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務局亮點工程情況匯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水務局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突出行業特色,創新機制、克難攻堅,全力推進民生重點、亮點水利工程建設,取得了扎實成效,得到了基層廣大群眾的稱贊和省市部門領導的肯定。
一、創新機制、破解難題,突出亮點、集中連片,全面打造水保建設大示范區
今年以來,我局增措施、重質量、強管理,以“政策引導、典型示范、改革起動、效益推動”的建設管理新機制為抓手,全力推進我市太行山國家水土保持工程建設。一是投資556萬元,完成年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3km2。共計營造經濟林172hm2,水保林52hm2,封育963hm2,梯田115hm2,建蓄水池15座,谷坊3座,揚水站2座,護村護地壩1270m,田間作業路1.45萬m,完成工程量35萬m3。二是完成太行山國家水土保持追加工程,總投資1651.84萬元。營造經濟林537hm2,水保林1497hm2,封育治理3067hm2,建蓄水池(水窖)40座,谷坊44道,護地堤2500m,揚水站(點)9處,作業路1.69萬m,渠道整修4300m,封育樁1.55萬m,完成工程量70萬m3,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1.02km2。通過項目實施,項目區內年蓄水保水能力新增30萬m3,攔截泥沙8萬t。泥沙流失減少80%以上,林草面積達到宜林宜草面積的95%以上,極大地改善流域地表徑流狀況,在10年一遇降雨標準情況下,保證水不下山,減輕了洪水及泥沙對當地及下游的危害。實現了“小雨不下山,大雨緩出川”。同時,林草面積的增加,也減少空氣污染,凈化了流域環境。
近年來,通過連續不斷治理,我市已初步形成“以小流域為單元,科學規劃,集中連片,規模建設,流域連流域的水土保持大示范區”治理模式。5月7日,我市國家太行山水保二期工程(2008-2014總投資7100萬元)通過了省級驗收。同時,在省市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再一次被列入國家水土保持工程建設項目縣(市),爭取到國家太行山項目三期工程落戶,總投資6800多萬元。因業績顯著,市水務局、省水利廳已向水利部推薦我市為“全國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縣”稱號。
二、因地制宜、多措并舉,加大投入、注重實效,確保農村飲水工程惠及民生
農村飲水安全保障工作涉及千家萬戶,歷來是水務工作重點。2014年,我局以“集中連片供水為主,單村供水為輔”,先后完成2012年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2014年基層幫扶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任務。解決了33個村3.55萬農村群眾和0.65萬農村學校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總投資達1965萬元。一是2012年度第二批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總投資1020萬元。新建白錯供水站一處,實施五里碑、石崗供水站擴戶2處,實施西溝村、王硇村、西南溝村等13個村的單村飲水工程,共解決19個村2.05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二是2014年基層幫扶村飲水安全保障工程,總投資945萬元。興建供水站管網擴戶3處,單村工程11處,學校工程20處,解決了冊井東南街、杜一村等14個村1.5萬農村群眾和0.65萬學校人口的飲水安全保障問題。
在工程建設中,我們一是加強領導,分級負責,通力合作。二是因地制宜,科學謀劃。實行“聯村管網延伸與單村供水相結合,近期供水與長期供水相結合”的建設模式,合理控制投資規模,充分利用有限水資源,確保飲水工程能夠發揮最大的效益,確保供水的穩定性、長效性。三是嚴格執行“四制”,強化管理,保證工程質量,發揮了良好的工程效益。這些做法得到了省市部門領導的肯定。近期,縣、邯鄲涉縣等水利部門在省水利廳的安排下,先后到我市就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工作進行考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