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課程建設下大學生德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強化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作用
1.1以科學發展觀推動師資隊伍建設教師于學生而言,一般都存在宣講者、引路人的作用,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師可以有效的為學生傳達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價值理念,堅定學生對自我思想品德素質的完善和提升。因此,要加強大學生德育課程的建設,首先就要加強對教師們的思想品德素質、理論的提升,對教師進行多層次、多渠道的學習深造,培養出一批具有創新性、實踐性、政治素養良好的馬克思主義青年教育者。
1.2以科學發展觀完善教學管理體制系統化的教學體制是推進大學德育課程建設的重要保障。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的德育課程建設必須配有相應的規范化的思想品德理論課程教學管理體制。學校可以設立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小組,分別處理學生的教學活動、課外實踐以及日常思想品德素質建設的工作,統籌兼顧,充分將學生的全面發展放在首位,切實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2高校德育課程建設的“回歸生活”
對大學生的德育,以及對學習的生活化回歸,是每個高校對學生教育的永恒主題。學校加強對大學生的德育建設就是要將德育“活化”,使學生在現實世界里實現“人”的存在,引領學生走向更為豐富的精神殿堂。
2.1設置生活化的教學目標“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口號就是強調德育對學生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德行”和“德性”。新形勢下的德育課程建設摒棄傳統德育中蔑視人性的行為,提倡“接地氣”的教育,以“為了人的幸福生活”為教學目標。這種“人”的存在,強調學生在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素養下的個性全面化發展,然后以品德高尚、具有實用價值的人才回歸生活,為社會、為生活進行更好地服務。
2.2形成生活化的教學內容“生活即教育”或是“教育即生活”都暗含著教育與生活密不可分、相互聯系的關系。所以,對新形勢下的大學生德育課程的建設就不能只是思想品德課程的理論講解,而應形成開放的、生動的生活化教學內容。從生活中感知思想道德精神,從實踐中學習思想品德知識,才會使德育教學具有現實性的意義。教師可以將生活道德事件進行還原,形成理論知識的教學素材,將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性質得以實現。
2.3規范生活化的課程實踐在多次的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實踐中證明,完善對學生道德建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教學實踐活動。思想品德課程的實踐活動就是在于推動大學生對個人道德素質,行為修養的自我完善,最終目的就是要實現道德書本知識向道德生活實踐的應用轉變。在實際的德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地組織、開展道德建設的課外實踐活動,如,社會志愿服務,打掃敬老院,服務社區,暑期社會實踐調查等等,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內化自身的道德品質,提升對道德的判斷力,架構出系統的思想道德價值體系。
2.4完善生活化的教學評價在德育建設的過程中,高校一般都會比較重視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而忽視對教學評價系統的管理建設??茖W、系統的德育評價對學生的道德思想和行為的發展方向具有導向作用。建立生活化的評價時,教師應該要立足學生思想活動的狀況,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判斷給予肯定與否定相結合的評價。同時,還可以多方人員進行教學評價,使學生的思想道德學習活動有機融入學校、家庭和社會中。
3結語
對新形勢下的高校德育課程建設進行強化和改進,是科學發展觀統領下的高校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根本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德育建設的思想武裝,以生活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教學回歸生活,讓生活改善教育,在兩者相互的促進中,使高校德育課程走出困境。此外,還有多種改革方法,例如對大學生的德育課程建設還要注重人的整體性和教育的整體性思維,處理好教育與德育的發展關系,關懷學生的精神發展,讓德育真正成為促進人和社會進步發展的學科。
作者:思勤途單位:內蒙古民族大學政法與歷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