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研究生體育教育與鍛煉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研究生教育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國際經濟、科技競爭日趨激烈.全球范圍內的經濟、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質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民族素質和人才的競爭.提高民族素質和培養人才關鍵靠教育,這就為當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尤其是高素質人才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研究生教育作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其根本目標就是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基礎上,在當前推行素質教育的前提下,為國家培養、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作為研究生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體育教育卻被忽視了,成為高校教育工作的一個薄弱環節.研究生的體育鍛煉狀況也不盡人意,部分高校研究生的處在無專門體育經費、無專門活動場所、無專人負責的三無狀態.因此造成了研究生的身體素質普遍較差,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研究生的部分身體素質指標低于普通本科生,特別是耐力素質、速度素質、柔韌素質等方面表現更為明顯.這與當前黨的教育方針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必須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特別是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關注.本文通過對山東省研究生體育教育和體育鍛煉現狀的調查和分析,了解普通高校研究體育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全面細致地掌握研究生體育鍛煉的方式和內容等,揭示研究生體育鍛煉的規律,為高校開展研究生體育工作提供了決策依據.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1)體育教育專家、學者16名.(2)山東大學、青島大學、山東科技大學、曲阜師范大學等山東省20所高校的研究生院(處)和部分體育教師.(3)山東省20所高校的研究生482名,其中男生280人,女生202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查閱近年來的相關研究成果,并對與本研究有關的文獻資料進行檢索,為本課題提供理論依據.2•2•2專家訪談法訪談了體育教育專家、學者16名及山東省20所高校的部分研究生管理人員和體育教師,與他們進行了面對面地交談,就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方法等聽取了他們的意見.2•2•3問卷調查法根據設計原則和研究需要設計問卷,對山東省20所高校研究生的體育鍛煉狀況進行了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問卷488份,回收率為97.6%.在回收問卷中,無效問卷6份,有效問卷482份,有效率98.75%.2•2•4數據統計法將回收的問卷在SPSS10.0軟件的支持下進行有關的數理統計.
3結果與分析
3•1研究生體育教育現狀與分析
3•1•1研究生體育課的開設狀況
體育課是對研究生進行體育教育最主要的形式.是一種有計劃、有組織、有評價的系統教育活動.研究生可以通過體育課獲得體育保健知識、體育鍛煉方法,掌握運動技能等,從而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并能幫助研究生養成良好的體育活動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然而,從對山東省20所高校的研究生院(處)和部分體育教師的調查發現,竟只有一所高校開設研究生體育課,占被調查學校的5%,而且也只是在一年級開設.這就意味著研究生無法系統地接受體育教育,體育教育成為研究生教育中最薄弱的一個環節.
3•1•2研究生體育活動的組織狀況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生進行體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從表1中可以看出,研究生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狀況不容樂觀,經常組織課外體育活動的學校只有一所,不組織的竟占40%.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學校的研究生管理歸研究生院(處)和培養單位共同管理,培養單位在組織本單位本科生活動時,往往把研究生排除在外.而研究生院(處)的人員配備較少,無法組織研究生參加體育活動.因此研究生的體育教育處在研究生院(處)和培養單位的“兩不管”狀態.在此基礎上,大部分研究生渴望參加體育鍛煉,但實際上,研究生的課外體育活動、參加校體育活動和比賽的狀況又不盡人意.
3•1•3研究生體育指導員的配備狀況
體育指導員的指導有利于研究生正確的掌握鍛煉身體的方法,科學地把握鍛煉的時間、強度,避免運動損傷和過度疲勞,從而有效地改善研究生的體質狀況.然而從表2中可以看出,研究生體育指導員的配備狀況不盡人意,配有專職體育指導員的學校竟然沒有,沒有配有體育指導員的學校況占55%.雖然配有臨時體育指導員的學校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在調查中了解到,這些臨時指導員主要是指導運動隊的訓練,對其他研究生的體育活動則幾乎沒有指導.這說明研究生的體育鍛煉處在自我盲目鍛煉的狀態.
