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社會策劃建造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受政府委托,向區人大常委會做《關于區2012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請予審議。
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12年上半年全區各級各部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全省“一年一大步,三年大變樣”工作要求和“一區三園兩河一山”發展戰略。以“保增長、調結構、強基礎、惠民生”為工作主線,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及城中村改造,加快園區建設步伐,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和諧不斷加強,全區經濟保持了較為平穩的運行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有所回升,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回升力仍然較弱。
上半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億元,同比增長5.8%,完成年度計劃的44.4%,其中一產增加值完成0.9億元,同比下降6.7%,完成年度計劃的52.9%;二產增加值完成14.2億元,同比下降11.8%,完成年度計劃的35.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0.3億元,同比下降22.9%;三產增加值完成26.9億元,同比增長17.1%,完成年度計劃的50.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4.5億元,同比增長103.7%,完成年度計劃的41.5%,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4億元,同比增長187.6%。上半年,全區引進市外到位資金55600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79%;財政收入完成45063萬元,同比增長7%,完成年度計劃的56.8%;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2467元,同比增長6.1%,完成年度計劃的48.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81元,同比增長20.5%,完成年度計劃的52.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2億元,同比增長17.4%,完成年度計劃的45.8%。
(一)三次產業發展平穩
市場消費需求較快增長。到6月末,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2億元,同比增長17.4%,完成年度計劃的45.8%,其中批發業實現銷售額4.7億元,同比下降1.6%;零售業實現銷售額14億元,同比增長25%;住宿餐飲業實現銷售額4.1億元,同比增長20.3%,其他實現銷售額0.4億元,同比增長9.6%。
規模以上工業形勢嚴峻。目前我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上半年完成工業總產值39.1億元,同比下降19.5%,實現利稅3.3億元,同比下降28.6%,工業品產銷率103.6%。市直和區屬企業產值同比下降8.1%,開發區企業生產下滑最為明顯,產值同比下降34.8%。
農業產業穩步發展。上半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3億元,同比減少2.7%。其中種植業產值0.9億元,同比增長12%;林業產值0.007億元,同比增長7.3%;畜牧業產值0.3億元,同比減少31.4%;漁業產值0.005億元,同比增長12%。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2518公頃,同比增長3.9%。
(二)運行效益繼續提高
財政收入保持增長。財政收入完成45063萬元,同比增長7%,完成年度計劃的56.8%;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0898萬元,同比增長15.4%。金融運行保持穩定。上半年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41.3億元,同比增長46.1%,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11億元,同比增長35%。各項貸款余額351.8億元,同比增長39.3%。
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平穩。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2467元,同比增長6.1%,完成年度計劃的48.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81元,同比增長20.5%,完成年度計劃的52.3%。
