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融合教育教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讀好”的關鍵一方面在于老師的教,一方面在于給他們以掌握學習所需要的時間,給予重新學習的機會。設計一個影響智力發展的環境,讓聽力或言語殘疾生與正常生之間保持和諧的學習環境,他們就會從伙伴和搭檔那里得到學習的自信心和求知的欲望。這樣看來,融合教育教學中,成立“幫帶、協作”小組,讓伙伴和搭檔所形成的集體力量去感染聽力或言語殘疾生就十分重要了。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聽力或言語殘疾生融合教育教學,其潛在的智力開發和發展有兩個基本途徑:一是學生個體智力的自身提高;二是群體智力的相互補償。因此,強調聽力或言語殘疾生融合教育教學中學生間的相互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而且,這個作用要充分反映在學習、活動、生活等各個方面,這是使聽力或言語殘疾生在群體中得到教育、康復、補償、提高的重要措施。
伙伴與搭檔的力量是無窮的。為聽力或言語殘疾生創建不同類型的伙伴和搭檔協作小組,可以幫助他們參加更多的活動,學到更多的知識。
老師的格外關照畢竟是有限的。一節課里拿出五六分鐘來,針對隨班就讀生進行指導,已經是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而伙伴的搭檔卻有相當多的時間和其相處。聽力或言語殘疾生從他們那里能得到更多的關懷和學習指導。而且,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心理總是與正常生有差異的,往往在與老師的合作上,產生心理壓力,不能很好地進行學習和生活,而與伙伴的搭檔在一起,由于年齡、心理等方面相近,他們會隨便得多。無論是外界環境條件,還是心理境界,都適于進行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學習知識。這種情況下的伙伴幫助,要比教師在課上有限的時間里對其指導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對隨班就讀的聽力或言語殘疾生最有效的支持,莫過于讓他們和正常生做伙伴和搭檔,建立一種真誠、關心、友誼及支持的關系。
為了有效地調動全體學生對聽力或言語殘疾生付出更多的愛心,使聽力或言語殘疾生從心理愿意留在學校學習和對學習產生興趣,我們在融合教育教學中就要有計劃、長期不懈地對聽力或言語殘疾生進行有效地幫助,協作活動,組建伙伴和搭檔協作小組,關心他們,接近他們。在他們學習有困難時幫助他們,在游戲中主動找聽力或言語殘疾生參加,在讓聽力或言語殘疾生學著正常兒童說日常用語。安排優生和他們同桌,在課堂上讓聽力或言語殘疾生學著優生讀生字、詞,回答簡單的問題。課外活動讓好學生做他們的伙伴,時時矯正他們的語言和行動,等等。這樣就充分發揮了同伴的幫帶作用,不但使全班同學不另眼看待他,他自己也不會覺得不如別人,而是更有興趣、有信心地學習了。
反之,如果沒有伙伴、搭檔的幫帶作用,學生嘲笑,那么只靠老師一個人去改變他們的狀況幾乎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發揮伙伴和搭檔的幫帶作用,對聽力或言語殘疾生要真正從心底里熱愛他們、關心他們、幫助他們進步,奉獻一片愛心和誠心,給其營造一個溫暖、和諧、充滿愛意的集體環境,使其生活學習中處處、時時得到伙伴和搭檔的幫助和關心。這樣,才能為聽力或言語殘疾生適應社會打好心理基礎。為將來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做好心理準備。使他們將來真正成為能夠獨立生活、平等參與社會、融合于社會、服務于社會的有用人才。
作者:劉剛單位:遼寧省本溪市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