3•2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現狀與分析
3•2•1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和動機
目的和動機是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內在動力.在調查中發現,“增強體質”、“調節精神”、“閑暇娛樂”是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目的.“增強體質”在所有目的中處在第一位,分別占男生的43.61%和38.23%,這與研究生體質普遍較差有較大關系,研究生普遍認為參加體育鍛煉是提高身體素質的有效手段.由于研究生的學習、科研任務重,壓力大,再加上在職研究生人數增加,這部分研究生既要從事學業,又要照顧家庭,加重了他的精神負擔,因此,“調節精神”成為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第二大目的,分別占男生26.63%和女生的27.47%.由于研究生的課程設置靈活,余暇時間較多,如何安排余暇時間成為廣大研究生普遍關心的問題,所以“余暇娛樂”又成為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又一重要目的.從性別差異來看,男女研究生鍛煉的目的在“增強體質”、“調節精神”、“閑暇娛樂”這三大主要目的上沒有明顯的差別.只是在“健美”、“交際需要”目的上,男女研究生各有自己的特點,女生多是未婚青年,比較注意身體的形態美,因此在“健美”目的上比男生多出10.15個百分點;而多數男研究生則把參加體育鍛煉作為進行交往的一種手段來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3•2•2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次數狀況
參加體育鍛煉的次數直接影響體育鍛煉的效果,對研究生體質的增強和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具有重要作用.由表4可以看出,研究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是比較少的,僅占17.63%,大部分研究生很少參加鍛煉或不參加鍛煉.這固然有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原因,但場地、器材、指導人員的缺乏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
3•2•3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與強度狀況
大部分研究生的鍛煉時間在30min以下,且選擇強度較小的活動.選擇中強度或者大強度的研究生則較少.這主要是由于場地、器材等影響,研究生特別是女生多采用跑步、散步、健身交誼舞等項目.但這些運動項目的強度小、運動時間相對較短,無法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從性別差異上看,女生參加大強度體育鍛煉的人數則遠低于男生.
3.2.4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項目選擇狀況
不同性別的研究生選擇“跑步、散步”作為鍛煉項目的比例較高,這一結果反映出研究生的鍛煉內容仍停留在最基本、最簡單的層面上.原因在于這個項目受場地器材的限制較小,且活動量較小,活動的靈活性也較大,比較適合研究生.在項目上,則反映了一定的性別特征,男性選擇項目的排序為羽毛球、健身交誼舞、籃排球、武術、游泳、自行車.從排序上看,女生選擇“武術氣功”、“籃排球”作業鍛煉項目的比例低于男生,而在選擇“健身交誼舞”作為鍛煉項目上則明顯高于判生.這反映了性別特征、愛好、興趣等方面的差異.研究生選擇“自行車”作為鍛煉項目的比例較低.
3•2•5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形式狀況
“個人單獨活動”、“與同學一起活動”是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形式,這反映出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愿望較強,注重身體素質的提高,注重在鍛煉中增強人際關系和促進情感交流,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趨勢.相比之下,選擇“學校組織活動”的研究生人數比例較少,反映部分學校沒有重視研究生體育鍛煉的組織工作,使研究生體育鍛煉缺乏組織領導.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單獨活動的比例要高得多,這主要是由于研究生學科專業人數較少,年齡較大,與其他的研究生聯系又少,學校組織的活動又少,因此,大部分研究生喜歡單獨活動,而不象本科生那樣喜歡搞小團體活動.影響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活動的原因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喜歡”、“無時間”只是個別研究生不愿鍛煉的原因,并不是大部分研究生不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原因,真正的主要原因是“無場地”、“缺乏指導”.這反映出廣大研究生樂意參加體育鍛煉與學校無場地、缺乏計劃組織之間存在著矛盾.這是客觀存在的現實,我們必須正視這個現實情況,改進我們的工作,有意識、有針對性地解決這個矛盾.
4結論
(1)研究生體育教育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大部分高校基本不開研究生體育課,研究生鍛煉處在無專門場地、無專門經費、無專人負責的三無狀態.
(2)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和動機是復雜的,但“增強體質”、“調節精神”是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兩大主要目的.這反映出廣大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是積極的,認識是比較高的.
(3)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次數少、時間短、強度小.這是造成研究生體質較差的重要原因.
(4)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項目多選擇“跑步散步”、“羽毛球”等項目.在一些項目的選擇上,則反映出性別特征、愛好、興趣等方面的差異.
(5)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較強;參加體育鍛煉的形式主要是“個人單獨活動”和“與同學一起活動”為主,很少研究生參加校內組織的活動.
(6)影響研究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最主要的方面是“缺乏指導、無場地”.
5建議
(1)研究生體育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是執行國家教育法規的需要,是研究生教育發展的需要,是研究生身心協調發展的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要轉變觀念,重視研究生體育教育工作,開設研究生體育課.根據學校的具體辦學條件和研究生的生理、心理、興趣、愛好等特征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提高研究生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并在組織機構、經費、教學計劃上體現出對研究生體育工作的重視,促進研究生體育教育的發展.
(2)根據本單位情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體育鍛煉指導隊伍.在選項、活動時間、行動強度、活動形式、活動效果等方面,經常指導和規范,豐富研究生的體育知識,幫助研究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方式和習慣.
(3)開發一些適合研究生的鍛煉項目,多開展適應研究生參加的體育鍛煉活動,豐富課余生活.(4)條件較好的學校要設立研究生的專用鍛煉場所,并派專人管理,專人指導,增加研究生體育活動經費,任何情況下不得占用和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