(三)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2012年全區共謀劃實施建設項目123個,總投資584.3億元,年計劃投資68.9億元,其中:“市百項工程”建設項目6個,總投資172.1億元,年計劃投資6.1億元;區級重點建設項目48個,總投資262.5億元,年計劃投資40.1億元;一般項目69個,總投資149.7億元,年計劃投資27.6億元。在全區123個項目中,開工項目72個,開工率58.5%,其中“市級百項工程”及區級重點項目54個,開工項目33個,開工率61.1%。已竣工項目12個。完成投資24.5億元,同比增長108.3%,其中區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7億元。
(四)城市化建設扎實推進
在全省城鎮面貌“一年一大步,三年大變樣”的指導下,市區兩級有關部門相互配合、相互協作,扎實有效地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二仙居旱河綜合整治工程項目,今年主體建設工程組織單元驗收,中心控制室開工建設。承朝高速公路項目,21、22、23、25、26、27個標段開工建設,工程開工里程65%;20標段還有1戶未拆遷,24標段涉及改線,尚未選定拆遷區域。承秦高速路項目完成土地補償方案,報市政府待批,批復后進行征地,同時進行工程招投標。京沈客運專線,目前鐵道部完成預可研報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101獅子園至雙峰寺道路改擴建項目,完成土地和地上附著物摸底調查核實工作,正在發放補償款;武烈河大橋在建設,完成下部工程45%、上部工程15%;完成雙峰寺隧道出口的土方開挖工程;獅子園至獅子溝橋路段完成路基清理及部分路基工程。元寶山至雹神廟路段項目,完成牛圈子溝鎮的下河套、平房、碾子溝村的土地測量與登統。紅石巒溝口至雙山洞路段項目,完成土地和地上附著物的登統。閆營子至娘娘廟路段項目、東南山大橋至偏嶺大橋路段項目和紅石巒溝口至煤氣儲氣罐路段項目,正在進行規劃等前期各項準備工作。
截止目前,23個城中村累計拆遷3298戶,拆遷面積達到136.37萬平方米,騰出土地3275.8畝,完成土地收儲3212.29畝。今年城中村改造一期工程建設項目涉及9個村11個地塊(包括已脫管的雹神廟村),改造占地面積2012.2畝,規劃建筑面積307.4萬平方米,總投資65.53億元。其中:回遷安置占地775.17畝,需建回遷安置房建筑面積76.7萬平方米,計劃投資20.15億元,現已完成投資6.5億元。
目前,市規劃局區分局已對9個村11個地塊回遷安置房規劃設計方案和建筑設計方案進行審查;對9個回遷安置地塊(除馮營子村、上二道河子村)出具了規劃設計條件和附圖;對牛圈子溝迎家溝、石洞子溝小北溝公開出讓地塊出具了規劃設計條件和附圖;有5個回遷安置地塊(雹神廟、大石廟、莊頭營、高廟、石洞子溝北溝)簽定了土地協議出讓合同;9個村11個地塊(包括已脫管的雹神廟村)回遷安置房已先后全面開工建設。
(五)立足長遠拓展空間,加快園區建設步伐
濱河新城作為向建國60周年獻禮工程。目前征地范圍內土地及地上附著物摸底評估及公示工作已全部完成,2012年征地紅線范圍已劃定。濱河新城五平方公里起步區內征地數為7576.31畝,其中各村總面積7171.99畝,爭議總面積293.03畝,國有土地面積111.30畝。防洪與水環境工程建設中,兩道橡膠壩工程:第一道橡膠壩已完成防沖樁347根,橡膠壩前鋪蓋、底板混凝土澆筑5521立方米,供水井土方開挖已經完成。第二道橡膠壩已完成防沖樁239根,橡膠壩前鋪蓋、底板混凝土澆筑4600立方米。內陸港物流產業聚集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初步方案已完成專家評審和專業審核,待市規委會和市政府常務會議批準。
北區開發建設工程。目前清城文化旅游園建設項目已累計完成拆遷建筑物3.6萬平方米,完成渣土清運5萬立方米,實現拆出凈地100畝。完成了廣場基礎灰土墊層、混凝土墊層的施工和各種管網的鋪設。步行街拆遷工作已經完成拆遷房屋2.6萬平方米;上二道河子武烈河東A、B段項目,對該地塊進行了土地平整、組卷工作。正在進行招商引資項目洽談工作;上河新村項目,目前已完成了210畝土地及150戶農宅附著物補償款的發放和拆遷工作,可建設拆遷安置住房15萬平方米;北區迎賓路工程。武烈河大橋現已完成下部工程的95%、上部工程85%。雙峰寺(駱駝山)隧道出口正式開工,現已完成隧道出口(方向)土方開挖工程。獅子園至上二道河子路段段正式開工建設,迎賓路進入全線建設階段,現已完成路基表面清理及部分路基工程。
(六)社會和諧不斷加強,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繼續壯大優質學校群體,逐步實施學有優教工程,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不斷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努力實現教育均衡發展。2012年區政府民心工程中雙峰寺中學學生餐廳建設工作和農村衛生新校園工程(大石廟中心小學、雙峰寺中學、十二中三所學校沼氣廁所)已開始施工建設。會龍山小學現正辦理設計平面圖、效果圖;鳳凰御景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方案上報市規劃局待審批;五中、頭道牌樓小學擴建現已完成初步設計方案,效果圖、平面圖及相關材料已上報市規劃局待審批立項。以上項目的建設實施,進一步加快了我區義務教育資源整合的步伐,大大改善了中小學的辦學條件,推動了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提升了基礎教育的整體水平。
