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化學課五環節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經過不斷的探索,研究總結出了“學、問、講、練、創”五環節教學法,具體闡述如下:
一、五步教學法的基本內涵及其相互關系。
二、五環節之間的操作流程及時間分配。
三、五環節教學法的具體內容及應注意事項。
關鍵詞:學問講練創五環節教學法
在多年的化學教學生涯中,我經過不斷的探索研究總結出了“學、問、講、練、創”五環節教學法,具體闡述如下:
一、五步教學法的基本內涵及其相互關系
“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學案下學習;“問”是指教師提出的問題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講”是指講解上一環節中出現的學生不能回答的問題;“練”是指學生做一些精心選擇的具有典型性的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創”是指在所學的基礎上有所創造、有所創新,具體表現在開放性習題的訓練上、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上,通過反復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在這五環節中“學”、“問”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關鍵,是“創”、“練”的基礎。
這五環節的辯證關系是:“問”是學的開始(這兒的問是指教師學案中的問題);“學”是再問的基礎;“練”是“學”和“問”的鞏固;“創”是“學”和“問”的升華。
二、五環節之間的操作流程及時間分配
在初中,學生是剛接觸到化學,教師必須以基礎知識為主,適當兼顧創新教育,所以在前兩環節上花費的時間較多。以一節課45分鐘計算,“學”和“問”占20分鐘左右、“講”占10分鐘左右、“練”占10分鐘左右,“創”占5分鐘左右。當然,時間的分配也不是一成不變,要根據教學內容而定。
從上述流程圖可以看出,在教學過程中它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其中要引導學生大膽創設問題情境,探求化學問題的解決趨勢和途徑,使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養成勤思、善想的好習慣和不斷探索的精神。
三、五環節教學法的具體內容及應注意事項
1.“學”是指教師的導學和學生的自主學習兩個方面,教師的導學要求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學案,針對學生自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精心設計導學思路,引導學生一步步達到掌握知識、提高綜合能力。為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導思過程中應充分創設問題情境。例如:在學習分子性質時,為證明分子間存在間隙,可為學生安排如下學習步驟和實驗:①取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請預測結果。②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是什么?請將觀察到的現象、測得的數據記錄下來。③就實驗現象和你同桌展開討論。④根據討論結果,請你寫出小結。這樣學生就進入自主學習階段。學生自主學習可以根據學習的內容采取實驗、討論、調查等多種形式。在學生自學的同時,教師要根據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新晨
2.“問”是指教師在導學、導思過程中創設的問題情境和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發現的疑問。其中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是第三教學環節中講授的重點。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提出問題,這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最好方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善于提問題,善于提有創新意識的問題;另一方面要把課堂上提問題的權力還給學生,讓他們充分思考、大膽想象,即使學生提出的問題在我們看來是不著邊際的,不能理解的,我們也要大膽地鼓勵他們,不要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自尊心。教師可以從方法、內容、手段等多方面加以引導,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就得到較大提高。
3.“講”是指講解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回答不了的問題和提出的疑問。對于大多數知識,如:物質的物理性質。書中有答案的,或者沒有答案但學生可以理解的知識等,在教學中可以不講或一帶而過。教師重點講解學生按現有知識和水平難以理解掌握的知識。
總之,“學”“問”是五環節教學法的根本,“講”“練”“創”是“學”和“問”的深化。五個環節之間相輔相成,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孤立存在于教學中,應靈活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整體。教師在教學時要靈活主動,善于組織,注意學生信息的反饋,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