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多媒體小學語文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階段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有了好的習慣,學生會終身受益,能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師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說、聽、寫習慣,具體來講聽要注意力集中,全神貫注;講要積極勇敢,把自己的見解完整地表達出來;寫就要橫平豎直,卷面整潔;討論就要熱烈;練習就要用心等。特別是在課堂上,教師就要嚴格要求,加強指導,讓學生在聽、說、讀、寫各方面都有明確的目標。時間一長,學生就逐漸形成了一種自覺意識,學習習慣就形成了。有些學生不注意書寫,不注意筆順,卷面不整潔。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加強指導,多關注他們的書寫,在他們寫字時學習走到他們的身邊,手把手地教他們握筆的方法,這樣一對一的指導,效果比簡單的提醒一下要好得多。學習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有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課上以學生的“學”為主
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其實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變“課堂”為“學堂”,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課堂的“主題”。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面臨的是學生,他們有著自己的思想觀點,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所以課堂上要把學生視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不要隨意剝奪他們思考、學習的權利。如在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能夠發自內心地為失去這樣的好總理而悲傷,我并沒有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是如何偉大和平易近人,多么得值得我們尊重,而是讓學生在反復閱讀中體會,從送行人的穿戴和臉上的表情去感受,從內心深處生發沉痛的感情。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自己動手、動口、動腦,教師只是做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互動者,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也應該在教學中恰當合理地運用。當“以講為主”被“以學為主”的課堂取代后,課堂不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學生學習、研究、交流的場所。我把全班分為七個小組,每組六個人,每組一名組長,組長負責管理本組成員,課堂上有了需要討論的問題,各個組長就組織討論。
小組討論不僅是為了活躍氣氛,而是通過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真正達到學習的目的。在這過程中,學員全員參與,全程參與,遠比傳統的以講為主的課堂教學效率高。在學習《翠鳥》一課時,我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翠鳥的圖片,并讓學生指認作者筆下翠鳥的各個部位,從而感覺到翠鳥的美麗和可愛。當學生理解了課文之后,我接著引導:翠鳥身上的羽毛除了作者描寫的那樣外,還像是什么?翠鳥的活動有什么特點?然后讓各小組展開討論。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才能使他們真正地把書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學習才稱得上高效率。
三、恰當使用多媒體
語文是以培養學生閱讀、寫作、傾聽、表達能力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基礎課。有的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僅憑教師的講解很能達到預期的目標。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工具來輔助教學,調動學生的感官,使他們展開豐富的想象。尤其是一些寫景的文章,教師讀了一遍又一遍,可學生還是難以感受到。如果采用多媒體教學,展示一些景色的圖片,學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觀地感知到景色的美麗,這既有利于他們理解課文內容,也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李剛單位:河北省邢臺縣漿水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