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產業發展決定政策要點匯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林區產業發展基本情況介紹
(一)基本情況
1、木材生產
木材生產是**林業局主導產業,伴隨著天保工程的實施而逐漸退位,木材采伐量逐年減少,由****年的16.7萬立方米減產到現在8.8萬立方米,減產幅度47.3%。**林業局下設10家林場,現合理定產為8.8萬立方米,從業人員1,185人。實現銷售收入7346萬元,平均售價861.63元。**林業局林相屬復層異令林,樹種以闊葉為主,主要有色木、水曲柳、柞木、樺木等。產生的主要產品有直接使用的原木、特級原木、加工原木、膠合板用原木等優質木材。**林業局是森工總局木材主要生產地之一,建局以來為國家提供1254.2萬立方米的木材,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2、營林生產
**林業局施業區總面積191,417公頃,有林地面積162,604公頃,疏林地面積6,026公頃,灌木林地面積30公頃,未成林造林地面積3,666公頃,苗圃98公頃,無林地677公頃,非林業用地18,316公頃。森林覆被率為85.0%。
自19**年開始人工更新造林,年均實際造林面積3.2萬畝,年均保存面積2.1萬畝。森林撫育3.9萬畝,育苗面積400畝,產苗量約3,000萬株。其中:可供上山成苗600萬株。森林撫育總面積192萬畝次;總產苗量達3.01億株,森林病蟲害防治總面積達到1,686,236畝次?,F有國家級林木良種繁育基地一處,經營總面積2,458畝,母樹經營面積7,479畝。20**年從業人員1,233人,實現產值1,188萬元,更新造林6,023畝,森林撫育1.3萬畝,育苗生產250畝,森林病蟲害防治8.1萬畝?,F有部級標準化苗圃一處,省級二處,換床苗圃六處,其中:國家級無檢疫對象苗圃二處。三站(病防站、氣象站、種子站)基礎建設完善。
3、多種經營
我局多種經營單位29個,有“三資、個體私營”等不同形勢為主體的,形成了種植業、養殖業、林副業、加工業、運輸業、商飲服務業等多種經營產業。從業人員11,801人,固定資產投入4,000萬元,現有耕地面積是106,608畝,主要產品:有大豆、水稻、玉米、藥材、食用菌、養牛、養禽、石材、山副產品等。20**年全局多種經營產值完成26,300萬元,實現利潤3,084萬元,從事多種經營人員年平均收入10,312元,在全局十個林場中,有5個林場產值超2千萬元,有4個林場產值超1千萬元。產值占居了**林業局經濟的半壁江山。
4、林產工業
**林業局林產工業現有人造板廠、木材加工廠、電工層壓木、龍森木業四個廠家,固定資產投資9,626萬元,共有職工873人。主要產品:有膠合板、纖維板、畫板、鋸材、電工層壓木等。龍森木業公司已實行承包經營。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林業工業企業發展滯后。20**年全局實現林產工業總產值5,015(含集體產值)萬元,利潤虧損95.7萬元。完成纖維板6,500噸,膠合板800立米,畫板300立米,木材加工完成2,646立米,電工層壓木完成700噸。
5、旅游產業
**林業局具有極其豐富的旅游資源,幾年來建成了八里灣國家森林公園、龍鳳源旅游區、種子園漂流等景區。累計投資982萬元,從業人員85人,占地面積為4.1萬公頃。到目前為止已接待客人數累計為11.6萬人次,旅游收入累計為556.4萬元,200**年接待游客2.87萬人次,旅游收入187.3萬元,發展前景良好。
(二)取得的成就和經驗
1、取得的成就
**林業局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認真的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加強領導、深化改革、強化措施、“五大”產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1)森林資源保護卓有成效
“十五”期初**林業局有計劃的調減了木材產量,比“九五”期少采24.6萬立方米,少消耗森林資源37.7萬立方米,活立木總蓄積1,160萬立方米,期末增加到1,249萬立方米,五年間凈增長89萬立方米,有林地公頃蓄積也由期初的67.6立方米上升到期末的72.7立方米,用材林、近熟林、成熟林、過熟林蓄積由期初的占總蓄積的14.4%上升到期末
的20.7%。森林覆被率由84.95%提高到85%,提高0.05個百分點。實現了森林資源年生產量大于年消耗量。森林資源穩步增長。
(2)營林事業發展效果顯著