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我區“成功舉辦了迎新春文藝會演,與區總工會共同舉辦了第三屆四海啤酒杯職工趣味運動會。繼續深入開展了送文化下鄉、電影下鄉(進社區)活動,為廣大農民義務書寫春聯1000幅,發放宣傳單1000余份,播放愛國影片30余部。文物保護進一步加強,通過全區文物普查與復查工作的開展,我區已發現文化遺跡141處,收集到文物標本2000余件,已累計公布文物保護單位4批20處,其中:國保1處;省保5處;市保4處;區保10處。衛生體育事業健康發展,開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活動和環境衛生整治,加強對甲型H1N1流感疫情監測和手足口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完善。積極推進新農合工作,今年全區農民參合人數已達77174人,參合率達到86.8%。抓好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改擴建項目的運作,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內涵建設。不斷提高社區衛生服務質量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進一步提升,截止目前,全區總人口331818人,出生1297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8.84%,出生率3.93%。
富民優先成效顯著。堅持民生為本,強力推進就業再就業民心工程。截止目前,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328人,完成全年目標的63%;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568人,完成全年目標的95%,其中安排“4050”人員394人,完成全年目標的197%;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0%,開發公益性崗位516個,完成目標任務的516%;審核辦理《就業失業登記證》10071本,新增勞務輸出852人,完成全年目標的85%;開展就業再就業技能培訓1384人。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加強。全區機關事業養老保險新增擴面115人,企業養老保險新增擴面265人,完成全年目標的53%;農村養老保險新增擴面45人,完成全年目標的64.3%;失業保險新增擴面133人,,完成全年目標的66.5%,失業保險金按時發放率達100%;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新增擴面196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49%;生育保險新增擴面163人,完成全年目標的81.5%。
計劃執行中的主要問題
1、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存在,主要指標增速緩慢或回落,GDP同比增長5.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2.9%,全社會固定資產完成年度計劃的41.5%。
2、產業發展水平不高,一產仍為擺脫傳統種養方式;二產工業項目少,上項目難度大,制約因素多;三產仍以傳統服務業為主,現代物流、商務服務、技術服務、信息服務等新型服務業發展較慢。
3、項目進展緩慢,部分“城中村”改造項目的土地調規、規劃手續未及時解決,部分建設項目未能開工;園區建設進展緩慢,基礎設施差,功能不配套,、招商引資難;受金融危機影響,部分企業融資困難,建設資金不到位,有些重點建設項目未能按計劃實施。
下半年我區經濟工作重點和主要措施
1、強力推進項目建設
一要緊緊圍繞“三年大變樣”和“一區三園兩河一山”發展戰略,積極推進“項目突破年”活動,加快續建、新建項目的建設進度,繼續實行重點建設項目責任制,將重點項目的各階段責任落實到責任單位、責任領導和投資主體,同時強化調度,采取月調度、季度分析的方式進行督導。進一步完善項目考核體系,確保責任目標和獎懲措施的落實,完成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任務和項目工作目標。二要著力解決項目建設中的核準、占地、拆遷、資金、技術等項目要素問題,努力保障項目的開工、竣工和達效。重點是力保市、區兩級重點建設項目盡快開工建設。三要圍繞國家產業政策,以市場規律為導向,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深入進行市場調研,謀劃、篩選、確定各類項目,進一步充實區級項目庫,并在此基礎上篩選區、市、省級重點項目,爭取擠進上級盤子。
2、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
做好園區規劃,推進園區建設。北區:精心組織、精細施工,確保普寧寺廣場年底竣工;加快清城文化旅游園拆遷進度。待豐寧金鳳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資金到位后,會同相關部門對該地塊進行拆遷,爭取年底前全部拆遷完畢。內陸港物流產業聚集區:加快項目前期要件的編制工作,扎實推進土地征收工作,努力促成融資到位;濱河新城五平方公里“起步區”建設項目:繼續做好融資工作,力爭貸款及早到位。做好防洪與水環境工程的施工,加快防洪堤的建設速度,并協調相關單位,全力配合,進一步完善總體規劃和路網管網設計。
