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綜述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從小抓起原則。學生年齡越小河塑性越強。使學生從小就加強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訓練容易養成好習慣。
2.目的性原則。在學校的各種教育活動和日常行為、食宿管理中,要注意有意識地對學生貫穿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并盡量做到目的明確堅持不變。
3.創設情境原則。學校除了結合教學進行教育還應創設能讓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環境。
4.潛移默化原則。青少年道德意識的發展思想觀點的形成是一個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長期的培養和塑造。樹人樹德需要潛移默化、潤物無聲、日積月累。
5.持之以恒原則。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重在嚴格要求潰在長期堅持,需要作艱苦的努力。在教育過程中膠長、教師應當嚴于律已作好表率事無巨細淆仔要嚴肅認真廠絲不茍獎優懲劣同時還要反復、反復檢查,常抓不懈。
二、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有幾個有效措施
1.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學生一天要上六七節課,除此之外還有輔導課輔導課也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所以掌生在校的一切活動莊要都是在課堂上進行。課堂教學是進行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主渠道,各科教學進行養成教育具有經常性、系統性、規范性及整體性等特點通過各科教學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教書育人”的主要內容之一。教師在組織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和遵守紀律、勤奮學習的教育洛學科都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進學生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要特別注意指導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焙養學生養成先預習后上課先復習后作業解題書寫格式規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記》曰廠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生有涯而學無窮掌生總要走上社會獨立工作加教會他們掌握了知識宮殿的金鑰匙就能使他們打開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知識寶庫的大門啟由地探取知識財富。但要注意各學科教學任務的不同這方面教育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要防止脫離學科特點牽強附會地進行說教。
2.組織好班級活動。學生在校學習、生活和活動莊要是在班集體中進行的,所以,一定要選好班級活動的組織者—班主任。實踐證明卜是班主任的思想水平、工作水平、道德水平往往決定著班集體的建設水平。二是各種活動都要具有鮮明的目的性。主題班會的形式要求新穎、多樣,要能引人入勝屬教于樂不能總是一種形式單一說教枯燥無味。課外活動的內容應做到豐富多彩。三是班級活動要有針對性。學生年齡、個性、個人興趣、愛好等差異都不可忽視。低年級的學生知識面窄好奇心強喜歡模仿愛好活動天真爛漫在活動安排上要注意趣味性、實踐性。高年級的學生求知欲望強他們樂于探索創新活動內容要帶有更多的科學性、哲學性和創造性。班級活動還可以與重大節日、紀念日結合起來加婦女節開展“幫媽媽做一件事”活動植樹節開展“愛樹苗”活動,)L童節開展“爭做三好生”活動教師節開展“愛老師”活動,國慶節開展“愛祖國”活動等。四要邀請科任老師參加活動。科任老師在自己所教學科中有較深的造詣掌有所長并對學生在本學科的學習清況很了解而課外活動與各科教學活動聯系又十分緊密科任教師也能很好地指導學生活動。
3.優化育人環境。優美整潔積極向上的環境氛圍無疑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肩利于學生學習肩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學校加強校容校貌的建設、綠化、美化校園,在校園內要在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都能反映出濃郁的育人氛圍包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在這方面掌校要在有限的資金內舍得投入但要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要求學生做到“靜”:課堂靜、自習靜、列隊靜,遵守學校校規。“凈”汾人凈、教室凈、校園凈、講求個人環境衛生。“敬”尊敬師長、團結友愛、尊老愛幼、助人為樂,講究公共道德。“競”引入競爭機制形成人人趕先進冷人爭上游的集體輿論。愛護公共財物做到不損壞桌凳不在墻壁上亂畫不攀摘果實和花草不亂扔果皮紙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教師的要求卜要以身示范教師不僅是科學文化的傳授者池是指導學生如何做人的“人師”教師是學生心中理想的道德形象教師的個人品德修養治學精神對社會主義祖國的忠誠與熱愛是最有感染力的人格力量也是學生的樣板。因此教師要講文明、有禮貌始學生一個良好的印象。二要尊重愛護學生。老師工作的對象是人是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是做人的工作加果教師沒有關心和愛護是很難開展工作的。熱愛學生是教師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動力。教育總是植根于愛沒有愛的教育是不成功的。三要幫助家長了解學生的心理講究教育教學方法使學生保持心理平衡精神愉快健康地成長。
4.要從大處著眼從小事做起。古人云不積踐步無以行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對不執行學生守則、不遵守校紀班規、對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的學生對浪費糧食、亂甩饅頭的學生對不按時作息、無故遲到的學生教師決不聽其自然應從培養新世紀接班人的高度出發從嚴要求要弘揚正氣不斷對他們進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焙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良好的風尚。在進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動之以情燒之以理更需要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學校還要爭取家庭和社會的密切配合,以形成一種合力捉使學生從小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作者:熊德權單位:重慶市萬州區太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