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民典型先進事跡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衣衫粗樸、語言木訥、沒有受過任何專業教育;《生產力發展史》,一部學術味頗濃的巨著書稿,宏論古今,縱談中外,洋洋灑灑千萬余言。用通俗的眼光來看,這無論如何是一對不相稱的東西。如果不是他以非常農民的方式向你展示**出版社的出版合同,中國生產力學會的學術鑒定書,還有表明他真實“出處”的身份證,那種他可能有思維障礙的疑問是很難一下子讓人打消的。
一場爭論引發一個夢想
**土生土長在**縣的一個山窩窩里。**年,**沖擊高考沒有成功,順理成章成了一個農民。在與泥巴莊稼打交道的日子中,**的大腦沒有停止思考,他一直保持著對世界的好奇,他有一個認死理、喜歡與人辯論的習慣,對自己認定的東西決不輕易改變態度。而這種不撞南墻不回頭的性格也就決定了他這一輩子的命運。有一次,他到縣里的一個工廠去玩,和廠里的工人們聊起了天,聊著聊著爭論就開始了。“到底是先有工人還是先有農民?”代表農民的**和工人們為這個簡單卻又無從得到答案的問題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沒有說服工人們的**悻悻回到家中,腦子卻一直圍著這個問題在轉。他左思右想,要搞清這個問題必須先弄清幾個大問題,即農業是怎樣起源的?工業是怎樣起源的?然后它們會帶出一系列問題,而如果對整個人類生產力的發展進程進行一個通史的研究就可以把這些問題全部解釋。**想,我為何不專門研究一下這個問題,寫一部《生產力發展史》的書呢?
如果在專業學術界誰提出這么個想法,且背后還有一個強有力的班子,這還是一個浩大的學術工程。其涉獵之廣,理論之宏闊非常人所能想象,而對于身處落后農村的**來說,他要一個人獨立完成這項工作,這不啻是一個夢想或一個笑話。然而,也許是因為“無知無畏”,**就這樣開始了漫漫的寫作之路。
著書20年白了少年頭
**沒譜沒樣地開始了他的宏偉計劃。
就是前期的準備工作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他首先啃馬克思的《資本論》,啃列寧的關于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經濟的著作。偉人們幾十年心血凝成的論著把只有中學文化的**弄得昏天黑地才勉強吃透。可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他必須展開大量的閱讀。他花了幾年的時間把**縣圖書館和鶴城區圖書館幾千冊歷史學、考古學、經濟學讀了個遍。在枯燥而抽象的書海中遨游是非常艱辛的,為了理解不時冒出的問題,**還要經常借助《漢語大詞典》、《中國大百科全書》等工具書。慢慢地道路越來越暢,他的胃口也越來越大。他擴展到**省圖書館、甚至**的國家圖書館,《近代英國史》、《物價經濟學》、《中國通史》……一部部在普通人看來極其乏味的書讓**如飲甘露。他幾乎把他所有的“活動錢”都投放在買書上,書一般是3、4塊錢一本,最貴的一本書是17塊,在那時候也是不菲的價格,足夠吃一個月的伙食。但只要是與他的選題相關的書他都不計后果地瘋狂采購。**后來做了泥水匠,承包建房子,每個月可拿到100多元的“高工資”,可他念念不忘的還是買書看書。
**“陷入太深”,除了看書記錄外,對**圍的事物非常漠然,相當一部分人視他為“怪物”,所以他到了結婚娶親的年齡,還是孑然一身。20多、30多都過了,**橫下一條心:干脆這一輩子就與書為伴,把寫書作為一生之托算了。1985年,他患了一場大病———出血熱,休克。冥冥之中他在掙扎:我是不是死了,但為什么我還能思想?我是不是還活著,但為什么**圍一片漆黑,看不到一絲光亮?就在這么反復拷問著,他終于反轉了陽世。而這次生死劫難卻讓他更堅定了完成這項工程的決心:人一輩子說過去就過去了,而計劃做的事情沒有做成才是終生遺憾。
進入癡迷境界的**是很難用馬思洛的需求理論來加以解釋的,除了達到“食能果腹、衣能蔽體”的水平外,他省略了中間的層次,而在對抽象理論的追求和信仰中得到一種極大的滿足。他對物質方面幾乎不存在要求,**一年中除了吃飯外,其余的個人費用只有100多塊錢,也是用于買筆墨紙張、牙膏理發等,十年當中他只買過一雙皮鞋,衣服都是朋友們贊助的,自己沒有買過一件。他的思維經常在兩個大區間內跳躍:一邊是磚頭、泥水、粗糙飲食構成的生活空間,一邊是跨越時空的理性王國,而**卻駕輕就熟地完成這種跳躍。所以對于**來說是不存在寂寞和空閑的概念的。哪怕是半個小時的功夫,他就沉浸在書本給他帶來的快樂當中。
