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院校貧困生教育管理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欠發達地區和農村教育的發展,在擴招的帶動下,高校貧困生數量逐年增加。貧困生受家庭經濟條件影響,在學習、交往、就業等方面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壓力,有些甚至會影響心理健康。對貧困生實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已成為高等教育中的熱點話題。
一、朋輩教育在貧困生教育管理中的意義
朋輩教育是指擁有相同背景或由于某種原因而令具有共同語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觀念或行為技能,以實現教育目標的教育方法。由于教育管理的主體和客體都是“同年齡者或者年齡相當者,他們通常享有共同的價值觀念、經驗、生活方式,具有年齡相近或者所關注的問題相同等特點”,[1]將朋輩教育引入高校貧困生的教育管理,是探索更好地管理貧困生的有益嘗試。
1.有利于提高高校貧困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性。當大學生遇到問題時,“首先選擇的是向朋友傾訴(80.5%),其次是向母親(45.6%)、同學(40.8%)、戀人(38.2%)、父親(28.1%)、同齡親屬(18.9%)傾訴”。[2]由此可見,同輩朋友是大學生重要的依賴對象。他們一般有著相似的成長背景,相近的生活經歷,容易形成相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思維模式,產生共識。在朋輩中沒有太多的等級、權威觀念,關系相對平等、親密,容易產生信任和影響。很多時候,教師的苦口婆心抵不上朋友間的一句話。朋輩們自立自強的事跡、樂觀向上的精神更能激勵廣貧困生,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在大學校園里,學生通常活動于宿舍、班級、社團之中,朋輩同學與貧困生的生活會出現眾多交集,能了解、掌握他們的日常情況及思想動態,及時處理和上報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且他們的所學專業一致,可以更好地結合專業學習、技能訓練、職業生涯規劃等開展工作,幫助貧困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端正學習態度,掌握學習方法,為日后走進社會做好各種準備。
2.有利于緩解輔導員隊伍的緊張問題。高校的不斷擴招使得輔導員與學生的人數比例嚴重失調。輔導員的工作繁重,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外,還有大至助學獎貸、發展黨員、指導社團活動,小至開具證明、辦理火車優惠卡等事務性工作。而貧困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輔導員不可能熟知每一位貧困生的情況,準確把握他們的貧困原因、成長環境。國內大部分高校在開展貧困生幫扶的過程里,主要采取“獎、助、貸、勤、減、免、補”的方式,工作集中在助學貸款、國家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的評定和發放,大范圍的自強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及組織勤工助學。如此巨大的工作量,使得本來就缺員的輔導員隊伍在調配人手時更加捉襟見肘,而朋輩教育制度恰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如此困境,并能促進貧困生群體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及教育模式。
二、朋輩教育在貧困生教育管理中的探索
1.組建貧困生朋輩輔導員隊伍,注重選拔、培訓和管理。朋輩教育主要以高年級學生輔導低年級學生的形式進行,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朋輩輔導員須從高年級貧困生中挑選,要求思想端正、成績優良、樂觀進取、責任感強、工作熱情高,并具備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曾獲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和校級獎學金者優先考慮。為了使朋輩輔導員順利開展工作,必須加強業務培訓,邀請學校助學獎貸科的工作人員、學院副書記、心理中心教師、專職輔導員為導師,對其進行學生管理制度、助學獎貸制度、貧困生心理狀況、個體輔導技巧等內容的傳輸、講解,全面提升理論水平、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建立、健全朋輩輔導員的激勵和考核機制。要通過考查、學生評價等方式對他們的工作進行考核,并根據考核等級給予相應獎勵,盡可能地調動其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實施全程化的朋輩輔導。為了做好貧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從新朋輩教育在高校貧困生教育管理中的探索與思考(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廣東茂名525000)袁妍○高教高職研究157生入學伊始,在每個班級都安排兩名朋輩輔導員(男女生各一名),對新生群體進行長期的跟蹤調查。通過查閱檔案、走訪宿舍、個別談心等方式了解新生情況,甄別并建立貧困生檔案,為接下來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做好準備。在實施貧困生幫扶政策的過程中,朋輩輔導員要大力宣傳國家的資助政策、助學貸款要求及學校、院系的輔助措施,協助有需要的貧困生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助學金、臨時困難補助、伙食補助。除了國家、社會、學校的資助外,大部分貧困生還會通過兼職掙取生活費,此時的朋輩輔導員可向他們傳授兼職經驗,并利用自身資源盡可能為其創造勤工助學的機會。在日常的生活中,朋輩輔導員要在思想上引導貧困生正確地認識自我,學會自強感恩,誠信做人;在學習上引領他們了解專業特色,明確就業方向,掌握學習方法,尤其對學習困難的貧困生要加強指導,發揮同學間的互助精神。由于貧困生將大部分時間用于學習和兼職,忽略了素質拓展和社會實踐,導致綜合素質偏低,就業競爭力不強。因而朋輩輔導員需鼓勵和督促貧困生參加專業實踐、素質拓展、擔任學生干部等,以此提高他們的協調組織能力,亦能增強自信心。對于貧困生中出現的思想偏激、自卑、曠課等不良現象,朋輩輔導員需及時了解和上報。
三、朋輩教育在貧困生教育管理中的思考
1.積極發掘校外朋輩教育主體。除了校內朋輩輔導員外,學校還可邀請優秀校友、社會知名人士作為校外朋輩教育主體,由他們根據自身經歷和成功的經驗,在貧困生中開展勵志教育,以幫助其成長成才。
2.避免朋輩教育的負面作用。貧困生朋輩輔導員集施教者和受教者于一身。對于低年級的貧困生來說,他們是“過來人”;但對于他們自身而言,也還在成長中,人生的閱歷尚淺,有其不成熟性。因此朋輩教育只能作為貧困生教育與管理的有益補充,學校需強化朋輩輔導員的培訓,幫助他們不斷完善自我。貧困生問題作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環,各高校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根據變化的形勢更新教育觀念和管理手段,把朋輩教育引入其間,既豐富了貧困生管理教育的載體,又增強了實效性、針對性,具有很高的現實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