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計算機數字邏輯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數字邏輯”課程是計算機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1],課程內容主要包括數字邏輯電路基礎知識、基本門電路、組合邏輯和時序邏輯電路。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在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實驗和實訓,讓學生掌握集成電路的邏輯特性,掌握組合邏輯和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與設計方法,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2]。本校計算機本科專業才開展3年,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存在不少問題。實驗內容沒有創新,實驗平臺陳舊,教學模式死板,教學方法不夠新穎。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建設本門課程,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探索出一條符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符合本專業教學的課教學方法。
1建立完善的課程內容知識體系結構
數字邏輯課程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邏輯代數、門電路知識、組合邏輯、觸發器、時序邏輯、存儲邏輯、可編程邏輯、數字系統、A/D或D/A(模擬/數字或數字/模擬)轉換[3]。借鑒重點院校的教學知識體系,結合我校學生實際情況,擬定我校計算機專業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結構如表1所示。
2建設一系列相關教材和教學資料
根據計算機專業和本課程的特點,從本校學生具體情況出發,同時結合兄弟院校的改革經驗,嚴格選用教材教學資料,且在此基礎上建立自己的教學資料庫。具體實施如下:第一,教材選用以重點大學出版的教材為主,但是也要具體考察教材對知識點的分析透徹度、課后習題的選取情況、有沒有配套的輔導資料、實驗項目。譬如閻石編寫的“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內容非常詳盡,知識點很全。又如林紅主編的“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知識點由淺入深,起點低,適合基礎不太好的學生,且課后習題還有相關解答,可以讓學生先自學。第二,組織課題組教師編寫校本教材及實驗教材,自編教材內容要符合基本的教學大綱,符合我系學生的實際水平。第三,把教師的講義、輔導資料、教學經驗集結成冊,供以后使用。第四,課題組教師還搜集一些經典的高質量的教輔資料,把這些綜合整理,選一些學生能夠自學的提供給學生課余學習,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思維。綜上,建設好教材、教學資料庫,是使以后的教學更加得心應手,更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對所學內容能夠理解透徹,為日后的學以致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3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實施多樣化教學策略
課程教學模式要打破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實驗課的教學不能只是教師演示,學生模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實施多元化的教學策略。本課程分為理論課教學與實驗課教學。共采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模式:傳遞-接受式、引導-發現式、自學-輔導式、情境-陶冶式、目標-導向式、范式-模仿式、分組-合作式[4]。對于不同內容采用不同教學模式,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圖1教學模式分析對于實驗教學,需先給學生進行分組,分組的時候注意組員的搭配,每組成員中優秀、中等、次之需均衡。不同難度的實驗采用不同教學模式,多種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教學策略。譬如,TTL器件實驗在設計前先進行自學、仿真、調試、輔導、達到目標仿真成功,再在實驗室進行實物實驗[3]。
4課程的考核評價方式
對于實驗課程的成績評定方式采用多種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第一,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綜合形成。其中過程性評價包括學生平時實驗成績,學生平時到課情況。結果性評價是指課程的考核結果,即期末考試成績。第二,他評與自評相結合[5]。他評包括兩個方面,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小組成員對其他成員的評價。自評指自己對該門課程掌握情況的一個評價。他評自評相結合,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具體情況如圖2所示。第三,額外獎勵加分項。這一項主要指學生通過比賽、科技活動獲得相關名次的,可以額外加分進行獎勵。根據不同名次設計不同的加分量。最高加分數不超過總分的10%。學生最終成績由平時成績、實驗考核成績、理論考核成績、額外獎勵加分項組成,如圖3所示。
5開展一系列教學教研活動
第一,每月定期開展關于該課程的教學討論交流會,討論課堂出現的新問題,教材知識點學生接受情況,實驗課程學生完成情況,解決遇到的新問題,總結各位教師的教學經驗。第二,建設好師資隊伍。新教師實行一帶一策略,讓老教師手把手教,使其快速成長。定期給所有教師進行師資培訓,給予教師更多成長發展機會。第三,組織聽課評課活動。優秀教師示范課,新教師匯報課,大家取長補短、相互學習,促使教師得到提高。
6總結
綜上所述,課程的教學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設計與完成相關實驗的能力。本課程的教學改革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基礎上,建設好教材、教學資料庫,課堂教學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課程考核采取新的考核評定方法,以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同時會運用所學理論知識來進行實驗操作。
參考文獻
[1]張素.計算機“數字電路”創新性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12):97-99.
[2]朱正東,郭如意,田靖軒.基于MOOC平臺的數字邏輯實驗教學模式[J].計算機教育,2017(7):131-134.
[3]閻石.數字電子技術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4]田淑珍,賈玉榮.仿真工具在數字邏輯實驗中的應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1):124-126.
[5]王詩兵,王中心,李軍.計算機專業“數字邏輯”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0(12):52-55.
作者:李小蓮 單位:廣東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