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中美研究生教育發展分析范文

中美研究生教育發展分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美研究生教育發展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美研究生教育發展分析

一、兩國碩士研究生教育現況

美國培養研究生的大學基本都設立研究院,這些學校大致分為兩類:一類以發展研究生教育和進行科研發明創造為主;另一類以培養本科學士為主,同時也培養研究生。60年代,美國成立了全美研究院委員會(CGS),這個組織對于全美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培養質量的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后,美國研究生教育發展很快,其培養速度大大高于本科生的增長速度。全美的研究生數量,70年代增加到90•28萬人,80年代達到150萬人,1990年達到210萬人。[2]研究生人數占全國人口的l/100。70年代中期開始,每年培養碩士生達到30萬人,博士生3•3萬人。每年在讀研究生超過100萬人,1995年在讀研究生243•2萬人[3]。1968年,研究生與大學生人數比例為1:6•8;1995年為1:5•9。[4]在一些著名大學研究生與本科生比例達到了1:1[5]。據統計,在學研究生其中約31%從事社會與人文科學和管理科學的學習和研究,約有26%從事數學、物理、化學、航空航天、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環境科學等理科學習研究,約16%從事生物工程、生命基因、遺傳科學、農業科學等學習研究,約25%從事材料工程、工藝過程和制造等學科的學習研究。美國許多著名大學正朝著以培養研究生為重點的“研究型”大學發展,全美這類大學約有200所,其中最優秀的有50所,堪稱是美國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和靈魂。正如世界高等教育權威本•維斯所說:“美國有20所著名大學,尤其是這些大學的研究院,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好的致力于科研和培養研究人員的園地”?!吨袊逃觇b》1995年統計,我國現有普通高校1080所,其中培養本科生的高校627所,招收碩士研究生的高校402所。[6]1997年增加到421所。1981年實行學位制度以來,研究生教育發展很快,1981年至1990年10年間全國共授予碩士學位178195人。1995年全國招收碩士生41718人,在校研究生達到12•79萬人。[7]90年代中國高校在學研究生與大學生之比。美國大學數量是我國的3•4倍;招收研究生的學校是我國的3•7倍;每年在校大學生人數是我國的5•13倍(我國人口是美國的5•2倍),接近世界大學生總數的1/4;美國每年培養的碩士研究生是我國的近20倍(我國從80年代至今平均每年培養碩士生為1•7萬人)。1995年美國在學研究生,接近我國在學大學生人數。1995年中美兩國在學研究生與在學的普通高校大學生比例。

二、兩國碩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模式特點

1.研究生的入學選拔

美國的碩士研究生入學選拔,各州各校互不相同,靈活性較大,招生工作各校自主,一般程序為:①提交大學學習成績;②GRE成績;③推薦信;④個人申請書。各校一般都規定了入學最低標準,有的學校對上述材料審閱后,再進行面試,最終確定錄取名單,不再進行入學考試。有的學校對錄取后的研究生還要進行一次能力考試,目的是決定采取何種培養方式。哈佛大學地質系、生物化學系,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化學工程系,耶魯大學交叉科學系、建筑與環境設計等專業,均不要求GRE成績,主要看推薦人和面試的評價。麻省理工學院商業管理專業重視學生領導與創造能力的素質。各校都沒有入學年齡限制。中國采取嚴格的研究生考試入學制度,有年齡限制。外語、政治課由國家教委統一命題,基礎理論、專業理論由招生高校命題,考試要求“面廣、量大、綜合性強”。各校貫徹“保證質量、嚴格把關、寧缺勿濫”的原則,這種過分注重卷面考試成績的制度,經常使一些各方面條件不錯的考生僅以幾分之差而失去深造的機會。

2.基礎理論學習

美國社會各行業需要大量的碩士研究生,美國人一生平均更換工作達6次以上,求職者僅僅掌握一二門知識是不能適應社會生存的。美國各大學普遍認為:現代科技發展速度加快,只有掌握了廣泛扎實的多學科基礎理論知識,才容易進行專業轉換和知識更新。碩士中有許多人要再攻讀博士學位,由一般人才向專家人才發展,廣泛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在碩士生的培養階段一定要掌握好?;谶@些思想指導,美國對碩士生強調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訓練,在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科學領域內都要使學生掌握較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培養有廣泛知識的通用型人才,其碩士生課程設置中,基礎學科授課時數達到50%以上,專業學科占20%~30%。中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強調教學與科研并重,除了4~5門學位課程以及專業理論課、必修課外,基礎理論課程授課時數大約為總課程時數的25%,這與我國碩士生畢業后主要從事較為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有關,但對碩士生將來承擔多學科教學和科研均不利。

