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課程改革背景下德育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學的德育教育工作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更加強調德育的地位,重視德育的發展,培養綜合型人才。需要學校不斷進行創新,創造出新方法和新途徑來強化教育的時效性,從知識傳遞過渡到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各學科的教育中都強化道德和價值觀的教育,培養學生積極樂觀、不斷上進的優秀品質。在課程改革中,盡量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展示不同學科在實現道德教育上的不同價值,改變了傳統教育的德育課程面貌,強調在真實、客觀的生命體中感受構建個體的道德成長經驗。就此,新課程的改革解決了傳統教育背景下道德與生活的分離局面,學校開始從教學向教育轉變,引發了教學工作者對傳統教育新的定位和思考,更加重視學生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統一性,強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利于培養中小學生健全的人格。基礎教育的新課程改革提出了許多新的觀念,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等,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繼續發展和探索。
二、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學德育教育發展的對策
(一)針對中小學生思想特點,構建道德教育體系課程改革下中小學遇見域的發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就目前中小學生的思想年齡特點來制定教育對策,構建更加科學有效的教育方式,完善德育教育體系。現在中小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愛,生活能力和學習能力都不是很理想,依賴心理嚴重,給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帶來一定困難。因此,學校要制定有效的對策,提高中小學生的學習生活能力,以往單純的說教式教育方式已經行不通,要創建新的渠道,將教育的理念深化到學生內心,付諸實踐,進一步提高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學校可以通過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和模擬教學等教學方式,加強中小學生思想方式的轉變,并且還可以運用參加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等方式積極引導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轉變。
(二)將中小學的教育工作回歸生活回歸生活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學以致用,另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課程的研究視野,直接表現為德育課程類型從理論體系開始向生活體系轉變,同時,在實踐中一些新德育課程類型逐步發展起來,德育隱性課程如校園文化、人際關系和精神環境等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進一步提高了中小學生德育教育的發展。并且從個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自然生活等各個層面上設計活動內容,貼近社會生活和學生思想情感實際,使學生在不自覺中接受道德教育。學校不僅是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的場所,更是加強德育教育的場所,還是學生思想道德觀念成熟的重要場所。
(三)重視教師教學行為和教學實踐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實踐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和獨立人格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育機構要重視教師教學行為和教學實踐的發展,對教師的導入方式、提問方式、行為舉止和工作態度等方面嚴格要求,做到為人師表應有的道德觀念。比如,備課充分、守時和負責等優良品質,要以身作則,給中小學生起到良好榜樣,教師要轉變思想觀念,努力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并且根據難易程度的不同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達到教育的目的。
三、結語
新課程的改革過程中摒棄了傳統觀念中落后的理論,使學校的教育工作迎來了新的曙光,重視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總之,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加強并改進中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是新時代下中小學的教育迎接新挑戰的必然選擇,也是時代賦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中小學教育工作者要堅持科學發展觀,轉變傳統教育方式中的不良方面,積極探索,不斷創新,開創中小學教育的新局面。
作者:卞逢祥張海珍單位:山東省青州市五里初級中學山東省青州市王府街道五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