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本科創業教育導師探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國創業教育從試點到現在僅八年時間,專業師資隊伍不可能在如此短時間內迅速擴大,尤其對于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來說,創業教育專業師資極度匱乏,進行創業教育教學和研究的專職教師幾乎沒有。當前,新建本科院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主體是從事學生管理和就業指導工作的行政人員,他們只是兼職教師,卻是學校創業師資隊伍的“主力軍”,他們的工作重心不是創業教育,也沒有精力開展創業教育。新建本科院校缺少“雙師型”教師(既是專業理論名師,又有實踐經驗的工程師、經濟師、律師等),“雙師型”教師能夠同時駕馭創業教育理論課和實踐課,是把創業教育落到實處的有效力量[3],但是,新建本科院校沒有注意從專業教師隊伍中挖掘具有創業教育潛力的教師,并把他們吸納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中來。新建本科院校也缺少企事業單位的兼職教師,雖偶爾也邀請一些成功企業家對在校大學生進行一些創業教育講座,但不系統,高校與企事業之間缺少溝通的橋梁,創業教育的開展缺少實踐基礎。總之,當前,新建本科院校中具備緊迫創業教育意識且能勝任這一工作的教師鳳毛麟角。
新建本科院校創業教育師資質量普遍不高,缺乏高素質的實踐型、專業型教師
當前,新建本科院校創業教育師資大多數屬于學院派,他們往往創業意識淡薄,缺乏創業實踐經驗,而且對創業教育研究沒有興趣,所以在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培訓時,往往是純知識的講授較多,不能在教學中引入鮮活的實際案例,無法使學生從創業教育課程中真正獲得創業的“沖動”,創業課程的教學質量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
首先,當前新建本科院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主力軍是從事學生管理和就業指導工作的行政人員,他們都有自己的“主業”,瑣碎、復雜的學生管理工作已經讓他們超負荷運轉,至于再投入精力到創業教育這項“副業”中去,只能是量力而為了。他們往往對創業教育重視不夠,缺乏理論功底和創業實踐經歷,并且也很少有人愿意將精力投入到創業教育理論研究和創業實踐的體驗之中,在開展創業教育時,很容易陷入“紙上談兵”的尷尬。其次,新建本科院校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脫節,創業教育沒有融入到專業教育之中,專業教師沒有被吸納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中去。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近幾年引進了大批沒有工作經歷的應屆畢業生進入師資隊伍,自身缺乏創業經歷不說,就是在專業課程教學上也不夠成熟,教學技能和專業技能欠缺,更談不上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涉及創業教育;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里有一部分具有鮮明創業意識和一定創業經驗且具有豐富專業知識背景的專業教師,他們是一支潛在的、優質的創業教育資源,卻并沒有被吸納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中來。另外,部分關注高校人才培養的優秀企業家和創業成功人士,雖然偶爾被邀請到高校開展一些創業教育講座,學生也很歡迎這類講座,但這種形式卻缺乏制度保障和資金支持,很難保證其連續性和系統性,不能與學生長久相處,不能理解學生的特殊需要。而且高校沒有建立創業教育的專門機構,沒有對校外兼職教師的有效管理主體,導致整個創業教育活動基本處于一種無序狀態。
解決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問題的有效對策
目前,創業教育師資數量不足且素質不高已成為制約新建本科院校創業教育發展的瓶頸。新建本科院校要有效開展創業教育,必須培養出一大批具有創業意識和創業經驗的復合型教師。針對現有師資狀況,必須從質和量兩個方面加以提升。
1新建本科院校創業教育師資數量的增加
從新建本科院校師資的構成來看,90%以上的創業師資為校內教師,極少部分是校外的特聘教師。新建本科院校創業教育的有效開展,必須依靠校內教師的成長,校內教師是創業教育發展的中堅力量,當然也不能忽視校外力量的引進,且校外力量的引入需要建立長效機制,保證持久性。
首先,新建本科院校應整合、優化現有人力資源,穩定現有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明確其身份,提高其待遇,激發其工作積極性,幫助其實現從就業教育型教師向創業教育型教師的轉變,減少現有創業教育師資的流失或隱性流失。其次,要積極在本校教職工中遴選有鮮明創業意識、豐富創業經驗或工作經驗的教師充實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中去,擴大本校創業教育教師的陣營。比如,可以從大學生輔導員中選擇部分精英,也可以從各院系挑選部分相關學科教師,如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專職教師,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再次,專業教師作為高校教師的主體,他們在創業教育中可能發揮的積極作用要充分挖掘,讓其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將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使創業教育更加有的放矢。