3.美國的課程設置強調文理滲透和跨學科

美國高校為了適應現代科研向跨學科研究發展的需要,適應科學技術在生產、管理、教學中日益廣泛的應用,以及各種職業對現代知識的綜合要求,在研究生課程上重視學科滲透和文理交叉。從專業來看,跨學科授予的碩士到90年代已達到17•2萬人。[8]學校不但開設了較多的跨學科課程,并允許學生跨專業、跨學科、跨學院進行學習,指導教師也可以跨學校聘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等許多高校,除了開設更多的跨學科課程以外,還建立了跨學科的研究中心。教授帶領研究生參加跨學科的科研活動,培養跨學科科研意識和能力。麻省理工學院設立了40多個跨學科研究中心。美國政府為集中大學的科研優勢,鼓勵大學直接從事有益于國家經濟、科技、軍事競爭的應用型科研,由國家科學基金會投資在一些大學建立了著名的跨學科研究中心和實驗室。例如,普林斯頓大學的等離子物理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的光電子研究中心德雷珀實驗室(研究宇宙空間技術)、人工智能實驗室、空間系統研究中心、癌癥研究中心、環境保護研究中心;伯克利加州大學的核科學研究中心;康奈爾大學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的超導研究所、地震研究中心,等等,成為美國跨學科研究的科研基地。美國每年在生物工程、細胞基因工程、地面、空間技術等方面跨學科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都是來自這些科研基地。國家每年向這些研究中心投入上億美元。美國許多大學通過開設跨學科課程,建立跨學科的課題組、研究所、實驗中心等來協調跨學科的教學、科研工作,促進交叉學科的發展,拓寬研究生的研究領域,跨學科培養已成為美國研究生教育的發展趨勢。相比之下,中國課程范圍顯得過窄。我國規定,研究生指導教師由本學科教師擔任。國內高校跨學科研究正處于開始階段,開設的交叉學科和跨學科課程較少。由于課程范圍的局限性,研究生在進行科研選題時往往視野不夠寬闊,科研能力受到限制。90年代開始,國家教委及部分高校已開始重視新興學科和跨學科專業研究生的培養、修訂研究生專業目錄,適當擴大了研究生專業范圍,拓寬研究生的知識結構,以提高適應能力和科研能力。

4.科研活動

科學研究是教學的先導,科研能力往往體現了研究生的實際水平。美國著名的研究生教育學者梅黑幽在《研究生教育和專業教育改革》一書中闡明了研究生教育的本質:“研究生教育是培養學生進行科學探索和創造研究的培養階段,這個階段不是進行機械的教學訓練,而要重點引導學生開發智力潛能,研究生教育就是培養學生在科學探索上的能力”。麻省理工學院對研究生教學計劃的3個要求是:①列出參加科研工作的領域,導師審核批準學生科研課題和立項;②提供足夠的時間保證學生科研活動;③設立研究生科研專家指導小組,在教授中由有名望的學術帶頭人領導。美國在軍事、宇宙空間技術、海洋開發等方面的大批科研成果都有大量的研究生參與。正如前總統科學顧問委員會負責人格林•西博格所說:“基礎研究和研究生教育是美國科學發展的核心與關鍵,美國30年來的經驗說明了通過大力開展科學研究來培養研究生的做法,是使美國科技領先、高水平專家人才迅速成長的重要途徑”。我國研究生參加的科學研究活動,除少數專業外,大多為與學位論文有關的實驗課和社會實踐活動。文科研究生進行社會調查,理科研究生在實驗室安排專題和綜合實驗。5.關于淘汰制美國實行研究生“淘汰制”,入學率很高,淘汰率也較高,每年都有一些學生未能取得學位,取得學位的只占在學研究生人數的三分之二。名牌大學淘汰率更高,錄取的學生往往多于應授予的學位數,目的就是通過篩選培養高質量的研究生。研究生教育實行學分制,碩士生修業年限為2年。我國“嚴進寬出”的研究生制度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攀登學術高峰的精神。引入“淘汰制”有利于研究生培養主動適應社會注意市場經濟的發展,增強發展能力和競爭能力。目前,在我國400所培養研究生的學校中,僅有三分之一實行學分制,其余均是學年制。學分制尊重學生的差異,有利于人才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在我國發展“學分制”,有利于促進教學思想的轉變,克服教學過程中“同步化”和“一刀切”現象,使教學計劃富有彈性,獲得較為寬松的教學環境,使人才培養獲得最大教育效益成為可能。

