幼兒在課前活動時的傳統習慣。所以說,通過手指游戲能夠讓幼兒安全有序地學習班級常規,這種教育方式對于孩子是非常有效果的。
1.2手指游戲的表達功能:
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發掘其表在所有的智能發展中,語言是最基礎的智能。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要通過語言,在進行學習或者各種思維活動的時候,家長老師和學校都把語言的發展看作是最重要的,故我們要能夠緊緊地抓住幼兒語言發展的敏感期,通過多種教育方式幫助幼兒順利地進行學習語言,積極發展幼兒期的語言學習。面對3歲左右的兒童,我們可以采用手指游戲等簡單有效的小游戲來吸引幼兒同我們進行語言上的交流。當我們展開手指游戲的同時,我們可以做出夸張生動的表情,如《大番茄》,每次說到“園里的番茄圓又大”時,幼兒總是盡量把手臂張到最大,還加上了夸張的語氣和表情,說到“爸爸看見很生氣”時,小手往腰上一插,怒目相向,別提多可愛了。其實這就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孩子的表演能力。
1.3手指游戲的機體功能:
發展幼兒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手指游戲大部分是運用手指的變化來完成的,久而久之,充分鍛煉手指,使之變得靈活。通過提升手指動作能力,優化其細節發展。經過半年手指游戲學習的小班幼兒,可以自己撕彩色即時貼或老師的貼紙,而沒有學習手指游戲的中班上學期孩子,仍有一大部分不會撕彩色即時貼。雖然其中不排除經常練習的可能性,但手指游戲或多或少都使孩子的手指靈活性得到提高。在動作上,需要幼兒雙手拇指相捏成圓,手指彎曲,合攏放開,這一系列的動作讓幼兒的手指得到充分的鍛煉。
1.4手指游戲的智力教育:
改善幼兒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提出,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將數學學習融入兒童的生活。因為幼兒的具體思維還停留在比較容易的階段,升到大班時抽象邏輯思維也才處于萌芽的起步階段,他們對于數的認知、了解以及記憶都處于一種非常模糊的狀態。在幼小的過渡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手指游戲從生活中創造經驗進而幫助孩子成長,例如“認識十以內的數字”,創造一個順口溜讓兒童能夠更容易記憶。通過這樣具體形象的描述,既拓展了幼兒的思維能力,同時在數字的理解和記憶方面也有效地幫助幼兒。
1.5手指游戲的交際功能:
培養幼兒之間的交往合作能力我們知道,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就是希望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擅于與人交往、互幫互助、懂得合作分享,并且有同情心等其他好品質的優秀兒童。現如今,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幼兒在家里被父母寵愛得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樣,這樣就導致了他們的交往能力往往很弱,他們不愿意與他人敞開心扉,不容易與人交往。那么,手指游戲的提出給孩子們營造了一種輕松隨意的氛圍,孩子們可以選擇單獨表演,也可以找朋友合作玩,讓他們在游戲中學會協商、合作,能夠自己主動與別人交往,這些可以體現在拇指歌謠中:伸出大拇哥碰碰頭;你拍二我拍二,伸出二拇哥擺一擺;你拍三我拍三,伸出中指哥彎彎腰;你拍四我拍四,伸出無名指搭橋;你拍五我拍五,伸出小指頭拉勾勾,五個手指伸出來,積極進行課堂教育。
2手指游戲在課堂教育中的運用
2.1可以作為課堂教育活動
“導入環節”手指游戲可以為教學活動做引導。我們知道,大部分的手指游戲都是由教師帶領幼兒游戲,這樣既可以活動手指,鍛煉手部的肌肉,同時也鍛煉了幼兒表達語言的能力。這種手指游戲不僅喚醒了幼兒道德意識的萌芽,也為接下來的活動做了鋪墊,老師運用教學方法,生動有趣地導入教學活動中,相信課前的“熱身”會給教學活動帶來收獲。
2.2可以作為課堂教育活動傳授知識的手段
在現在的教學中,應該將學生放到主要位置,老師只是輔助功能,讓學生自己探討,比如:“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東一片,西一片,隔座大山看不見。小小一座山,左右兩個洞,是香還是臭,問它都懂。上下兩排兵,駐守在大門,誰要進門去,打得粉粉碎。”在這個手指游戲中教孩子們認識人的眼睛、鼻子、牙齒。通過手指的運用,相信孩子們更加容易記住所學的知識。
2.3可以作為課堂教育活動的結束環節
手指游戲可以作為鞏固知識的結束環節。比如教師在開展語言活動“幼兒學習文明禮儀用語”,在活動結束時,可以運用手指游戲來鞏固今天的知識,而且可以讓孩子們能夠輕松結束今天的課程,也能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課堂的講解。
2.4可以成為課堂教育的延伸活動
我們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僅只通過教育活動,還應該包括午休、吃飯、游戲等多種零散的事情。手指游戲還可以運用在延伸活動中,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如在教師上完健康活動后,可以借助《洗手歌》,糾正孩子們以往錯誤的洗手方式,培養他們養成講衛生的良好習慣。當今的幼兒大都存在依賴性強、自律意識差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穿衣服》《系鞋帶》等簡單易懂的手指游戲進行幼兒教育,要告訴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利用《手指睡覺》手指游戲培養幼兒安靜睡覺的良好習慣。我們知道,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手指游戲具有相當程度的趣味性,我們在指導兒童進行手指游戲活動時,協調兒童大腦、眼和手,使之進行運動、發展,同時促進視覺、聽覺、觸覺、語言等功能的發展。堅持下去,對于開發幼兒的大腦、開展大腦與手指間的信息、鍛煉幼兒手部肌肉群的發育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手指游戲源于生活,生動有趣,活潑,節奏晴朗,容易理解。我們相信如果能夠將手指游戲成功應用到教學中,將會對老師的教學工作起到一定的輔助功效。所以,把手指游戲與教學活動充分融合到一起,一定可以充分發揮其價值,勞逸結合,寓教于樂,兒童也會在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中取得進步。
參考文獻
[1]莊春梅.以手指游戲點化兒童的心靈[J].學前課程研究,2008(5).
[2]王曉紅.游戲對幼兒成長發展的作用[J].懷化學員學報,2004(4).
[3]葉立群.幼兒教育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吳思瑩 單位:泉州市泉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