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當今社會時不時爆出小學生不堪忍受來自學習、家長、教師等方面的壓力而自殺的事件,可見我國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社會的高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高度開放,使學生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一些不健康心理因素,如任性、膽怯、自卑、懦弱以自我為中心、嫉妒、孤傲、偏執等,甚至還有的學生有厭學和厭世的想法。這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不僅讓學生自身的思想觀念和思維發展受到束縛,影響了自己的心理接受能力,而且影響了學校方面的教育教學的發展。由此可見,在小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保障,更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當今社會處于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網絡的出現和發展,使得這個時代以更快的速度改變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特別是對人的心理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已經不能再適應當今社會的教學需要,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是不良的。這就要求對教學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信息技術課為此順應社會的發展,為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許多新的潛在可能性,為更好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許多實現的途徑,可見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條有效的途徑。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筆者在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結合學科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1利用多媒體課件,構建心理健康環境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信息技術課是少年兒童最喜歡上的課程之一。學生喜歡上信息技術課,不單在于它充滿了趣味性和娛樂性,還因為它具有時代性,這對喜歡追求新事物的小學生來說充滿了吸引力。特別是對于一些心理素質較弱的學生來說,更容易讓他們放松自己,減輕壓力,更容易親近同學和老師,也可以讓人更容易地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以便更有利于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因此,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一方面,筆者經常根據信息技術學科特點和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在這些情境中適時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在使用多媒體課件時,筆者還根據上課內容適當地播放一些精美的圖片和一些優秀的音樂光盤,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美、欣賞到美,從而不斷增強自身的審美素養和提高心理素質,對于一些不健康的內容能自覺地抵御。比如在教學“設計電子板報”一課時,筆者創設了這樣的情境:我們連城縣要申報省級文明旅游城市,同學們之前對我們連城的土特產進行了調查,現在想請你們幫忙設計一個電子板報,你們愿意嗎?這樣就讓學生在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健康心態中進入學習。又如在教學“瀏覽電子作品”一課時,筆者在課前制作了展示高年級學生用字處理軟件編輯排版的作文、詩、小板報等作品的課件,并配上優美的音樂,讓學生在這種健康的心理環境下欣賞作品,并獲得一種美的享受,同時讓學生明白美的作品要有美的心態,要用健康的心態制作自己的電子作品。
2巧用網絡平臺,創設心理咨詢空間
網絡平臺是集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于一體的體系。借助網絡平臺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對課堂教學的參與性。在教學實踐中,可以以校園網頁的創建為手段,以傳播新世紀的網絡文化觀念為途徑,以創設心理咨詢空間、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為目的,建立校園網。對于小學生來說,上網是他們很喜歡的一項學習內容,筆者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點,指導學生上網瀏覽網頁、在網上信息收集、學習收發電子郵件等,并在這個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1]。又由于網絡的匿名性,學生可以不必擔心自己的心理問題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心里有一種安全感,因此也很愿意直接而真實地展示自己[2],這樣就更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學“網站與網頁”這一課時,筆者組織學生建立了“心聲網”這一網頁;在教學“美化網頁”一課時,指導學生如何豐富“心聲網”;在教學“鏈接網頁”一課時,又指導學生可以把網絡上優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鏈接起來;在教學“設計框架網頁”一課時,筆者還指導學生在“心聲網”上設計了“心語堂”等框架網頁,學生在“心語堂”上可以訴說自己的煩惱、憂愁,教師根據學生的傾訴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及時進行疏導。這樣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擺脫人力資源和時間方面的限制,又能滿足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擴大心理咨詢的空間,使服務對象大大增多[3]。但是因為網絡是開放的,信息復雜多樣,既有健康、有益的正面信息,也有不少污穢、不健康的內容,所以在教學時,教師不但要教會學生獲取正面資源,還要鑒別和抵制不健康的信息。比如在教學“做網絡好公民”一課時,筆者根據教學內容安排了四個教學活動:認識網絡的負面影響,文明上網、保護自己,了解《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拒絕網毒、文明上網”簽名活動。通過這四個活動向學生滲透“文明上網,自覺抵制不健康內容,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方面的教育。
3設立班級QQ群,搭建心靈溝通之橋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教育也翻開了更為精彩的一頁。順應潮流,QQ群應運而生。QQ群在學校管理中,不但是班級管理工作的一種時代創新,而且它作為一種網絡化的信息技術工具,更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輔助和手段。QQ群不但是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之間心靈溝通的橋梁,還是學生進行心理宣泄的一個平臺。在QQ群中,學生可以傾訴自己的感想、觀點等,也可以記錄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所思所感,記錄自己成長的心情,他們可以互相鼓勵交流。在這個平臺里,學生還能夠及時了解班級活動和一些詳細的要求,并有針對性地做好準備。活動后,學生之間還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活動心得和感受體會,加強彼此間的溝通。QQ群的功能可謂多多。特別是用好QQ群,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起到顯著的效果。比如在群里可以發起一個話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特別是對于平時不善言辭的學生就有了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通過QQ群,可以閱讀同學的日志,還能進行適當的評論,分享獲得的喜悅;學生可以和教師進行平等的交流,這種交流方式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在與教師平等地位的情況下談出自己的心里話。比如在教學了“用QQ交流”這一課后,筆者發現學生對QQ交友非常感興趣,于是就利用信息技術課的便捷,建立了“班級QQ”群,指導學生如何加到群里,并利用課余時間組織討論。通過他們的發言,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和心理動態,并適時進行引導,為他們搭建心靈溝通之橋。
4利用教學內容,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要從紀律和要求著手,從小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樹立法制觀念,教育小學生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小學生守則》,不進網吧、游戲機房等,上網時選擇適合小學生看的內容,而且還要從教學內容上做文章,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積極因素,因勢利導,適時地、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術課的學習內容豐富多彩,在這些內容中,學生最討厭的可能要算文字錄入了,比較喜歡的可能是上網瀏覽,但是最感興趣的應該還是游戲。根據學生的這些喜好特點,可以深入鉆研教材,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比如現在有的學生家庭經濟寬裕,零花錢多,所以花錢就大手大腳,遇到同學過生日或者是一些節假日,你送我禮物,我也禮尚往來,無形中就給一些家庭帶來額外的經濟負擔,同時也給社會造成一定的環境污染,更是把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丟到腦后了。在教學“制作電子賀卡”這一課時,筆者教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設計賀卡,并告訴他們可以給同學或是給老師送電子賀卡。這樣不但能把所學的知識用起來,而且可以增進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感情,更能抵制浪費行為,培養節約意識,同時也教育了學生知道金錢的來之不易,知道家長工作的艱辛,懂得要孝敬父母。并且通過制作電子賀卡,也激發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和熱情。
作者:陳火德 單位:連城縣李彭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