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青少年的科學素養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培養科學精神
1.親歷獲取。我們廣泛采用“親自獲取知識”的組織方法。如全國獲獎的小論文《噪聲污染現狀及治理建議》,是由幾名初中學生撰寫的。他們對學校周圍的環境噪聲進行檢測,記錄下1萬多個數據,終于搞清了造成學校噪聲污染的來龍去脈,提出了有見地的對策。在現實中,有享受成功的滿足與歡樂,也有經歷失敗的痛苦和煎熬。這種深刻體驗,都將會激發他們熱愛科學的濃厚興趣和探索新知識的科學精神。2.質疑精神。我們鼓勵學生就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問題質疑問難。在指導實驗課:“外界環境對蟾蜍呼吸頻率的影響”時,學生就提出了外界水溫對蟾蜍呼吸頻率是否有影響呢?如有影響的話,會影響到什么程度?提出質疑后,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學生自己做實驗,得出了一組組的數據,得出了結論。這種敢于質疑的精神,“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二、樹立科學觀念
在我們強化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的同時,也幫助青少年逐步形成科學觀念。通過各種類型的社會考察和實踐操作活動,使青少年理解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尊重科學事實,樹立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理念。如在青少年獲得一些必要的環境科學知識后,我們就帶領他們進行深一層的活動,引導他們考察、觀察,啟發他們聯系身邊的所見所聞,尋找課題。
三、激發興趣,培養習慣
在學生有高度認識和重視的基礎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往往是靠老師通過多種形式去激發的。青少年學生的基礎總是參差不齊的,興趣愛好也不同,而喜歡動腦和喜歡動手實踐才是成功的關鍵。所以在平時的課程教育中,盡最大可能地讓學生參與實驗,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在發現問題,尋找答案,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專研的精神,激發學生的興趣。
四、名人事例,熏陶教育
榜樣作用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利用各種資源的整合,向學生介紹成功的科學家實例,引起他們學習的注意力。例如,愛迪生、達爾文,以及身邊的成功的實例。在名人榜樣的熏陶下,讓青少年學生學會善于觀察,細致觀察,善于動腦,勤于發問。
五、回歸身邊,關注教育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句話給了我深刻的體會,科學就在我在我們的身邊。探索沒有限定的時間,沒有限定的地點,需要我們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觀察力,善于發問,緊追問題,勤于實踐探索,而動手是領會、鞏固和運用知識的最有效的手段。作為科技輔導員最重要的也就是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自己動手。輔導員必須在學年或學期初制訂出本學年或學期內各種科技活動規劃,并有計劃、有系統、扎扎實實地予以實施。如科技創新制作、社會調查、科技發明。通過開展小科學家、小發明家等的評選活動,從中發現人才,并予以培養,并對優秀作品、優秀人才予以推薦、表彰。有始有終地把科學探索活動有組織、有計劃地滲透到每一天。
六、持之以恒,吃苦耐勞
任何事情缺乏堅持和吃苦精神,都難于走向成功的道路,而青少年學生正處在成長、發育階段,并且如今的青少年大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就生長在溫室里,組織他們參加各類有意義的勞動實踐活動,不但可以使他們得到勞動鍛煉,樹立起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鼓起他們敢于面對挫折,敢于戰勝困難,敢于奪取勝利的勇氣。同時在科學創新的活動中,也要把這種精神深深扎根其中,在動手動腦的實踐活動中,要引導其吃得苦,要有堅持不懈的勁兒,面對困難,要有堅持的恒心。在培養的初始階段,我們可以作為學生的得力助手和監督員,隨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動向,并給予及時的肯定和幫助,讓其找到堅持的成就感,逐步養成。
作者:蘭風星單位:即墨市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