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旅游產業發展情況匯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受縣政府委托,由我代表縣政府向縣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主任會議作我縣旅游產業發展情況的報告,請予審議。
一、旅游產業發展情況
近年來,我縣以建設“以長白山文化為底蘊的生態經濟強縣”為發展目標,把發展旅游業放在突出位置,將其作為全縣的支柱產業來培育,在“堅持主景打牌、多點開花,山上引人、山下留人”的思路指導下,突出長白山的核心吸引作用,大力做好山下文章,開發特色景區(點),搞好產業配套,提高服務功能,延長旅游時限;堅持以打造長白山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為主攻方向,加大重點項目開發建設力度,高起點規劃建設景區(點),盡快形成旅游發展新格局。
到2011年底,全縣年接待國內外游客達到156萬人次(含長白山池北區游客141萬人次),每年接待游客數量以22%速度遞增,實現年旅游收入15.91億元。旅游各項指標均列全省縣級前列。今年上半年全縣實現接待國內外游客56.6萬人次,其中國內游客53.3萬人次,海外游客3.3萬人次,旅游人數同比增長15.1%。實現旅游收入5.79億元。
(一)旅游重點項目建設初具規模
一是旅游基礎配套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為了改善通往景區(點)主干道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我們采取爭取上級資金扶持和吸引民間資本投入等方式,共籌措資金6000多萬元,先后在明月鎮通往長白山主干道沿線上修建旅游服務站(含購物店)3個,星級廁所5個,主要景區(點)新建和改造旅游水沖式廁所10個,完成了一部分景區通往主干道的公路路面硬化工作,還利用恢復植被等政策性項目,將明長旅游公路沿線進行了綠化、美化,新建和改造了公路沿線120多塊旅游標識牌。2010年,我縣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后,部分旅游基礎設施遭到破壞,給旅游經濟收入造成影響。目前,明長旅游公路已恢復通車,為旅游產業恢復帶來了生機,游客開始逐漸增多,出現了良好的態勢。
二是高起點規劃夯實項目建設基礎。在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過程中,我們始終把規劃作為龍頭來抓,突出其先導作用,注重借助專業機構,以先進的理念進行規劃、策劃,提升旅游業發展水平。近年來,我縣自籌資金500余萬元,加上企業出資1770萬元,合計規劃資金2270萬元,邀請北京達沃斯、北京奇創、北京華夏旅游、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浙江遠見、中國行知網、東北師大、東北亞旅游研究中心、大學、城鄉規劃設計院和加拿大科力公司、法國滑雪專業設計公司(PlexusArtitectes)等機構的專家來進行規劃編制和項目策劃,先后取得了《旅游總體發展規劃》、《雪山湖旅游區總體規劃》、《紅旗村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平旅游度假區規劃》、《長白山歷史文化園旅游控制性詳細規劃》、《長白山文化養生谷規劃設計》、《雪山湖紅松莊園控制性詳細規劃》、《雪山湖雪山漁鄉控制性詳細規劃》、《長白山快樂公社國際度假旅游目的地總體規劃》、《五虎山旅游度假區總體規劃》、《迎月山滑雪小鎮旅游規劃》、《奶頭山滑雪樂園旅游規劃》及《長白山旅游經濟區發展規劃》等一批成果,其策劃理念、市場價值都為旅游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三是大型項目建設構筑旅游產業大框架。在招商引資上項目方面,精心謀劃建設不同類型的休閑度假類旅游項目,承接和補充長白山主景區相對缺失的休閑度假功能。通過大型綜合型項目的引進和建設,進一步豐富了產品內容,從整體上拉大了我縣旅游產業的框架體系。近年來,我縣各類旅游項目總投資規模達到132億元,已開工新項目規模27億元,完成投資8.5億元;推進項目規模58.8億元;儲備招商項目規模46.2億元。其中,在建項目上,圍繞挖掘和弘揚長白山文化,引進了總投資2.96億元的長白山歷史文化園項目,現已完成投資2.7億元,其中,白衣觀音已開光法慧,對外開放,其他項目因資金短缺停滯兩年,今年新引進了山西國基建設集團分公司正在加緊建設;圍繞發展休閑度假旅游,引進了總投資13億元的長白山國際生態旅游度假村項目,去年7月中旬建筑面積40000平方米的寶石國際酒店已投入試運行;圍繞長白山水上觀光娛樂,引進了總投資10億元的雪山湖旅游度假區項目,其中投資近3億元的紅松莊園景區,現已完成投資并開業運營。