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改制職工安置工作交流材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啟動國有企業改制工作以來,歷經兩輪:第一輪是年至年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的國企改制,新一輪是年以來以“政府轉讓資產、企業轉換機制、職工轉變身份”為核心的企業改制。在企業改制過程中,我們嚴格按照“事前指導、事中審核、事后監督”的原則,以全面落實勞動保障政策為重點,以切實維護企業人員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為工作出發點,積極穩妥推進改制(破產)企業人員安置工作。到6月底,我市改制企業703戶,涉及職工15.1萬人,離退休人員8萬人,安置22.9萬人,審核確認職工安置費用55.4億元,人均安置費用2.4萬元,職工安置工作基本穩定。年我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企業改制工作先進單位。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專班推動,建立安置維穩工作組織保障
企業改制職工安置和維穩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情況復雜,我們本著“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原則,組建了機構,充實了人員,使勞動保障部門在國企改制、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是組建工作機構。建立改制企業職工安置維穩工作機構是開展職工安置維穩的組織保障。我局專門成立了企業破產改制分流安置維穩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指揮、統籌協調全市企業改制職工安置及維穩工作,由局長掛帥,兩名副局長分工負責,其他黨組成員共同配合,從就業、養老、醫療三個經辦機構及局主要業務科室中抽調??、兩套機構、多個專班,全局參與的運作模式。領導小組下設企業改制職工安置和信訪維穩兩個工作組,由兩名副局長分工負責。職工安置工作組下設綜合協調、預留費用測算、審核把關和政策宣傳四個工作專班,具體負責改制職工安置各項工作;信訪維穩工作組下設多個專班,對重點企業、重要信訪實行包點包案。
二是明確工作責任。進一步完善職工安置和維穩工作目標責任制,建立主要負責人負總責、分管領導負專責的企業改制職工安置工作責任制,層層分解職工安置及維穩工作責任。定期通報企業改制職工安置情況,及時掌握維穩動態。幾年來,我局無論其他工作如何緊張,企業改制職工安置及維穩工作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始終機構不撤,隊伍不亂,人心不散,工作不斷,努力推進企業改制的順利進行,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
三是專班服務重點企業。年10月冶鋼啟動改制工作后,我局一把手親自掛帥,從局系統抽調20人“全脫產”投入冶鋼改制人員安置工作,制定工作進度安排計劃,定期通報情況,定時定量考核。加強與冶鋼的溝通協調,始終堅持冶鋼是企業改制和人員安置的主體,全力配合冶鋼開展工作。與冶鋼共同建立了工作例會制度、聯系人制度、決議制度等三大工作制度,確保了56000余名安置人員平穩有序安置到位,冶鋼改制職工安置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評價。
二、政策驅動,推動安置維穩工作順利進行
我局堅持將全面落實勞動保障政策作為職工安置工作的重點,規范改制企業職工安置行為。
一是把好企業職工安置政策和程序關。對職工分流安置計劃、職工勞動關系處理辦法、職工各項預留費用的確認等核心內容,進行合法性和可操作性審查,將職工安置方案是否通過職代會(職工大會)作為企業改制“一票否決”指標。為穩妥推進冶鋼改制,我們向冶鋼安置人員公開安置政策,幫助冶鋼收集安置對象意見,反復修改完善方案,先后對職工安置方案進行了13次重大修改,終于定稿并經職工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二是督促企業嚴格執行職工安置方案。到今年6月底,全市已改制企業的23.1萬名原國有企業在冊職工,妥善安置22.9萬人,占改制企業人員總數的99.1%。8萬名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繼續由市社保局按時足額發放,由企業發放的統籌外養老金一次性平均預提10年后繼續由企業按原渠道發放。對1.82萬名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內,或工齡滿30年人員,由企業與職工協商辦理內部退養手續。職工內部退養期間,由改組后的企業為其發放生活費,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再正式辦理退休手續。9.39萬名在冊職工在與原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后,在改制后企業返聘上崗。3.69萬名原企業職工與原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后,領取或協議領取一次性安置費及其他欠費6.6億元,分流社會自謀職業。