繼續堅持以營林為基礎的林業建設方針,加大森林資源培育和管護力度,有林地面積持續增加,森林覆蓋率不斷提高,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以來,開展了公益林建設,實行了森林分類經營,停止了對禁伐區森林資源的采伐,嚴格實行了“三總量”控制,杜絕了超限額采伐的現象。大力加強了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工作,嚴厲打擊了亂砍濫伐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積極進行了清理被占林地工作,實行退耕還林。到20**年更新造林保存面積1,040,598畝,比2000年958,040畝,增加了82,558畝。
(3)林產工業穩步發展
面對市場疲軟,機制不活、資金短缺、設備老化、工藝落后、人才匱乏、管理不善的困境,我局及時調整了產業發展思路,進行了體制改革,進行一步深化了股份、租賃、委托、承包等多種形式的產權制度改革,盤活了閑置的廠房、設備等優良資產,努力生產適銷對路的林工產品,使林產工業絕處逢生,我局林產工業的廠家基本上扭虧為盈,取得了明顯效果,
(4)多種經營發展迅猛
在鞏固好農業產業同時,依托林區多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接續產業,初步建成了六大基地。
----地栽木耳基地形成規模。20**年全局地栽木耳達到5,777萬袋,產量達到1,938噸,創產值7,590萬元,純收入3,947萬元。
----平貝基地穩步發展。全局平貝基地達到3,933畝,產量達到800噸,產值實現1,239萬元,純收入完成495萬元,
----建成朝陽奶牛養殖公司?,F存欄澳大利亞奶牛229頭,母犢37頭,和尚志蒙牛乳業集團簽訂了供貨合同,發展前景較好。
----建立五味仔基地。到20**年建成五味基地共560畝,三年后預計可生產五味仔60噸,可實現產值321萬元。
---建立野生藥材,山野菜保護生產基地??偯娣e58,335公頃,其中野生藥材335公頃,山野菜58,000公頃。
----建立糧豆種植基地,全局糧豆達到71,317畝,產量18,128噸。
(5)生態旅游初具規模
建成了以八里灣國家森林公園為主,及龍鳳源漂流,種子園生態觀光有等一批旅游項目,到目前為止累計已接待游客11.6萬人次,旅游收入累計為556.4萬元年,森林旅游已經成為我局最具有發展潛力的領域。
2、成功經驗及做法
(1)始終把資源培育、保護和利用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確保森林資源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2)廣泛宣傳,深入發動,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使林區產業建設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3)始終堅持政策引導,利益驅動,吸引和調動林區職工林業建設的積極性,增加產業發展的活力。
(4)依靠各級黨政領導才能,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為林業建設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5)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產業再造和結構調整,實現生態效益和企業經濟的協調發展。
(6)我局不僅存在較多的歷史遺留問題,而且還面臨體制轉換和快速發展的雙重任務,因而,在部署工作時,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圍繞發展這個題,把維護林區職工穩定擺在重要的位置,千方百計做好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的工作,化解矛盾,平息事端,保證林區產業順利發展。
(三)存在問題
1、可采森林資源枯竭問題。目前我局有30%以上的林場已無林可采,可采資源蓄積已不足64萬立米,可采資源枯竭、木材采伐斷檔已成定局。現木材生產產量8.8萬立米,其中人工林2萬立米,由于天然林可采資源枯竭,劃定的商品林區內已沒有過熟和成熟天然林,現在采伐的幾乎都是采自中齡林、幼齡林,嚴重的削弱了森林資源的可持續能力。一方面我局森林資源不足,別一方面,森林資源利用率低,兩方面方因素制約了我局基礎產業的發展,從而進一步制約以資源為主導產業的發展,基礎產業成為我局發展的瓶頸。
2、企業的規模小、科技含量低、產品缺乏竟爭力。目前的林產工業廠家傳統的初級產品較多,只是簡單的粗加工形成了林產工業產品,科技含量較低,而切林產工產廠家規模較小,精深加工產品少,沒形成集團優勢和規模效益。多種經營雖然有所發展,但缺少拳頭產品,缺少龍頭企業,缺乏產業化、規?;.斀裎覀兠鎸χ鴩鴥葒鈨纱笫袌?,缺乏市場競爭能力,導致林產工業產業素質低下。