繼續推進承朝高速公路建設,爭取年內全面開工建設;承秦高速公路目前方案已確定,我區負責區內的征地拆遷工作,區段8.4公里已經全部登統完畢,盡快進行發放補償工作;承赤高速公路該項目設計方案已報省廳待批,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積極進行前期準備工作;加快二仙居旱河治理工程,結合承鋼鐵路專用線改造規劃,積極協調各相關單位,完善后續工程和景觀建設。加快推進醫療垃圾處理場項目,抓緊建設附屬設施、辦公樓、高位水箱、污水處置設施、地面和圍墻等工程建設。
3、進一步提高開放水平
進一步轉變招商理念、創新招商方式,強化與北京、天津和冀東經濟區域合作,全面推進“三市一盟”、“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國內重點區域以及港澳臺、東南亞等國際重點地區合作。強力引進國際國內500強、知名跨國公司、知名民企等戰略合作伙伴,不斷提高我區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和經濟外向度,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緊緊圍繞我區的重點項目和優勢項目有針對性謀劃招商活動,開展點對點招商。充分利用省內外大型經貿洽談會提供的招商平臺宣傳、推介,促進了我區招商引資工作的進行,為我區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重點圍繞北部文化旅游園區、雙峰寺“空港城”、“濱河新城”做好招商引資工作。抓好簽約項目的跟蹤洽談,提高履約率。
4、繼續優化經濟結構
進一步優化農業結構,以農民增收為核心,緊緊圍繞深入推進農村改革,抓住城市菜籃子工程,以項目為依托,從特色農業、農產品質量安全、防疫體系建設等幾方面入手,建設綠色、有機的城市現代農業的工作思路。按照優勢產業向優勢產區集中布局的要求,大力發展“休閑觀光旅游、高效設施種植、規模畜禽養殖”三大產業,建設以大石廟、馮營子、雙峰寺為主建設高標準、高效益的設施農業基地。加大無公害蔬菜的種植技術的推廣力度。豐富鄉村休閑內容,規范、改善鄉村觀光旅游環境條件,提升休閑接待品味。
促進工業產業結構升級,加快工業園區的建設步伐,利用國家對中小型企業的優惠政策,壯大園區內其他工業企業逐步形成規模。實施好瑞風惠騰風電設備公司擴能項目。繼續壯大機械加工、食品醫藥、輕工建材、電子信息四個主導產業,加快釩鈦制品的深度開發,著力抓好耐磨合金遷建項目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項目建設。謀劃一批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高新技術項目,帶動產業結構升級。
大力發展休閑旅游和服務業。完善休閑旅游基礎設施,提高休閑旅游知名度,形成一批特色休閑旅游產品,全面提升休閑旅游產業發展總體水平。著力發展6個旅游重點村,培養50家“鄉村游”星級旅游接待戶,逐步打造旅游型鎮、村、戶。延伸產業鏈條,抓好旅游配套服務和旅游紀念品開發等相關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把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戰略任務,逐步完善服務業配套設施。突出現代物流、信息服務、金融服務、商務服務、養老服務等重點領域,并向農村延伸。逐步發展服務外包、設計、咨詢等新型服務業。制定全區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形成促進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的新體制、新機制。
5、加快發展社會事業
積極推進科技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教育事業發展,進一步優化基礎教育,積極發展職業教育,不斷改善教學辦學條件,全面提高素質教育,提高教學水平。加強對甲型H1N1流感疫情監測和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醫療救治體系、衛生監督體系,提高衛生應急處理能力和疾病防控能力。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繼續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抓好村改居的人員養老保險工作。做好安全生產檢查和監督工作,確保不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識。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打擊各類犯罪。嚴厲打擊“”、“門徒會”等邪教組織,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高度重視信訪工作,進一步加強“三位一體”調解體系建設,努力把各種社會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防止重大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全力維護社會穩定,以實際行動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
2012年下半年工作十分繁重,我們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統一思想,統一行動,齊心協力抓發展,開拓創新促改革,為圓滿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