三是指導改制企業理順勞動合同關系。指導改制企業采取一手簽訂解除勞動合同,一手重新簽訂勞動合同的辦法依法處理勞動關系,穩定返聘職工隊伍。截止目前,全市改制后企業返聘的9.39萬名在崗職工中,簽訂勞動合同9.19萬人,勞動合同簽訂率達97.9%;1.82萬名內部退養人員中,簽訂退養協議1.6萬人,簽訂率達88%。對解除勞動合同人員,我們提供檔案、代辦退休等服務。到今年6月底,我局共收存改制企業解除勞動合同人員檔案3.3萬份,代辦退休2000余人,服務投訴率為零。
四是化解改制企業職工安置不穩定因素。積極實施返還土地出讓金安置職工政策,幾年來,共審核33戶企業利用政府返還的37274.4萬元土地出讓金安置職工20795人,占這些企業人員總數的63%。補貼困難企業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已幫助88戶企業的17483名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市財政安排資金8809萬元,已到位7824萬元,人均補貼5039元。落實好各項再就業扶持政策,向改制企業解除勞動合同人員發放《再就業優惠證》3.3萬本,市場推薦就業2.4萬人次,購買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0.1萬人,發放社保補貼2萬余人,再就業后失業享受失業保險0.4萬人,使改制企業職工安置工作未出現大的震動。
三、部門聯動,形成安置維穩工作合力
一是以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機制為基礎,著力協調構建市級企業改制職工維穩工作平臺。會同市總工會、企業行業主管部門,針對突發性勞動保障不穩定事件,三方聯手做工作。對一般問題,以“潘蘭英熱線”為平臺,勞動關系三方派代表定期協商解決。年以來,三方通過“潘蘭英熱線”共解決改制企業勞資糾紛120余件。對重要問題或集體爭議,由三方組建工作專班研究解決。年以來,三方工作專班深入改制企業化解集體勞動爭議10余件。對重大問題,由市委、市政府統一領導,集中政法及其他相關部門一并做工作。年以來,協調解決了有色提前退休人員等近10個群體的勞動爭議問題。
二是以信訪辦為中心,著力打造勞動保障系統企業改制職工安置維穩工作平臺。抽調三名工作人員配合兩名專職人員開展信訪維穩工作。信訪辦作為處理信訪維穩事件的接待中心、調度中心及指揮中心。采取“集中受理、分散辦理”的辦法,分開登記,制作電子臺帳統一管理,并按照信訪時限及時跟蹤辦理進度。局領導按分工親自處理維穩工作,各科室、各經辦機構的主要負責人為維穩工作第一責任人,接訪人員為直接責任人,形成全局抓維穩的工作網絡。定期排查改制企業不穩定因素,前移關口、下移重心,及時對不穩定苗頭實行預案防控。嚴格執行信訪維穩責任追究制度,在評優、評先上實行“一票否決”。建立月度例會和領導包案制度。每月初,召開全局維穩工作會,通報維穩排查信息,并作出分工安排。對重大信訪維穩事件和群訪件,由領導包案負責,全程處理相關問題。
三是以重點企業重大信訪為重點,著力打造重大信訪事件分類解決的工作平臺。冶鋼遺留問題多,不穩定群體多,年前冶鋼先后有9000余名下崗職工分流社會,其中的一部分人反復信訪。我們以社保補貼為突破口,對1.2萬名出中心人員給予社保補貼,穩定了出中心人員情緒。為徹底解決2378名冶鋼農工信訪問題,我們指導冶鋼擬定實施方案,分兩次對農工區分其性質分別進行困難救助或社保補貼,已有2239人領取了補償和救助資金1200余萬元,絕大多數農工已停止上訪。黃石礦務局改制時職工安置資金不足,部分工傷(職業病)人員待遇未落實到位,經常上訪。從年該企業改制起,我局堅持在一線做工作,經多方協調,市政府決定分10年籌措資金3000余萬元,專款用于解決該企業工傷(職業病)人員待遇問題,促使這一重大維穩問題得于妥善解決。
在企業改制職工安置維穩方面,我們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離黨委政府的要求、職工群眾的愿望尚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們將一如既往做好企業改制職工安置維穩工作,逐步解決深層次遺留問題,維護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