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怎樣讓學生愛上地理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以自身的教學實踐為基礎,從“從情感出發,用‘心’與學生交流,培養良好的師生情感;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學習“有用”的地理;挖揭教材中的專業知識,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地理的必要性等三個方面詳細闡述了要達到“讓中職生喜歡上地理課”這一教學目標的可行性方法。
關鍵詞:物流地理課情感交流聯系實際聯系專業
在職業學校從事物流地理教學以來,對中職生文化基礎知識薄弱,且又對文化基礎課缺乏興趣的特性深有感觸,因而,我便一直致力于尋求讓中專學生喜歡上地理課的教學方法,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五年來,終于取得了些成果,以下是我的幾點做法:
1從情感出發,用“心”與學生交流,培養良好的師生情感
情感關系是師生心理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對教學效果有著重大影響。情感的滲透對認知目標的實現起著催化作用。我發現,教師的關懷、期望、信任等情感信號對學生就有著激勵、督促的作用。因此,教師只要能以自己的愛心和激情喚起學生高昂的學習興趣,融洽的師生情感,就可以促使師生間縮短空間、心理距離,產生友好、親近、共鳴、信賴的效應,有利于教學的有效開展和效果的提高。
尊重學生。職業學校的教育對象不同于其他類型的學生,他們中的大部分由于不佳的學習成績和可能存在的長期受漠視的現象而產生了排斥和否定一切的自卑心理,致使形成了基于自我保護和自身價值認定的極強的自尊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旦言行過分就可能觸碰“雷區”;另外,由于長期缺乏有效的規范或者是自身的內省約束,他們中的一大部分學生行為習慣很不好,令人很難接受。面對這種情況,溝通遠比責罵更能緩和氣氛,因而,我總是先和善地去和他們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再通過聊天的方式來告訴他們那些不良習慣可能產生的后果,再語重心長地勸說他們改變。比如:上課時,有學生扒睡,我會適度地叫醒他,問他是不是昨晚沒睡好,而在課堂上睡很容易著涼,問他有沒需要站起來提提神等等,學生也往往出于對我真誠關懷的感激而立馬循規蹈矩起來,結果是,教育目的達到了,師生間的情感也更濃厚了。
信任學生。信任、期待的情感,可以給人一種“器重”的暗示,從而激發個體的潛能,促使其收獲不俗的成績甚至成功。而我們知道,中職學生由于長期被重視得不夠,尤其需要這種信任和期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時適度地將這種信任和期待的情感質素傳遞給學生,它便能匯成一股無形的力量成為學生不斷努力,取得進步的原動力。另外,中職學校的學生多數由于自信心缺失,從而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認為既然什么課都聽不懂,索性什么課都不要聽。面對這類學生,有效的激勵和信任常常是重新樹立他們學習自信的有效方法。我的做法是,上課時認真觀察這部分學生,然后出一些簡單的題目問他們,再適時表現出“我相信你能回答得很好!”的信號,激發他們的成就意識,從而達到有效育人的教學目的,我曾經以“廈門的氣候有什么特點”的問題和我的那些學生們進行教與學的對話,當學生表現出難于回答的情緒時,我適時地以“夏天和冬天各有什么特點”這一學生熟悉不過的問題進行巧妙地引導,鼓勵他們結合自己的感受回答,答對以后我便及時而熱情地表揚了他們,使他們產生“自己原來對地理也并非一點都不懂”等自信的意識,為他們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物流地理學科的學習中來做好充分的準備。
鼓勵學生。教學的藝術不僅僅在于傳授的本領,還在于有效地引導學生喚醒他們的學習熱情,激勵學生在學習的路上勇往直前的學習自信。事實證明,最能鼓舞差生自信心的莫過于讓他們體味成功的欣喜。基于此,老師必須千方百計地為他們提供可能成功的情境,同時盡可能地多發現其“閃光點”,對他們的微小進步,點滴成績予以認可,并給予表揚獎勵,這樣,有了積極的心理體驗的學生,便能不斷地自信自強,樂觀向上起來,而后,懂得充分釋放內在潛能,進一步追求新的成功,形成良性循環,最后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我任教的08電子商務班的學生入學第一學期就開了經濟地理課,一個班坐滿五十多個學生,我常常表楊他們上課積極性高,表現很好,只要能回答問題不管是對還是錯我都會以不同的方式表揚他,要是能主動提出問題,我更是贊賞他,他們也常沉浸在受表揚的喜悅中上課,每堂課上下來都有一種滿足感。
2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學到“有用”的地理
地理學科聯系廣泛,但也有很多地理概念非常抽象,這時如果我們地理教師能充分而靈活利用學生最容易看到、聽到、接觸到的地理事物作為教學案例,便能起到化抽象為形象,便無聊為有趣的教學效果,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地理課貼近生活,貼近實踐,學好地理課,能夠解決生活、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這樣就能達到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求知識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我也經常聯系最近的天氣變化,發生在身邊的事情,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時時處處有地理。如:
