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生說話能力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善于交談對一個現代人的事業與生活裨益無窮。學生時期是造就一個人會“說話”的至關重要的階段,語文基礎課教師必須很好地擔負起指導學生學習說話、學習表達的重任。這是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造成學生不善表達的原因多種多樣,如害怕、緊張等心理障礙,語速不當、語言雜音過多等等。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從以下兩個方面訓練學生。
一、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克服緊張、恐懼說話的心理。
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一個人要勇于做人生舞臺上的主角,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人的能量是巨大的,潛力是無窮的,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破釜沉舟。青少年的自我認識不足和過低的期望是自信不足的最主要原因。自卑者在認識自己時通常都是建立在不正確的社會比較上,習慣于拿自己的短處與他人的長處比。在公眾場合講話之前,他們常有一種“我很難成功”的消極自我暗示,這種傾向使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抑制了其語言能力的正常發揮,以致語塞和表達混亂。作為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白:事在人為,一個人不下水,永遠不會游泳,一個人不敢當眾表現自己,就永遠不能訓練出好口才。嘗試“說話”不成功,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可能是活動難度過大或外界條件不好,也可能缺少必須的技能或運氣不佳。教師要鼓勵學生勇敢地走出去,享受哪怕是很小的成功的快樂,表達不完善不要緊,下次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也許就會說得更好。在具體教學方式上,首先可以讓學生站在眾人面前聽人講話,克服他們面對眾人的緊張感;然后讓他們在眾人面前講自己最熟悉的話,做到能夠“開口”;接著是命題表達練習,讓學生真實自如,從容不迫地講自己的心里話;最后抽簽確定演講題目,進行全面的口頭表達練習。
二、幫助學生清晰思路,使思維與表達同步。
言為心聲,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口頭表達受復雜生理和心理活動制約,嘴巴的講和大腦的想存在著相輔相成、互相作用的依存關系。口頭表達的隨意性特點有別于書面表達,因此特別要求思維的敏捷、清晰和靈活。如果學生邏輯混亂,說話就難以做到層次清楚、組織嚴密,也就無法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在具體教學方式上,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快速表達練習、限時反應訓練(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某項內容的構思和表達)、抽簽即興演講練習和字→詞→詞組→句子→段落→篇章的發散輻射練習等,通過加強其思維能力的清晰性和層次性,進而達到提高說話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