從**年開始,**就開始邊工作邊寫作了。首先是模仿馬克思的《資本論》的寫法,一天堅持寫500字,每天尋章摘句步履艱難,后來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得到很大的啟發:只要有自己的觀點利用別人的資料是不錯的。這一下他信心更足了,寫作的節奏也加快了,每天可寫1000字。而在1993年以后**基本擺脫了模仿的路數,可以比較自由地駕馭材料按自己的思路來進行寫作了。**花了22個月近兩年的時間完成了第一本書近40萬
字的初稿,而寫第二本書時速度大大加快了。“恰似玩仙癡不醒,春風蝴蝶睡鄉深”。在做工、看書、寫書的**而復始的輪回中,一個一個的年頭流水般逝去,**像一個閉關修煉的道長,當他在20年的孤獨著述中走出的時候,他也完成了從人類蠻荒年代到機械、光電高科技年代的長長的穿越。1000多萬字的書稿已經成型,而40多歲的他已是鬢發斑白……
誰能圓他出版夢
1998年,**的《生產力發展史》一二卷80萬字的修改稿完成了。他又開始了一個新的漫長的征程。為了這部著作的出版,他首先找到**的幾家出版社。對于一個農民寫就的這樣一個一般人望而生畏的“大部頭”,編輯們都不敢在學術上認定,而更要命的是,對于這樣一部明顯難以產生市場效益的著作,如果沒有資金支持的話,誰也擔不起這個風險。
被婉言謝絕的**決不會就此罷休的,**打點行裝上了**。在偌大的一個首都,**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螞蟻。在各個出版機構來回奔走,出于相似的理由,**又一次次被拒之門外。40多歲的漢子,忍不住哭了。一輩子的寄托,幾十年的心血難道就這樣廢了?自己幾十年嘔心瀝血的作品難道確實毫無價值?他又鼓起勇氣一家一家地找下去,終于在到**的第10天他在**出版社的傳達室被一個編輯叫住了,編輯看了許久抬起頭:“這個本子不錯,你去找科技處的**處長,他是專門管這個的。”他撈到救命稻草般找到**處長。幾天后,**處長給他回話:“我們可以跟你簽訂合同出書,但這樣的學術著作必須有權威部門的鑒定,**有一個專門的生產力學會,都是大人物,你趕緊找他們給你審稿,但資金還得自己想辦法。”中國生產力學會,由國家統計局原局長**擔任會長,成員是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大學等學術機構的一批名頭響當當的專家教授。這些人有一些他在平時的閱讀中接觸過名字的,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學術權威,他們認不認可自己的這個成果呢?“就當是對自己一生努力的一次審判吧。”**把書稿遞上去,然后在南苑機場的老鄉處找了一個不要錢的住所住下,白天就鉆進國家圖書館看書。
經過長時間的爭取和等待,學術評審會于**年2月4日在**友誼賓館舉行,專家們對**書稿作出判斷:選題好,研究十分有意義;采用分期標志恰當,比他人的研究更細密。我國生產力理論界一般把古代生產力分為石器、銅器、鐵器三個時代,而**把它分為舊石器、中石器、銅石器并用、青銅器和手工鐵器6個時代。所用史料豐富,作者花了大力氣收集了極其豐富的史料,涉及古今中外,難能可貴。專家們說,像這樣的一部著作,在學術界通常要有許多協調合作才能完成,而**一個人獨立做了一件“不可能做成的事情”,真是難以想象!聽到這句等待了多年的話,**熱淚盈眶!
然而,資金的落實還是一個問題。**反轉回湘,走上了“化緣”的道路。說“化緣”應該說沒有半點夸張,經過多年的折騰他自己是沒有什么積蓄的,朋友親戚們的資助為樣稿制作和在**的評審會花得差不多了,可要出版這兩本書至少還需要10多萬。**已經把自己能夠找得上的人都細細“篦”了一遍,上**之前,他向**市政協、**縣政府匯報,他向各個機關反映情況。**的情況引起了當地社會的很大反響,許多素不相識的人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常常感激地記起:**市工會主席**為他的壯舉感動,毅然捐資5000元;**一中的**同學把她10元壓歲錢捐出;他的同學**與他已30多年沒有見面,已經互不相識了,但得知老同學的情形后解囊1000元……**也記得,在別人指斥諷刺他“出風頭”、“不自量力”時與他們當街大打口水仗,在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時,與打擊他的工作人員據理力爭。**說他要繼續“化緣”,他要讓他一生追求的夢想變成現實,因為它畢竟是一部得到了權威機構學術認可了的著作。如果誰能給他資助,他可以不要名分,把這個主編讓給他。**希望媒體把他這個愿望告訴社會。
**佝僂著身子背著他的一袋書稿穿行在馬路邊匆匆的人流中。**很自信,在這個世界的某一個角落,會有一個人在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