在講到物流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的氣候時,正好當天臺風來襲,我就由此引入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一起講述臺風帶來的害處和利處,自然,這個有趣的開頭使學生學趣盎然;講氣候資源與農業時,我密切聯系家鄉的農業實際,針對性地向產茶地——安溪的學生提出問題:家鄉茶葉生產的有利的自然條件有哪些?(溫熱多霧的氣候,排水良好的山坡地,酸性土壤)學生自是對答如流,教學互動極好,效果極佳;談到我國的環境的地域差異,引出一串串學生略有所知的問題如為什么我們吃的主食是大米飯,而北方的人們經常吃面條和饅頭?為什么“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為什么青藏高原的牧民喜歡吃糌粑?為什么新疆地區有“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說法?為什么……?這些現象都是學生平時生活所經歷的,所以,當教師提出這一系列他們也想知道的問題,時,學生們表現出了極大的好奇心,自然的,當教師在課堂上系統地為他們解釋原因的時候,學生表現出來很強的學習地理的興趣,也增強了他們注意觀察事物,學習必須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身邊學習地理知識,地理是一門有用的學科的學習意識。
3挖揭教材中的專業知識,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地理的必要性
職業學校的學生到學校大部分同學就一個目的:學會一些技能,謀得一份工作。這也導致了學生重專業主課而輕非專業課的意識。每到此時,我總是靈活地挖揭教材中的專業知識,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地理的必要性。上第一堂課時,有學生問我:老師,我們學物流的學生為什么要學地理呀?我反問學生:物流是指什么?物流是指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實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關信息由商品的產地到商品的消費地所進行的計劃、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其中的運輸方式的選擇及原料、商品和消費者分布都離不開地理。具體的相關知識在我們將來的一學期里大家就能學到。由于我將地理學科和物流專業巧妙地關聯起來,學生便也信服而認真地學起物流地理這門學科來了。
物流地理主要講我國地形的特點,工農業物流,國際、國內大宗物資的產地、流向和運輸方式;國際、國內水運、鐵路、公路、航運、管道運輸網絡。上課時我常舉例,如果你是一企業的采購員,讓你去采購一大批材料,你要怎么做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最好是能做到花最少的成本買到最好的材料。要做到一這點,首先要考慮材料產地,哪里的材料質量最好產量又最大,再考慮用什么運輸方式能降低成本等等,這些都跟地理密切聯系,如果你不學地理,那只能盲目進貨,將影響你的前途。相應的如果哪天你當企業老板,要是不懂地理,你將沒辦法審核你的部下是不是真正的按理辦事。因此,通過物流地理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敘述國際、國內水運、鐵路、公路、航運、管道運輸網絡的狀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貨物運輸方案。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中體驗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的樂趣,學生在學習中也感受到學習地理的必要性了,自然就越來越用心地學了起來。
當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運用多媒體教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生動流暢的教學語言,課堂中適時地穿插一些時事熱點、風土人情、名勝古跡等。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總讓學生充滿新鮮感,欽佩老師,從而愛學地理。而在中職學校,師生的感情溝通已成為激發學生興趣的主要因素之一,最讓我感到驕傲的是我們學校物流部里所謂的“差班生”,他們告訴我說:“我們最喜歡上你的課,只有你對我們最好”。在甲流流行期很多班級學生都找理由不來上課,有一位學生在上課時說:“老師,我本來是不想來上課的,看到課表今天是你的課,我才來的。”當你聽到學生對你說這些話時,你會有何感受呢?你能不愛你的學生嗎?師生關系是相互的,你能發自內心的對他們好,他們自然而然就喜歡上你的課。
參考文獻:
[1]楊新.地理教學論[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0.
[2]全國教育學院心理學教材編寫組.學校心理學[M].教科出版社,1981.
[3]全等.心理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1.
[4]蔣波.學會學習:職校生學習心理教育的新理念[J].職教通訊,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