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主生活會表態發言材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按照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統一安排部署,鎮黨委通過認真學習中央、省市關于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文件和會議精神,學習的系列重要講話,學習《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資料匯編》和《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等指定讀本,進一步增強了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大意義的認識,充分認識到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基于以上認識,我鎮黨委在認真開展好第一環節各項工作的基礎上,下面,就如何開展好下步工作談以下幾點認識。
一.第一環節工作回顧
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鎮黨委深刻領會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緊緊圍繞“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這個總要求,堅持問題導向,解決突出問題,以轉變黨員干部工作作風做為這次活動的重點內容,通過實施“十百千”工程、推行“民事村辦”等舉措,實現了服務群眾“零”公里的目的,達到了扎實為民服務的效果。
1.堅持問題導向,廣泛征求民意。
堅持問題導向,解決突出問題,是這次教育活動的鮮明特點。我鎮黨委在活動之初就把找準問題作為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切入點,通過發征求意見卡、“三訪”、“四問”及召開村民(居民)座談會等多種方式,廣泛征求意見,共征集到各類意見、建議1500余條,通過對意見進行歸納梳理和鎮黨委會的反復研討分析,最終篩選出了全鎮在教育實踐活動第一環節存在的三方面突出問題。一是鎮領導干部下村入戶少,干部和群眾有距離感;二是群眾到鎮政府各站辦所辦事,門難進、臉難看、人難找;三是領導干部對特困群眾缺少關愛、關心和關懷。針對梳理出的三方面問題,鎮黨委一班人深刻剖析了問題形成原因,一致認為,這三個方面問題,關乎群眾切實利益,關乎黨在群眾中的形象,關乎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明確提出要把解決好第一環節這三個方面問題作為全鎮教育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圍繞為民服務主線,推進活動有序開展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針對第一環節三個方面的問題,我鎮黨委相繼開展了以轉變干部工作作風為主要內容的實踐活動。一是針對鎮領導干部下村入戶少、干部和群眾之間有距離感問題,實施了“十百千”工程。即鎮黨委成員和站辦所負責人每人聯系10戶貧困戶、每個黨委成員和每個站辦所負責人要做到“三個一”,即每年下村不少于100天,每人每年入戶不少于1000戶,每個人有專用的1個下鄉記錄本。通過包保走訪,共梳理出三大類幫扶戶。一類是有勞動能力、無資金來源和明確發展定位的,共計176戶。第二類是有部分勞動能力,需就近介紹工作和定期補血的,共計23戶。第三類是基本喪失或無任何勞動能力的,需長期輸血的,共計41戶。根據梳理出的三大類幫扶戶的基本情況,我們采取了相應的幫扶包保措施,為貧困家庭解決生產、生活方面的實際困難,同時,鎮政府多方籌措資金4.5萬元購買了優質米、面、油,由包村、社干部親自送到所包保困難家庭中,讓所有貧困戶感受到了春天的第一股暖流。通過實施“十百千”工程,進一步拉近了與群眾間的距離,有一句話說得好,“面對面才能心聯心”。只有走進群眾才會拉近干群之間的距離,只有面對面的坦誠溝通才會有心與心的相互交融。要增進干群間的理解和信任,最有效的辦法還是經常性的聯系與溝通,距離近了,感情真了,任何事就會迎刃而解。二是針對群眾提出的“群眾辦事門難進、臉難看、人難找”的問題,鎮黨委推出了“民事村辦”制度。精心篩選出和群眾日常事務密切相關的民政辦等12個站辦所實行諸村輪回辦事制度,即定時定點到各村輪回辦公,方便群眾辦事,免去群眾到鎮政府辦事的勞頓奔波。在各村設置固定辦公室,懸掛“民事村辦”公示板,公示“民事村辦”制度,公布辦公人員照片及聯系電話,站辦所工作人員實行集體辦公、掛牌服務。開展“民事村辦”工作以來,共計辦理各類事項239件。通過“民事村辦”舉措,進一步贏得了群眾的支持。我們就是要通過服務到基層,服務到農戶,為群眾排憂解難,就是要通過到基層解決一些小事、瑣事,解決群眾心中的煩事、難事、大事,最終贏得群眾的信賴,贏得他們的支持。三是針對領導干部對特困群眾缺少關愛、關心和關懷的問題,實施了領導干部“三聯系”制度和“貧困戶”定人幫扶的舉措。根據已劃分的包保范圍,包村干部利用三天時間深入所包保貧困戶家中,詳細了解生產生活情況,掌握了全鎮第一批240戶貧困戶的家庭情況。特別是對于紅旗社區李鳳茹、青年社區劉峰和93歲的抗日老兵王兆福等特殊困難家庭,鎮領導班子成員則以特殊方式給予支助。通過幫扶貧困戶的舉措,進一步溫暖了群眾的心窩。只要我們真心實意幫助貧困戶,為他們排憂解難,關心、關注、關愛他們的生產、生活和生存,為他們筑起一道生活保障網,時刻讓黨的陽光溫暖貧困群眾的心窩窩,也就會暖了周圍廣大群眾的心窩窩。
二.第二環節工作開展情況
第二環節教育實踐活動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制定了《鎮教育實踐活動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環節實施方案》。二是制定了《鎮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前談心談話方案》和《鎮黨委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方案》。三是開展了兩輪談心談話,做到四必談:①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與其他班子成員分別談心;②班子成員之間相互談心;③班子成員與分管基層單位(科室)主要負責同志開展談心;④班子成員與市督導組談心。四是按要求認真撰寫對照檢查材料,鎮領導班子對照檢查材料和領導班子成員對照檢查材料。五是認真查擺存在的問題。通過發征求意見卡、“三訪”、“四問”及召開村民(居民)座談會等,廣泛征求民意,同時通過采取群眾提、主動認,照鏡子、自己找,上級點、自我對,交心談、互相幫,集體議、共同查等方式,共查擺出領導班子存在的六個方面共16個問題。
三.下步工作打算
總結第一環節工作,我們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收獲有三條:一是提高了廣大干部為民服務的素質,鍛煉了干部隊伍。二是轉變了廣大干部的工作作風。三是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部關系。通過全鎮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使我們深刻體會到:只要我們廣大黨員干部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不僅可有效轉變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密切黨群關系,而且還能更進一步加深黨與群眾的血肉聯系。隨著全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以前一些不敢下基層、怕和群眾接觸的人少了,一些在工作上拖拉、等靠、生冷的同志變了,隨之而來的是人人到一線、人人賽工作、人人比責任的人多了,全鎮黨員干部隊伍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巨變,想事、做事、干事的濃厚氛圍在全鎮廣大黨員干部中得到明顯加強。
在第二環節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環節,我們在第一環節集中學習、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機關干部的理念學習,進一步擴大了征求意見范圍,在把問題找準的前提下,以整風精神開好民主生活會,使民主生活會成為我們干好各項工作的助推器,下一步,我們要以“釘釘子”精神有效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總結第一環節“十百千”工程和“民事村辦”制度的成功經驗,進一步轉變機關干部的工作作風,把為民服務工作扎扎實實地開展好,把第二環節、第三環節的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好,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