另外,引進資金2700萬元完成了白山賓館四星級改造,并于今年6月份對外試營業;投資4000萬元完成了九龍坪大酒店的土建工程,內部裝修正在設計中;紅旗村災后重建已完成投資400多萬元,擴建項目正在推進中,擬定8月底完成部分項目對外試營業。推進項目上,迎月山滑雪小鎮(20億元)、長白山快樂公社(18.8億元)、長白山卡森滑雪樂園項目(20億元),均已簽署協議,正在有序推進。儲備招商項目上,五虎山旅游度假區(20億元)、藥泉谷度假村(1.2億元)、明月湖綜合開發(20億元)、長白山文化養生谷(3億元)、長白山圣誕老人村(1億元)、關東雪村(1億元),正在進行招商過程中。
針對我縣各類旅游項目總投資規模超百億,且多數項目位于明長公路沿線兩側的現狀,我們編制了《長白山旅游經濟區發展規劃》,準備將各旅游項目進行整合,向上申報旅游經濟區,爭取更多的優惠政策,更好的促進旅游產業的發展。
(二)旅游服務接待規模和檔次整體邁上新臺階
近年來,我縣在產業體系建設方面,堅持從完善服務體系、強化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質量入手,抓好旅游接待能力建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旅游服務體系。在提升景點質量檔次方面,著重加強景區內容的豐富和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服務質量的提升。我縣目前現已有AAAA級景區1個(峽谷浮石林),AAA級景區4個(“中國朝鮮族第一村”紅旗朝鮮族民俗村、長白山文化博覽城、和平滑雪場、福滿生態溝),國家農業旅游示范點1個(福滿生態溝),國家工業旅游示范點1個(海溝黃金城),國家地質公園1個(峽谷浮石林),省級水利風景區1個(雪山湖)、森林公園1個(明月湖)、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明月湖);在餐飲娛樂購物方面,我縣共有旅游定點服務站、娛樂場所、購物店等22家,并形成了縣城“美食街”、“燒烤一條街”、東風漁村、崇山漁村、石門民俗村、萬寶紅旗朝鮮族風味食品等特色系列飲食;在特色旅游紀念品方面,開發了綠洲國際“綠滋美”品牌土特產品、長白山浮石畫、木雕、松花硯、金石工藝品等系列旅游紀念品,目前在各旅游景點銷售的本地特色旅游紀念品有10余個系列50多個品種;在發展機構方面,縣內共有旅行社3家,服務人員40人,其中導游28人,旅游車隊3家,參與旅游營運的出租車100多輛,旅游大中型客車30余輛,直接從業人員1500余人,間接從業人員12000人。
(三)全方位搞好宣傳營銷塑造旅游新形象
我縣積極開展旅游宣傳促銷和市場開拓工作,組織旅游單位多層次、多渠道地參與促銷活動,形成了整體促銷攻勢。一是積極參加國內外旅游促銷活動。近幾年,我縣先后組團參加了北京、上海、天津、大連、青島等地舉行旅游貿易投資洽談會、旅游交易會、中國北方旅游交易會、東北亞旅游貿易投資博覽會等展會,通過“走出去”進行宣傳,起到了招商、推介與學習經驗共贏的效果。二是舉辦各種旅游節慶活動。成功舉辦了4屆“中國朝鮮族第一村”民俗旅游節、長白山海溝黃金文化旅游節、福滿采挖山參文化旅游節、首屆斗牛節、2011年長白山野參谷旅游日和今年舉辦的中國·長白山龍順雪山飛湖文化旅游節等活動,吸引了眾多企業家和游客參加,極大地提高了的知名度。三是通過媒體進行宣傳。通過《經濟日報》、《民族畫報》、《日報》、《晨報》、《圖們江報》、《自駕車營地》、《東方之旅》、《自游天下》等報刊雜志和中央電視臺教育頻道、湖南衛視娛樂頻道、電視臺等多家國內媒體宣傳推介我縣的旅游項目建設及旅游產品,從多角度全面展示了縣多彩豐富的旅游內容。同時,我縣還開辟了網絡宣傳渠道,與北京行知網建立了合作關系,設立了旅游網站,為廣大游客提供了優質、快捷的旅游信息服務,已成為宣傳旅游業的重要窗口。四是通過旅游商品進行宣傳。先后制作了以文化博覽城及朝鮮民俗為主體的宣傳畫冊兩種4000冊,旅游宣傳片光碟2版1000張,《旅游指南》5000份,《縣旅游交通圖》1萬冊,并通過制作“傘、帽、包、牌”等服務用品和宣傳用品進行旅游品牌推介,達到了“一張導游圖、一個宣傳光盤、一臺民族戲、一桌民族風味餐、一場民俗展、一套地域文化叢書”的“六個一”工程目標,充分展現旅游特色、亮點和精神風貌。
(四)提高行業管理水平促進旅游管理規范
