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英語教學多元智能理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構建真實豐富的語言場景,提高學生的言語-語言智能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中,由于規(guī)定教材的局限性以及教師自身的一些問題,例如發(fā)音不標準,用詞不地道,對英語國家社會文化等相關知識的掌握不全面等,可以通過多媒體引入英語對話、新聞、演講的錄音或視頻營造真實的語言場景,增強語言輸入。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學生的語言輸出以鞏固自己的語言使用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模擬生活場景,促進學生的對話交流。比如,在《全新版大學英語》聽說教程中有關于food的一個主題,教師可以剪切一些原聲電影的餐廳點餐場景供學生觀看學習,然后介紹有關食物的單詞短語,并營造一個餐廳的場景,讓學生用所學詞匯進行點餐與服務的模擬練習,促進學生的語言輸出,以提高他們的言語-語言智能。
(二)啟發(fā)式教學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促進邏輯-數(shù)學智能發(fā)展邏輯-數(shù)學智能指一個人的數(shù)學、科學思維能力。具有數(shù)學-邏輯傾向的人,擅長推理,思考時著重因果分析,持有較理性化的人生觀。教師應多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比如在《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一冊第三單元PublicAttitudesTowardsScience這篇文章中,對于文章的講解不能只是停留在語言點的學習上,更應該和學生們一起探討分析如何看待科技進步,通過什么途徑了解科學,以便他們能對和生活相關的科學問題作出明達的決定。注重學生邏輯-數(shù)學智能的發(fā)展,也是大學教育區(qū)別于中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
(三)多媒體教學有助于學生視覺-空間智能的發(fā)展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大多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所提供的圖片、音頻、視頻等本身也迎合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而視覺空間智能發(fā)展的核心即視覺化,這就把教學內容與視覺藝術形式聯(lián)系起來,通過有意、無意地刺激,把學生的無意識心理情感活動與思維學習活動聯(lián)系起來,使其在輕松、心情舒暢的情況下進行學習,增強教學效果,同時促進學生的視覺空間智能發(fā)展。
(四)角色扮演、課堂參與等活動促進肢體運動智能的發(fā)展肢體的觸摸與運動是人類認知的基礎。人們理解和記憶信息首先來源于體驗生活時所獲得的感官經(jīng)驗,并能通過動作或姿勢表達思想和情感。基于此,教師可以設計角色扮演或其他可以使學生參與進來的課堂活動,通過肢體的動作進行學習,從而促進運動智能發(fā)展。《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二冊第三單元的TextAFatherKnowsBetter是一個小喜劇,內容相對簡單,但語言生動活潑,也折射出美國家庭關系。教師可依此讓同學們進行role-play的活動,使他們在動作表演、臺詞展示中運用語言,并促進肢體運動智能的發(fā)展。
(五)英文歌曲欣賞培養(yǎng)音樂-節(jié)奏能力音樂-節(jié)奏智能的核心是對于節(jié)奏和旋律的感受、欣賞和創(chuàng)作能力。大學英語教材所帶的PPT中也有很多經(jīng)典、優(yōu)美的英文歌曲。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將這些音頻資料作為聽力練習內容,進行聽歌填詞,既能調節(jié)氣氛,也能培養(yǎng)樂感。課后,教師也可以和學生一起搜集流行英美歌曲,在課間休息時給大家播放,在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提高樂感和語感,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智能。
(六)課堂互動形式促進人際智能發(fā)展人際交往的最基本形式就是語言交流。上公共英語課的很多同學并不屬于同一個自然班,相互不認識。教師應創(chuàng)造機會促使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比如對于《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預備級的第一單元的課文FreshStart,學生們都是剛從高中步入大學,周圍的一切對于他們來說都是新鮮而陌生的,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使他們參與討論,如:(1)Describeyourfirstdayoncampus.(2)Whatareyourexpectationsofcollegelife?(3)Whatdoyouthinkarethemajordifferencesbetweenhighschoollifeandcollegelife?通過這些問題的討論和發(fā)言,不僅練習了所學語言點,同時也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了解,增進了他們的互動交往,發(fā)展了人際智能。
(七)基于課文主題的討論喚醒自知-自省智能自我認識的智能是對自我內在情感的理解能力,指洞察和反省自己的能力。如認識自身的優(yōu)缺點、欲望、情緒、情感、目的、意志等等。如綜合教程中有一篇文章是SecondKindofMind,講的是作者在數(shù)學學習方面一直比較薄弱,對于即將要學習的統(tǒng)計學完全沒有信心且極度恐慌,然而受到老師的鼓勵,認為自己是有第二種頭腦的,因此發(fā)奮努力并最終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對于這一主題,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語言學習的同時,去感受作者的心理變化過程,并設置問題使學生們探討在面對困難—解決困難—認識自我—突破自我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的心得體會以及經(jīng)驗,進而激發(fā)學生自知-自省智能的發(fā)展。
(八)接觸大自然,拓展背景知識以豐富學生的自然科學知識,發(fā)展他們認識自然的智能自然觀察智能是指觀察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對其進行辨認、分析、或領會的能力。課本不應該是唯一的教學媒介,教室也不是僅有的教學場所。學生應該走出教室,接觸大自然,自己去感知周圍的一切。比如對于《全新版大學英語》第二冊第八單元ProtectingOurEnvironment這一主題,教師應鼓勵學生走上街頭小巷搜集環(huán)境污染的第一手資料,這樣也更能觸動學生的心靈,激發(fā)他們保護環(huán)境的行動。同時,教師可以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在課后利用網(wǎng)絡搜索關于空氣、水、土地等環(huán)境污染的真實情況,用英語向全班同學做報告并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圖片及視頻等資料。這拓展了學生關于自然知識的視域,同時也提高了他們認識自然的能力。
二、結語
基于多元智能理論,教師能為學生制定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內在智能的發(fā)展,真正實現(xiàn)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大學英語教學效果與學生的多元智能是相互促進,共同提升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加德納認為,每個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擁有這八種基本智能,它們彼此也是獨立存在的。智能之間的不同組合表現(xiàn)出個體間的差異,正是通過這些智能的不同組合,創(chuàng)造出人類能力的多樣性。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還應了解每個學生特點,尊重個體差異,為他們定制不同英語學習目標,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為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多元化人才。
作者:左曉甜單位:西北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