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安全論文:醫科生安全教導培育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唐一吟陳德滇聶建云鄒天寧單位:昆明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云南省腫瘤醫院云南省乳腺癌臨床研究中心
醫療活動是以醫學科學技術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一項技術性活動,醫療活動的對象主要是具有生命、情感、思維的患者,醫療活動的結果,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醫學的高技術性、疾病的復雜性、人體的個體差異性、醫療活動的多環節性和風險性,醫療活動稍有疏忽,就有可能給患者帶來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方面的損害。醫療安全就是指醫院及其醫務人員,不會因主觀方面的過失,直接給患者帶來健康甚至生命方面的損害,使患者得到合理、安全的治療。臨床實習階段是醫學院校學生獲取實踐技能的關鍵環節,是從學生向醫生角色轉變的重要階段,但由于他們的醫學知識還主要局限于教科書,缺乏真正的臨床經驗,參與醫療活動,醫療安全會受到極大威脅。由于診療規程不嫻熟、診療水平和技術操作局限,勢必引起患者及家屬不滿,甚至導致醫療差錯或糾紛。從醫療安全管理角度分析,不同醫務人員的風險值還存在很大差異,高危因素主要來自準醫務人員、低年資醫師及處于特殊狀態醫務人員。只有加強醫療風險意識教育,提高實習醫生的醫療安全素質,才能在將來的工作中減少或避免醫療糾紛。
提高醫療安全意識,加強醫療活動法律法規知識教育在醫療活動中,醫務人員特別是實習生只有提高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意識,才能在醫療活動中增強醫療安全的自覺性,消除醫療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而加強醫學實習生醫療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醫療規章制度的知識教育尤其重要。
中國頒布的衛生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很多,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醫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等重要法律規章,可以樹立和強化學生的法制觀念,在實習階段和將來的醫療工作中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學會用法律法規保護自己和患者的合法權益,并用法律手段規范醫療工作。醫學臨床規章制度是日常醫療工作必須遵守和執行的基本規則,具有更直接的現實價值。例如《病歷書寫制度》、《病歷書寫基本規范》、《查房制度》、《重危患者搶救制度》、《值班醫師職責》、《保護性醫療制度》、《實習醫生職責》、《實習醫生管理制度》、《實習醫生工作制度》、《實習醫生工作程序》等,這些規章制度的學習教育可以讓醫學實習生嚴格執行醫院、科室的規章制度,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養成規范的工作習慣,為今后獨立工作打好基礎,并為安全行醫提供保障。
衛生部、教育部聯合印發的《醫學教育臨床實踐管理暫行規定》明確指出醫學生在帶教教師的監督、指導下,可以接觸觀察患者、詢問患者病史、檢查患者體征、查閱患者有關資料、參與分析討論患者病情、書寫病歷及住院患者病程記錄,以及填寫各類檢查和處置單、醫囑和處方、對患者實施有關診療操作、參加有關的手術。
實習生要盡快熟練掌握病歷(門診和住院)的書寫、體格檢查、乳腺檢查、門診治療、手術無菌操作與消毒技術、心肺復蘇術等臨床基本技能,以確保醫療安全。但所有臨床診療活動必須由臨床帶教教師或指導醫師監督、指導,不得獨自為患者提供臨床診療服務。未經帶教教師或指導醫師同意,擅自開展臨床診療活動的,則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醫療技術操作規程是防范醫療技術操作差錯最基本的措施,強化各種技能和規范操作的訓練是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防范醫療差錯事故的前提,因此,醫療技術操作規程一定要嚴格執行。
加強醫學技能及醫患溝通能力的培訓
醫學臨床技能是貫穿學生整個的職業生涯的核心,在臨床教學中帶教老師應綜合運用多種教改方法提高醫學生實踐技能,需要強調的是病歷書寫一直是實習學生技能培養的重點和難點。因為病歷是醫療過程的真實記錄,是發生糾紛時的重要證據,它具有重要的法律意義,也是決定醫療賠償官司勝負、醫療過失鑒定的重要依據。醫務人員必須要重新審視病歷的功能、作用和社會價值,從法律的高度來看待它,要指導和嚴格要求實習生詢問病史要時詳細,檢查、觀察患者要認真、全面,書寫病歷要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并及時請帶教老師修改,防止因記錄錯誤引發醫療糾紛。
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溝通能力直接影響到醫療服務水平和預期目標的實現。醫患真誠有效的交流和溝通是醫學活動人性化的具體體現,據中國醫師協會完成的一項調查顯示,80%以上的醫患糾紛為醫患溝通不當所致。良好的溝通能力是實習學生成為一名合格醫生不可缺少的條件。剛進入實習時常表現為對醫患關系認識不深,缺乏必要的醫患溝通技巧,面對患者缺乏自信。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在臨床帶教中不斷加強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
首先,要不斷強化醫患溝通意識。第二,是要遵守法律法規,恪守醫療道德。醫患關系實際上也是一種法律關系,在與患者溝通時,要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醫院及科室的規章制度。第三,要注意溝通技巧與醫療服務語言的處理,根據不同的服務對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方式進行交流和溝通,醫療服務語言的表達既要通俗易懂又要真實準確。第四,要學會換位思考,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逐步提高患者對醫務人員工作的順應性和信任度。運用良好的溝通技巧,掌握患者對醫療服務所需、所想、所感、所求、所惑。才能既體現出醫務人員較高的人文素養、職業水準和對患者的尊重、關愛和責任,又能贏得患者的信賴和尊重。
提高帶教質量,正確引導學生
帶教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要尊重和關心理解患者,培養良好的溝通能力,以求得患者及家屬理解和支持,這也是減少醫療糾紛的關鍵。一方面帶教老師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為學生樹立良好醫德形象,以自身豐富的臨床經驗教授學生知識,使醫學生能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帶教老師應熟悉醫療規章制度,嚴格要求學生,在其基礎上放手讓學生去學,提高醫學生臨床技能,規范其醫療行為,減少醫療差錯。要將醫療安全和醫療風險教育貫穿于醫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并在臨床實習階段予以強化,打造集專業培訓、法律意識、職業道德、自我防范、醫患溝通、醫療安全文化氛圍的系統化醫學生醫療安全教育管理體系,使醫學生逐漸形成一種自發的以醫療安全為首位的從業意識。
保障患者的權利
1尊重患者隱私權享有隱私權和要求保密是患者的正當權利,乳腺外科患者的臨床診療和操作部分常涉及患者的敏感部位和隱私,很多患者不愿過多的人參與診療,尤其不愿意有男學生在場,在這種狀況下,一方面應該尊重其權利,另一方面在臨床教學的需求下,帶教老師應做好說服患者以協助教學的工作,學生要有保護患者隱私的責任,避免醫療糾紛。
2尊重患者醫療知情權在醫療活動中,患者享有知情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