近年來,我縣逐步加大對旅游市場的管理和旅游服務質量的監督、檢查力度,有效維護了旅游者和旅游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一是堅持申報審核制度。按照《旅行社管理條例》、《星級飯店等級評定標準》和《旅游景區評定標準》,依法加強對旅游經營者的安全、衛生、質量管理。二是強化受理旅游投訴和執法工作,建立了旅游投訴工作制度。旅游執法大隊通過開展經常性旅游市場檢查,有力的維護了旅游市場秩序。三是實施“人才興旅”工程。近年來,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組織開展對導游人員培訓、舉辦“旅游安全警示教育培訓班”、“旅游救護知識培訓班”、行業中、高級管理人員培訓班和導游員大賽、“優質服務年”、參加州烹飪大賽等活動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旅游從業人員隊伍的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促進旅游管理向規范化發展。
二、旅游產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困難
在旅游產業發展中,我們深深感到,我縣旅游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是我縣計劃成立長白山旅游經濟區,目前正在做前期工作,這一想法,需要協調上級多個部門給予大力支持,在項目手續辦理、扶持資金上給予更多傾斜。二是重點旅游項目征用林地和土地問題,需要協調上級領導在我縣辦理相關手續時,盡快予以批復,以促進項目早日開工建設、早日建成運營。三是因我縣財政比較困難,暫時還未能按照上級要求設立旅游發展專項資金,有待以后進一步落實。
三、今后進一步發展旅游產業的意見
旅游項目建設上,根據目前我縣旅游發展現狀,旅游業發展尚未形成產業化規模。為此,我縣將繼續以招商引資上項目為工作重點,通過項目建設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游客接待能力和水平。針對現有檔次低、規模小的景區(點)加大力度擴大規模、上檔次,實現標準化、品牌化、規范化經營;針對正在建設的景區(點)項目,加大力度跟蹤服務,排解難題,使這些項目盡快建成投入運營;針對我縣旅游資源,進一步深入挖掘,包裝項目,推進大型綜合型休閑度假類旅游項目建設,豐富我縣旅游產品內容,旅游項目多樣化,形成吸引力,打造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加快項目建設,使資源優勢盡快轉化為經濟優勢。通過上述做法,把我縣的旅游產業做大做強,真正成為拉動我縣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旅游市場建設上,雖然我縣旅游業發展初見成效,但在旅游宣傳推介上還沒有力度,使旅游的知名度不高,還未能吸引大量的游客來消費旅游。因此,我們一是加強旅游網絡建設,通過網絡等先進現代媒體,全方位對外宣傳推介旅游。二是通過制作旅游指南(地圖)和制作旅游宣傳片以及畫冊,針對不同需求的客源市場進行專項宣傳。三是繼續做好“中國朝鮮族第一村”萬寶紅旗村民俗文化旅游節等具有特色的旅游節慶活動,對特色旅游內容進行重點宣傳。通過整體包裝、專業宣傳推介旅游,塑造旅游品牌形象,提升旅游的品牌影響力。做好“旅游搭臺,經貿唱戲”的文章,發揮旅游對投資、消費等相關行業的帶動作用。通過發展自駕車旅游、體育運動旅游、療養旅游、文化旅游等多種方式,豐富旅游內容,增強吸引力,逐步把發展成為國際、國內具有吸引力的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旅游行業監管,我縣旅游行業市場經營還處于初級階段,還存在著不規范經營現象。為此,我縣將加強旅游行業監管,通過依法行政,重點打擊低價競爭、聯合壟斷等不正當經營行為,從而凈化旅游市場,規范旅游市場運行。通過建立旅游行業自律與依法行政相結合的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使縣旅游行業、企業發展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旅游行業、企業有序競爭、規范經營、科學發展。營造一個游客“游得順心、玩得開心、住得放心”的旅游環境。
旅游人才隊伍建設,隨著我縣旅游業不斷發展壯大,必將需要懂項目、懂經濟、懂管理等各種旅游專業人才。因此,將通過外地引進、本地培養、異地交流、公開招聘等多種方式,吸納、培養旅游人才,并建立人才儲備、梯隊建設等機制,使旅游人才智力資源得到加強,逐步使旅游人才隊伍實現知識化、專業化、年輕化的目標,為旅游科學、可持續發展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