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傳播班級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班級內的信息傳播
1、班級內信息傳播的正式渠道
班級(組織)內傳播的正式渠道是指信息沿著一定組織關系環節(如班主任、班干部和普通學生)在班級(組織)內流通的過程。可分兩種類型:即橫向傳播和縱向傳播。而根據信息的流向,縱向傳播又可分為下行傳播和上行傳播。
下行傳播:即有關班級目標、任務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傳達落實的過程,是一種以教育說服和灌輸為主的傳播活動,具有強制性。主要包括:關于教學管理任務和內容的指示或說明(如安全教育);班級內的重要信息(如每周班級、衛生等項目的考評通報);學生權利和義務的信息(如辦理人身保險、申請勤工儉學和助學貸款);關于部門和崗位(如班委和團支部)職責、權限及相互關系的信息(如明確規定班干部不是學生貴族,在班內不得享有特權,必須對同學、班主任負責):班主任對學生的評價。下行傳播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人師表,要用飽滿的熱情和平等的身份去溫暖學生的心靈,正確地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起各自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為學生健康地邁入人生旅途打下堅實的基礎。
上行傳播:是指學生或班干部向班主任匯報情況,反映班級同學的呼聲和愿望,提出建議和意見的一種信息傳播活動。上行傳播的意義在于它是中樞管理部門獲得信息反饋的重要渠道,班主任乃至校系有關領導能夠及時了解班級目標或任務在第一線的貫徹落實情況,并據此對既定決策進行修改,使之更符合實際。第二,學生干部是班級的窗口,對班級內部情況的變化感受更直接,有豐富可靠的第一手信息,能夠成為班級進行新的應變決策(如班干部改選)的依據,班主任必須隨時對他們進行監控。第三,上行傳播是把握學生心理和精神狀態的重要渠道,充分利用上行傳播便于及時采取措施,把他們的情緒和士氣調整到理想狀態。
在現實中,上行傳播和下行傳播總是相伴而行,很難截然分開。
橫向傳播:是指同學(一個班的或班與班)之間互相來往,相互了解,交流和溝通情況,形成和諧的關系。這是一種最經常和最大量存在的傳播活動。在這種活動中,傳播雙方不具有上下級隸屬關系,平等的協商與聯絡是傳播的主要形式。如果橫向傳播不順暢,輕則造成學生之間(包括班干部)相互猜忌,互不合作,互相推諉,嚴重影響班級的辦事效率;重則帶來矛盾重重,自由散漫,甚至形成條塊分割、各行其是的局面,使班級(組織)限于癱瘓狀態。因此,在一個班級內,橫向傳播必須得到制度保證。比如:一個學期定期或不定期搞一些集體活動,使班集體的個性因素與集體因素相結合,為發展學生個性創造條件,培養學生的集體歸屬感,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轉貼于中國論文
2、班級內信息傳播的非正式渠道
非正式傳播渠道是一種擺脫了班級或班級以上組織的制度性結構壓力的傳播活動,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班級內的人際傳播(如班集體正式活動以外的各種私人交往):二是非正式的小群體傳播(如各類自發的興趣小組活動)。非正式渠道的傳播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交流的信息廣泛,內容不僅涉及班級或學生工作本身,而且很大程度上包括個人私事、興趣等,可以談天說地。二是交流的雙向平等性。
1、班級的信息輸入活動
孫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為有效地進行目標管理和環境應變決策,積極投身班級間的競爭,班級〔組織〕需要從外部廣泛收集和處理信息,如:學習先進的教育管理理論,吸取他人的治班經驗,取長補短,不斷充實和完善本班的管理制度,使其趨向規范化和科學化。班級(組織)的信息輸入渠道是多方面的,凡是與外部保持聯系的學生,可以說都是班級(組織)伸出的觸角,擔負著一定的信息收集義務。此外,班主任要及時跟蹤和了解學生、任課教師、家庭乃至社會的信息反饋,以及校系相關部門對班級各項任務完成情況的信息反饋。
2、班級的信息輸出活動
從廣義上來說,班級(組織)任何與外部有關的活動(如學生的精神面貌)及其結果都帶有信息輸出的性質,但有目的、有計劃進行的信息輸出活動(宣傳活動)主要有三種:
(1)塑造和維護班級形象
重點是加強班級理念的教育(如本班提出的“團結和諧,自強不息”),正確引導班級輿論,大張旗鼓地表揚先進,樹立健康向上的班風。如:教室、衛生區的打掃都要一絲不茍、有條不紊地進行;上課做到不無故缺席或遲到早退,積極配合教師,活躍課堂氣氛,考試不弄虛作假;建立團結友愛的同學關系,等等。這些既需要一定制度的制約,更需要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開導。此外,班級形象并不都是通過有目的的活動創立和維護的,外部環境的人們會根據大量各方面的信息形成對班級(組織)的認識,所以,班級(組織)還得注意在外面的表現,在可能的情況下,要竭力對環境施加影響,而不只是適應環境。
(2)開展公關活動,展示班級形象
公關宣傳是班級(組織)對外傳播的一種重要形式,其意義在于讓外界充分了解班級自我形象,提高班級的知名度,協調班級與周圍環境發生的矛盾與沖突,取得廣泛的支持和理解。可以在班級內設立宣傳聯絡小組,由專人負責與學生會等部門保持經常聯系,爭取一些展示自我的大型活動機會(如參加大型的文藝演出和演講競賽);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學生協會組織的活動(如青年志愿者行動、捐助貧困生等公益活動、迎新生送老生活動等),參加對外服務性活動(如開學接待新生,為相關各種講座或會議提供服務),獻出一份愛心。另外,還可通過校廣播臺、校報、網站等新聞報道擴大自身影響。
(3)協調班級之間的關系
班主任之間、同學之間,定期不定期地聯合開展一些活動,或利用班會課機會,進行交流和溝通,與別的班級建立和睦共處的友好關系,為自己營造一個寬松的外部環境。
運用信息傳播的方法,在班級內部營造健康向上的輿論環境,加大班級民主管理和透明管理的力度,改善班級內外部環境,是班級管理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