三、研究生教育的開放化和國際化

開放化和國際化是當代研究生教育發展趨勢之一,美國在這方面走在了前列。開放的辦學思想、優越的辦學條件、高水平的師資都吸引了大量的外國留學生。1994~1995學年,美國的外國留學生已達到45•3萬人,占全世界在國外留學學生總數的35%;分別在2758所大學學習,其中留學生達千人以上的學校已有100多所。據統計,美國在讀研究生中,外國學生約占40%[9]。從導師來看,外籍教師也占了相當比例。各研究院經常舉行國際性學術交流和專題報告會,邀請國內外著名學者、教授參加,這些學術報告大都代表了該領域的世界一流水平。在聘請著名學者科學家方面,各大學不惜重金,對在美擁有科研成果的博士,以高薪長期聘用;對外國有才華的科學家,實施優惠移民。據蘇聯1977年出版的《美國的科學潛力》統計,僅1972~1977年美國吸引外國專家即達22萬人,節省教育投資達200億美元。

美國一些重點實驗室對外開放,吸引了眾多國外大公司,美國40余所大學聯合出臺的國際工業聯絡開發計劃,吸引了400多個外國大公司參加,外國公司為這些研究中心投入的經費達4億多美元[10]。據美國《商業周刊》報道,幾乎所有的日本大企業都贊助了一個或數個美國大學內的科研機構,這些科研機構為其提供最新技術和科研成果。加州伯克利大學5年中從日本大公司共獲得了500萬美元贈款[11]。紐約大學、加州大學等還將一些研究生派到國外大學或大公司進行交流和實習,學習國外的先進管理方法和理論知識,并與國外大學聯合培養MBA。美國對研究生教育投資巨大,近十幾年來,美國高校每年得到1400億美元的經費[12],其中85%撥給了200所左右的研究型大學。企業界向大學投入的贊助每年也在15億美元以上[13]。美國有20所以上著名的研究型大學每年辦學經費都在10億美元左右[14]。一些大企業如IBM、英特爾公司、施樂公司等,均與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

近幾年來,我國開放了辦學思想,研究生教育也積極地向開放式和國際化邁進。1993年我國的外國留學生為9067人,加上各省市院校自行接受的計劃外留學生共1•8萬余人,當年畢業4494人[15];自1978年至1995年,我國向世界上近100個國家和地區派了27萬名留學生,已有近9萬人學成回國[16],其中絕大多數獲碩士以上學位。我國一些大企業與國內高校聯合辦學也已出現,中國海爾集團與青島海洋大學聯辦海爾經貿學院;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石化總公司、海洋石油總公司與石油大學聯合辦學,石油大學科技合作獲2000萬元經費。[17]1992年,東風汽車工業總公司與清華大學、華中理工大學、吉林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聯合培養出工學碩士23名。1993年東風公司又與華中理工大學共建研究生院分部,雙方商定10年內,聯合培養100名在職研究生。[18]

四、結束語

研究生教育是國家教育的精華,在國民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中的地位至關重要,通過對中、美兩國碩士研究生發展狀況的比較,我們可以概略地了解兩國在以上幾方面的基本情況。我國的研究生教育要適應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的需要,研究生教育也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剖析我國當前碩士研究生培養上存在的問題與差距,目前國內研究生課程上還存在一些課程陳舊,與當代科技前沿脫節、教學方法長期不變、新學科不健全、專業學科結構不合理等等現象,不能更好地適應21世紀社會對研究生專門人才的多樣化綜合要求。在研究生入學要求上過于嚴格,就我國現有學??烧猩幠<皩煍盗縼砜?應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數量,每年增加遞增速度,緩解國家對人才需要供不應求的矛盾,改革現有研究生培養的模式,虛心學習國外的成功經驗,不斷豐富完善我國研究生培養制度和建立科學、先進的培養體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午夜久久网成年网|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欧美丰满大乳大屁股流白浆| 又粗又大又爽又紧免费视频| 成年人免费的视频|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匹|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老司机精品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性宝福精品导航|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软件|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免费v片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色眯眯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国产浮力影院在线地址|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成品煮伊在2021一二三久| 五月综合激情网| 欧美色图你懂的| 免费看三级毛片|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国产盗摄在线观看| 97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类图片| 年轻的妈妈在完整有限中字第4 | 亚洲资源最新版在线观看| 美女的胸又www又黄的网站|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不卡| 西西人体免费视频| 在线www中文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 久久久2019精品| 最好看的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色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1313午夜精品久久午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