另外,加強新建本科院校創業師資隊伍建設還要積極拓寬師資隊伍的來源,知名企業家、各行業創業成功人士、優秀畢業生甚至是正在創業的學生都可以成為創業教育師資的補充力量,成為創業教育的兼職教師。比如,具有豐富創業經驗的企業家,可以到高校擔任兼職教師,邀請他們來校開展創業教育講座等,他們的豐富經歷、親身實踐是一般教師無法比擬的優勢,“創業成功的企業家通常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強烈的創業意識和拼搏的創業精神,對于打算創業的大學生來說有不可抵抗的感染力和影響力,能大大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減少他們的創業阻礙,樹立自信心”。他們可以給學生帶來大量學校中無法獲得的信息,給高校課堂教學帶來沖擊,進而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有助于建立創業生態系統。再比如,有創業經驗的優秀畢業生,可以邀請他們進行個人創業事跡和經驗介紹。他們與在校大學生年齡接近、關注的問題相似,更能引發學生內心的共鳴,可以提高創業教育的貼近度和實效性。還可以從學生家長中挖掘合適人選,給學生進行相關創業知識的解答。總之,新建本科院校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籌建一支專兼職結合的創業教育教師隊伍。
2新建本科院校創業教育師資質量的提升
新建本科院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立以后,還需要利用各方面力量,創造各種條件讓他們接受培訓、實訓和實踐鍛煉,加強創業實踐經驗的積累,提高其從事創業教育的能力。建立高素質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必須當作系統工程來做,由社會各界共同出力才可能實現。政府方面,要不斷加大對創業教育的宏觀調控力度,并保證創業教育經費的持續投入。據調查走訪,新建本科院校的創業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大創業教育經費的投入,并在此基礎上設立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專項經費,做到專款專用,專門用于師資隊伍的崗前和在職培訓。高校方面,要加強創業教育學科建設,將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納入師資培養計劃,積極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指導中心”、“大學生創新創業教研室”、“創業咨詢和指導室”、“創新創業社團”等機構,并配置相應規模的創業師資從事相關工作。高校還應積極定期組織創業教育教師參加創業教育培訓、實訓和交流,比如把教師送到國內創新型企業培養,送到國外具有優良創業教育模式的學校去培訓,或為教師提供參加國內外創新創業領域的學術交流和研究的條件,引導創業教育教師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理論研究和案例分析。
新建本科院校應鼓勵教師走進企業,吸引企業家走上講堂,開展師資培訓和交流,建設“雙師型”創業師資隊伍。“美國斯坦福大學允許教授每周有一天時間在企業兼職,因而對企業的運行狀況有豐富的經驗,然后指導學生,這種培養模式的成效十分顯著。據統計,美國硅谷60%~70%的企業是由斯坦福大學的教師和學生創建的,麻省理工學院的畢業生和教師自1990年開始平均每年創建150個新公司,僅1994年這些公司就雇傭了110萬人,創造了2320億美元的銷售額。”其經驗值得借鑒,也就是說參與創業教育的教師本身要積極從事各種與創業有關的活動,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創業教育能力。新建本科院校創業教育的教師應深入到工廠、企業、學校、農村等創業一線去鍛煉,如可以與大學生頂崗實習或就業基地聯系,派遣創業教育教師掛職鍛煉半年或一年,并把掛職鍛煉計入教師的工作量,也可由教師自行聯系單位進行實踐鍛煉。另外,可以鼓勵參與創業教育的教師積極從事各種與創業有關的活動,如利用空閑時間到相關企業、學校兼職,甚至支持具有創業潛質的教師結合自身專業親自創業,這樣,能夠提高其自身的創業實踐經驗和創業素質,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具有親身體驗的創業指導。對于校外兼職教師而言,他們大多具有豐富的創業實踐經驗,但專業理論知識缺乏、教育教學能力欠缺,這方面也需通過一定的培訓加以彌補。
創業教育教師個人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創業教育教學和研究工作中去,增強工作的責任感。總體來說,新建本科院校創業研究學術氛圍相對淡薄,很多教師受職稱所累,無法靜下心來搞創業教育教學以及相關科研,這種現象在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表現得尤其突出,創業教育師資隱性流失的問題非常嚴重,很多教師雖然在創業教育教師崗位上,但卻把時間和精力主要放在與其職稱評定密切相關的事務上。教師本人要加強自身職業道德修養,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在創業教育領域積極探索、潛心研究。總之,加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是推進創業教育發展的核心所在,要充分利用各種力量,按照“內培外引、校企合作、專兼結合”的原則建設“雙師型”創業師資隊伍,不斷提高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研究創業和指導學生創業實踐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周穎強利軍單位:蚌埠學院文學與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