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家庭教育的現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轉變家長教育觀念,注重孩子全面發展
1.認清形勢,摒棄讀書無用論思想增強農村家長的育人觀、就業觀。農村家長要轉變“讀書無用論”的思想。據調查,有些家長不但讓子女放棄了繼續讀書的機會,也不注重對子女進行職業教育和技能教育。通過宣傳和學習,讓家長了解當今社會是知識爆炸時代,不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科學技術就將被社會淘汰,成為新時代的文盲。求學讀書是立足社會成為有用之才的根本途徑,家長不要被眼前的物質利益所迷惑,為了子女的長遠發展,不要剝奪孩子讀書的權利。
2.加強品德教育,注重視人格培養掌握一定的知識與技能對孩子固然重要,但農村家長也不能忽視對孩子品德和人格的培養。有專家曾經指出,學生的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所在,身體與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家長要盡到父母教育的責任,觀察到孩子的行為和心理變化,對孩子心理上的困惑和行為上的偏差及時給予糾正,以積極健康的心態、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懂得父母的辛苦,使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孝道觀。家長在關注孩子成績的同時,不要錯誤地認為家長只要在物質上滿足孩子即可,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家長需培養孩子的社會公德、孝敬父母、與人為善,要教育孩子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幫助子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日后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將使孩子受益一生。
(二)積極探究家教方法,促進和諧親子關系
1.提高自身文化素質,為孩子樹立榜樣有農村的家長不但受教育程度很低,并且不懂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缺少教育子女的有效方法。讓農村家長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學與教育學的知識也是解決家庭教育問題的有效途徑。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的問題,作為家長應該掌握孩子在不同階段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不能完全以家長的主觀意愿來決定,要遵循教育規律和子女的個性特征,才能真正地教育引導孩子克服困難,健康成長。對于子女成長中出現的問題,父母的言行對子女總是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的榜樣作用對子女成才有重要意義。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農村家長需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緊跟時展的步伐。家長平時與孩子勤溝通,不要總是留戀于麻將桌旁或只顧賺錢疏于對孩子的教育。這些行為往往會導致其子女會過于追求物質享受,尚失了個人進取精神,子女會形成父母不靠個人努力實現了富有,自己不需要努力學習。
2.經常與子女溝通,建立和諧親子關系親子關系是每個人一生中最早接觸、持續時間最長的社會關系,它蘊含著教育子女的巨大能量。首先,尊重理解孩子。父母與孩子溝通時,要和孩子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不要擺出家長命令式的口吻搞一言堂,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孩子感受父母的關愛。其次,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過高,當孩子取得成績時,要及時給予表揚、夸獎。孩子犯了錯誤,要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引導教育孩子,讓孩子心悅誠服地接受,千萬不可揪住一點錯處不放。再次,家長與孩子交流時要尋找共同的話題,學會聆聽孩子的想法,不能總是問孩子的學習情況,否則時間長了孩子對父母的談話產生抵觸。
3.家庭成員教育觀念協調一致,克服祖輩教育弊端父母之間、父母和老人之間的教育方式往往不一致,這樣的家庭不利于子女性格的形成。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在家庭中應各自承擔起教育孩子的主要職責。首先,父母任何一方都不能只顧著賺錢而把孩子托付給他人進行管教,嚴父慈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和角色分工有所差別,“教育子女就是母親的事”的想法是錯誤的。其次,父母需要做好長輩的工作,教育子女要保持一致的立場。在某一階段或針對某一件事的教育方式上,家長之間不要矛盾、對立。祖父母不要一味地寵溺孩子,常言到“慣子如殺子”。兩輩家長若在孩子面前各執己見,孩子易對事物失去判斷的標準,無所適從,產生副作用。
(三)學校教育帶動家庭教育,形成育人合力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好比一輛馬車的兩個輪,只要有一個輪的方向出現偏差,就有可能使馬車顛覆。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和延伸,家庭教育順利有效地開展離不開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有機配合。當前農村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脫節現象很普遍,家長與學校、教師之間很少溝通,家庭教育沒能起到配合學校教育的作用,學校沒發揮其應有的指導家庭教育作用。為了收到預期教育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校應當主動與家長聯系。農村家長的整體文化素養偏低,不懂得如何科學地教育孩子,存在著教育完全是學校的任務的思想。家庭教育需要學校的指導,教師應主動將每個孩子的學習狀態、行為規范、道德水平等表現及時反映給家長,以便家長能采取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另外,利用寒暑假,教師應到學生中家訪,了解學生的成長環境,給家庭教育以具體的指導。
(四)政府主導,發揮農村社區的教育作用
和諧融洽的社區環境和良好的社區文化氛圍,是提高農村家長教育素養的途徑之一,也是農村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政府應加強農村社區建設,建立農村社區文化場所,增加農村家庭教育設施,完善農村社區服務功能,鼓勵更多的農民尤其是母親參加教育、文化等活動。為了方便農民就近開展活動,可以以村為單位組成活動單元,組織家長交流教育子女的經驗,開辟“家長書屋”、“母親講堂”等,聘請學校教師或育兒成功的家長向村民講授簡單易懂的家庭教育相關知識,開展家庭教育咨詢服務等。
作者:王平 李夢園 單位:鐵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