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族教育輔導員的素養培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民族文化的繼承者,民族政策的傳播人
民族教育院校承擔著民族文化繼承與傳播的重要使命。目前來看,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社會經濟發生了劇烈變革,這就必然會引起文化的變遷,傳統與現代文化、東西方文化等各方面的矛盾沖突突出,文化成分變得越來越復雜。多種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滲透,會在不同程度對人們的價值觀產生影響。民族文化的傳承,是民族教育院校文化建設的重要使命,與育人的發展目標相互促進。作為民族教育院校的輔導員,更是需要具備相當強的民族文化知識,了解各民族的起源與發展,當地的民族風俗習慣和具有特色的文化,甚至要多學習并掌握各民族的語言文字,能夠使用簡單的民族語言與學生們交流,這對拉近師生距離與情感交流,開展日常學生管理工作都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作用。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伴隨改革開放的進程,黨和國家對民族教育事業十分的關心和支持,根據國情制定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民族教育事業的政策和措施,目的就在于發展少數民族教育,繁榮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提高少數民族的人口素質,最終促進民族地區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實現全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民族教育政策成為我國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民族教育院校的輔導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民族政策理論水平,例如: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掌握,少數民族教育政策的了解,民族教育院校少數民族學生相對優惠政策的熟悉等等,都成為開展民族教育院校工作的基礎。
二、愛國主義教育的支持者,民族團結的擁護者
愛國主義是人們千百年來形成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情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推動社會主義發展的強大動力。時代的發展呼喚愛國主義精神,它不僅能維護祖國的完整和統一,團結了各個民族,更為社會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身為民族教育院校的輔導員,必須堅決支持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輔導員要對學生進行歷史及傳統文化的教育,采用公平、客觀的態度,激發學生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歷史成就的自豪感,基于這種情感,產生清醒的認識和共鳴。大力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充分激發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產生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的兄弟姐妹,在祖國母親的懷抱里和諧相處,共同為偉大祖國譜寫新篇章。為了更好地將這一思想貫徹落實到每一個學生心里,輔導員應在學生的日常教育中,結合重大節日,例如國慶節等主題,開展主題班會,回顧歷史,讓學生們充分了解國家發展至今的各項偉大成就和來之不易,為學生介紹國家對各個少數民族地區的不同政策,使不同民族的學生,對祖國有一個系統、明確的認識。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漢族也離不開少數民族,各民族之間相互離不開的“三個離不開”原則。在對學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多開展輔導活動,讓各個民族的學生互相介紹本民族的風俗習慣,盡快讓大家相互了解并熟悉,達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睦相處的目的。
三、學生個人成長的引領者,正確輿論導向的宣傳者
很多少數民族的學生第一次來到內地,無法適應內地的生活方式,面臨心理和生理雙重的壓力,情緒起伏很大,學業壓力又很繁重,生活不能適應,身體容易生病,甚至個別學生還出現了悲觀絕望的無助情緒。因此,民族教育院校的輔導員,必須在第一時間給與學生成長的關懷,對他們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使他們盡快適應內地的學習生活。輔導員要重視對學生的宣傳工作,積極地構建宣傳的平臺,用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由于少數民族的學生大都遠離家鄉和父母,需要更多的尊重理解和關懷。輔導員應該正確處理好師生關系,真正做到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掌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有關內容,盡快熟悉每一個學生的特點,為學生的成長提供盡可能多的幫助,明確他們的未來發展方向,為學生的未來指明方向。民族教育院校的輔導員更應該因地制宜地開展各類指導工作,引導少數民族學生學好專業知識并深入社會實踐,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建設自己的家鄉貢獻力量。
四、學生安全管理和教育的督導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安全事件發生在民族教育院校的校園內,已經成為一項不容忽視的問題。首先,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伴隨少數民族內地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在校少數民族學生人數的與日俱增,隨之而來的一些危及大學生財產及人身安全的案件也時有發生。因此,作為民族教育院校的輔導員,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學生們的安全防范意識以及他們自我保護的能力,這些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障學生安全,確保民族教育院校和社會的和諧穩定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日常管理中,安全教育的內容極其廣泛,但是針對少數民族學生這一特殊的群體,基本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項內容:法律、法規、校紀、校規教育;國家安全教育;民族宗教理論安全教育;治安防范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網絡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育;求職安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等。學校教育,不僅僅是傳授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更應該做到以人為本,將教育和引導學生如何在社會上安身立命,學會怎樣保護好自己,作為民族教育院校輔導員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更需要全校師生員工的齊抓共管,做到時時宣傳,刻刻監督,確保少數民族的學生即使遠離家鄉和親人,在校園內仍然可以找到滿足的歸屬感。
輔導員工作是一個非常神圣的職業,肩負著千萬個家庭的重托。做好輔導員的每一項工作,特別是一個優秀的輔導員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需要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自我。通過在民族教育院校做輔導員的工作經歷,結合當今民族教育政策及民族教育發展的形勢,認為作為民族教育院校優秀輔導員應該具備以上幾點基本素質,滿懷愛心,充滿熱情的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斷加以改進和完善教育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履行崗位職責,才能更好地為民族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作者:崔姝單位:遼寧石油化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