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紅色文化在大學生黨員教育的融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紅色文化,指的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體中國人民在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民主主義革命年代中、在為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的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創造出的一切物質載體,如革命歷史遺址、烈士陵園、紀念館等紅色精神及其紀念場所;同時紅色文化,又是指以中國共產黨為代表的先進的中國人民以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方法為指導,對五千年中華文明進行了批判揚棄、升華總結、再創造出的所有先進文化成果,如革命歌劇舞劇、紅色影視文學等紅色文藝作品。伴隨著綜合國力的與日俱增,在當今的語境下,紅色文化承載的是優秀進步的民族品質、代表的是激昂偉岸的民族精神、刻畫的是高尚無私的民族風骨、描繪的是自力更生的民族風貌、體現的是勇往直前的民族形象。因此,紅色文化就應當作為當代中國人民的首要思想價值取向而大力弘揚的,在大學生黨員內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是正當其時、刻不容緩而且可以大有作為的。武夷學院正是以激發出了紅色文化內含的春風化雨和驚濤拍岸的力量,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方式方法,初步完成了校內大學生黨員黨性素養的提升。
一、當前大學生黨員教育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的國際環境日益嚴峻,在面對紛繁復雜內外時局之時,思想的統一、內部的團結顯得尤為重要。十八大后,國內思想輿論的“三個地帶”領域內雖有所凈化,但是斗爭依然激烈,不容絲毫懈怠。同時,國內環境長期的相對穩定安逸,造成了當今大學生群體尤其是大學生黨員群體對思想領域內的斗爭普遍認識不足,嚴重缺乏認識問題的廣度、深度和厚度,大學生黨員的黨性素養和理論水平亟待提高。
二、紅色文化對大學生黨員教育的意義
習在在紀念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大學生群體正值人生“三觀”構建的關鍵階段,思想極為活躍,任意一種思想輿論對其價值取向的形成與構建都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武夷學院是一所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高校,以培養本科應用型人才為主要辦學目標。學生們來自祖國的五湖四海,每個人之前的人生經歷、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都千差萬別。
三、紅色文化對大學生黨員教育的具體路徑
1.創新大學生黨支部會議的模式和方法學校部分院系學生支部書記充分利用各自專業特色,創新了黨支部會議的形式,如文教學院英語專業學生支部,通過黨員和預備黨員接力漢譯英的方式,用英語演講的方式把中央精神在支部內,生動地做了傳達;旅游學院旅管和酒管專業學生支部,將支部會議開景區和酒店內,有機地把會議精神和黨課學習同愛鄉愛土、愛國敬業結合在了一起;機電學院則將學生支部大會開在了實驗室和實習工廠內,支部書記通過以親身經歷、親身接觸、親身感受,向大學生黨員同志們闡述了工業報國、實干新邦的道理。這些形式新穎活潑的支部會議,是對傳統支部會議模式的有效補充,極大地提升了大學生黨員的會議參與度。
2.創新大學生黨支部的黨課呈現形式習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校內各學院的學生支部書記通常由輔導員教師兼任,教師們在給學生支部全體黨員上黨課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創新授課方式方法,并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第一,播放優秀紅色主旋律微視頻。視頻的好處在于能將復雜艱澀的知識體系,以更直觀立體的視聽方式呈現,便于接受者的理解記憶。bilibili網在現下的大學生中有著超高的人氣和使用度,將網站里的一些由當代愛國青年群體制作的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如共青團中央賬號推薦的《TG有點甜》、《沙漠兔子》、《81192的幸福理論》;為紀念建國65周年制作的《千秋家國夢》;傳播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十二風華鑒•國家寶藏篇》等優秀微視頻下載下來,并在課堂講解的過程中適時播放,同時再將視頻剪輯畫面中的故事逐個與黨員同學們講解、分享,并讓他們運用已學的大學生思政理論課知識來分析個中道理,極大提升了大學生黨員對于黨史國史的記憶能力和對政治理論的運用能力。第二,高唱經典紅歌。紅歌不僅能陶冶黨員們的藝術情操,更能增強黨員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在歷次支部大會開始和結束時,本人組織全體黨員同志高唱《歌唱祖國》、《我的祖國》、《我們走在大路上》、《走向復興》等優秀歌曲。通過這樣的紅色儀式,切實地增強了大學生黨員對支部的歸屬感和對黨和國家的認同感。第三,誦讀領袖著作。閱讀經典有助于人們陶冶性情、提高審美情趣。通過誦讀領袖文章,能夠從根本上改造大學生黨員的思想境界、提升其理論修養,有的支部在每次支部大會中都安排了一個專門議程,讓全體黨員以接力的方式朗讀一篇經典文章,如《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等名篇。在學習《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這篇文章之后,全體黨員也集體學習了習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有的支部在認真學習《黨委會的工作方法》后,按照文章中提出的方式方法改進不少支部的活動,極大提升了支部的精神風貌。
3.豐富大學生黨員教育的形式和內容習指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武夷學院地處閩北革命老區武夷山市,境內有豐富的紅色歷史遺存,如閩北革命歷史紀念館、新四軍赤石暴動紀念館和大安閩北分區舊址等。目前,由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大一新生到大安閩北分區舊址禮堂內,上一場生動的中國近現代史課程的活動,現已成為學校一項常規教學任務。高年級的大學生黨員群體更是在這個活動中負責現場秩序,甚至是部分場所的講解,這不僅讓大學生黨員們成為紅色文化傳播的主體深入教育的第一線,還通過親身示范給大一新生起到了十分積極正面的帶頭作用。
參考文獻:
[1]劉紅英,劉創.紅色文化在大學生黨員教育中的價值審視[J].云夢學刊,2017,38(6).
[2]程世利,李艷.高校運用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對大學生黨員進行教育的策略分析[J].林區教學,2016(1).
[3]陳俊.紅色文化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的價值及運用[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9,38(3).
作者:蔡瀟琦 單位:武夷學院人文與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