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技能對民族教育公平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國少數民族的分布格局對基礎教育的影響
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大多都分布在祖國西部和邊疆地帶,可以用“老、少、邊、窮”來形容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的主要特點,分布格局決定了少數民族在接受基礎教育方面的差異。城鄉二元結構是影響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公平的主要原因,如何縮小民族地區基礎教育方面的差異,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的公平,從而達到均衡發展的目的,改變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現狀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國家以及全社會的扶持與幫助。
少數民族文化對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的影響
少數民族文化主要包括少數民族的語言、風俗習慣、宗教文化等。有些少數民族孩子從小接受的是本民族宗教方面的知識,由于宗教的地位占主導優勢,正規的學校教育在當地難以普及。由于各民族文化的不同,造成了對孩子接受正規教育的認識也存在差異,對民族地區的基礎教育的普及和推廣都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對基礎教育的影響
我國少數民族多處于自然環境較為惡劣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甚至農村社會經濟還停留在自然經濟和半自然經濟的狀況。少數民族民眾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社會發育程度低,社會生活處于封閉、半封閉狀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發展不均衡,影響了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公平發展。
信息技術對促進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公平的意義
隨著社會發展,信息技術在基礎教育階段的運用更為廣泛。信息技術在民族地區的推廣有助于基礎教育的公平和均衡發展,對促進民族地區的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民族地區教育公平,實現教育均衡
由于民族地區基礎教育教學條件比較落后,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對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對民族地區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培訓,應以信息技術知識培訓為前提,只有教師掌握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使運用,才能更好的促進民族地區的教育公平,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因此,利用信息技術所獨有的特點,對促進民族地區教育公平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和改善民族地區的教學環境以及提高教學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接受和學習知識,增加課堂教學的豐富性
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和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形式相比,具有聲、像等更為直觀的特點,能更好地進行課堂輔助教學,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助于學生思維意識的形成。信息技術的運用對提高教學質量,增強課堂教學的豐富性,促進民族地區基礎的教育公平具有長遠意義。
(三)有利于縮小基礎教育的差距,更好地實現教育公平
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各民族由于歷史、經濟、文化、分布區域的不同,以及各少數民族與漢族地區、城市與鄉村、西部與東部等在基礎教育方面的差距在逐漸拉大。信息技術在民族地區的普及和運用對縮小地區間基礎教育的差距具有顯著作用,如何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來促進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更好的實現教育公平將是一個長期的目標,需要國家以及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加大信息技術的普及力度,發揮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優勢作用,促進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義。
(四)有利于更好地促進基礎教育階段的雙語教學,促進教育公平
民族地區的雙語教育主要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和漢語結合授課的教育教學形式,雙語教育的實施是民族平等的主要體現,對傳承民族文化、樹立民族自信心、實現各民族的團結具有重要作用,是促進民族地區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的前提條件。通過信息技術進行雙語教育的輔助教學可以有效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對實現教育公平具有較為深遠的意義。
信息技術在促進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民族地區信息技術教育基礎設施落后,辦學條件相對較差
近年來,雖然信息技術在民族地區基礎教育階段有所運用,與發達地區相比,民族地區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大多存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基礎設施較為落后。加上民族地區辦學條件相對較差,在信息技術配套設施不全等,是制約民族地區信息技術普遍使用的一個主要原因。具體表現在信息技術教學配套設施不健全,缺乏熟練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的教師等。因此,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的公平以及均衡發展,就需要有關部門改善民族地區的信息技術設施,改善辦學條件以及培訓信息技術方面的師資力量等。
(二)信息技術教育的師資數量不足,教師缺乏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
信息技術教育的師資力量對促進民族地區教育公平政策的實施具有重要作用。民族地區的教師普遍缺乏信息技術方面知識,教師很少接受過信息技術知識的培訓,因此,對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推廣和使用有一定的影響。
(三)對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導致其作用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
在民族地區,雖然有些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配備了信息技術設施,但由于負責教學管理的人員沒有認識到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導致有些學校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情況不容樂觀。
信息技術對促進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公平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進民族地區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
信息技術對促進民族地區的基礎教育公平以及教育的均衡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國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實各項扶持政策,保障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的公平及教育的均衡發展。從而改變民族地區基礎教育階段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推廣,縮小民族地區城鄉間的差異,通過信息技術所獨有的特點來達到教育的均衡發展。
(二)加強民族地區信息技術配套設施建設,改善辦學條件
民族地區與其他地區相比,用于輔助教學的信息技術配套設施還很缺乏。有關教育部門應意識到信息技術對促進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的公平性的重要作用,在信息技術配套設施的投入方面應加大力度。信息技術對改善民族地區辦學條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公平以及均衡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加強信息技術師資力量建設,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知識的培訓
民族地區普遍存在著缺乏信息技術師資的現象,政府應在民族地區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配備相應數量的教師,讓這些信息技術教師來承擔對其他教師信息技術知識的培訓工作,可以根據學校具體情況定期和不定期進行培訓。
(四)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促進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公平以及教育的均衡發展
信息技術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人才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促進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的公平以及教育的均衡發展,需要政府、學校、教師以及社會各界扶持和幫助。
作者:康開艷楊永剛單位:甘肅省蘭州市西果園中心校甘肅西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