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有效教學小學數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有效教學理念主要包括: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培養學生學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及合作精神。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效教學要求教師掌握好一定策略,以便面對具體的情景做出決策。教師要做到揚長避短,經常反思教學,以實現教學目標或教學意圖。教師具備了“有效教學”的理念,這只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否能夠取得最后的勝利,教學過程是至關重要。教學過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即教學準備、教學實施、教學評價,教師要把握好每一階段的實施行為方式。
二、實施有效教學,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是基礎
實施有效教學,最關鍵的因素是教師。以往導致課堂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教師的觀念陳舊;有惰性,缺乏創新精神;教學反思不夠。因此,實施有效教學,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1.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
理念是靈魂,思想決定行動,思想有多高,行動就有多快。教師必須以新觀念來實施新課程,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2.不斷豐富個人知識儲備。
課堂上,如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和廣度,教學就是膚淺的,學生學習就無法深入。可見,作為教學的直接實施者,教師一定要不斷加強學習和積極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教師的知識厚度和知識廣度增加了,課堂教學就能深入淺出。
3.經常反思。
中國著名教育家葉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堅持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因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做到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實現自己的專業素質的不斷提高。
三、實施有效教學,教師吃透新教材是前提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讓學生在民主、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探索新知識,實現全體學生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進步與發展。要做到這這些,教師要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要吃透新教材的意圖。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必須要經過仔細加工再創造,在一定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與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能力和價值觀有機地結合起來。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必須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只有把學習活動建立在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學生才會感到親切和自信,從而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四、實施有效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就會無止境地去追求、去實踐、去發展。在教學中凡是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獲取知識過程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興趣就濃厚,求知愿望就強烈。因此,數學教學必須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入手,使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轉變為積極主動的學習。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結合教學內容選擇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數學事例,使學生學起來學興趣盎然。在教學中教師要以“愛”保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心理學家指出:膽怯和過分自我批評的心理狀態是妨礙創造的最危險的敵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創造個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之中,從而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個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實現這一目的,關心和愛護學生是最重要的。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對學生的評價以表揚為主,以鼓勵的態度正確評價學生。
五、實施有效教學,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
《師說》中寫道: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都明白“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因此,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既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能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新課程倡導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蹲下身子和學生談話。只有和藹、平易近人的教師才受更多學生的喜愛,那么學生也才會對教師的課感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教學評價十分重要。和諧的教學評價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具有成就感,更能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發展。
作者:楊月萍單位:甘肅省靖遠師范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