3、非林非木及替代產業發展滯后。由于木材生產、營林生產等傳統產業經營觀念的影響,非林非木及替代產業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林區的多種資源得不到很好的開發利用,在產業調整中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以至造成以旅游、林區綜合服務等產業發展體系嚴重滯后。
4、科技進步水平低,企業創新能力弱。從業人員的素質偏低,我局從事林業各尖專門人才僅占職工總數的12.3%,遠低于其他行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弱、對新技術、新設備和利用程度差,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產業科技投入小,尚未形成長期有效的科技投入機制。
5、管理體制落后,產業發展的機制不健全。林業產業管理體制和企業經營機制,不適合市場經濟的新形勢,現在的企業,政企不分,企業經營自主權不足,尚未建立起具有完全意義的現代企業制度,對企業投入小,企業包袱沉重,技術改造和自我發展的能力不夠。財政、信貸傾斜力度普遍不夠,發展資金嚴重不足已成為產業發展中非常突出的問題。
二、產業發展的意義及有利條件。
(一)產業發展的意義
1、加快林區產業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推動林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是為林區長遠發展奠基,為子孫后代造福的明智之舉。林區產業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們的產業的產品科技含量還比較低,經濟效益仍然賴于原木資源,資源利用率還不高,加快林區產業發展,對科學建設現代化林業體系具有更大的意義。
2、加快林區產業發展,是增強林區經濟,實現林區全面振興的心然選擇。我局木材產量大幅度下調,計劃到20**年將調減到8萬立米,如果調減到位,我局木材生產這一產業的地位就會動搖,主財源將會大大減少,如果我們不加快林區的產業發展,不盡快把各類加工產業壯大起來,把各種基地建設起來,我局的經濟實力只能是嚴重萎縮,路子越走越窄。面對產量調減和森林資源減少的不利因素,必須是未雨綢繆,抓緊利用現有的資源和財力優勢,盡快把替代產業發展起來,努力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使森林資源得到有效培育和充分的利用,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續發展。
3、加快林區產業發展,是構建和詣林區,實現富民強企的必然途徑。建設新林區,構建和詣社會,實現富民強企,產業發展是前提,是基礎。沒有雄厚的物質基礎,小康社會的目標就難以實現,和詣社會就難以構建。只有林區產業的快速發展,才能有條件、有能力搞好林區各項社會事業的建設,才能不斷提高林區職工的生活水平。目前,職工收入還比較低,解決這一問題的必然途徑,就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促進產業快速發展,把林地和土地資源的潛力挖掘出來,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以林木、林副產品基地建設和精深加工以及森林旅游的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的壯大,不斷擴大職工就業,提高職工收入,以產業發展促進富民強企。
(二)有利條件
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中國的發展必須“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最近省委十屆二次全會以加快我省新型工業化進程為主題,出臺了《關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的決定》。全國林業產業大會對建設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進行了全面部署,國家7部委聯合出臺制定了《林業產業政策要點》。黨中央、國務院曾經出臺了《關于林業發展決定》和《振興**老工業基地規劃》的戰略部署。這些政策的出臺,為林區的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我們要以科學的發展觀為統領,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盡快取得林區產業發展的新成效。
隨著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對林產品的社會需求日益增長,刺激產品與服務的價格上升,從而為生產者提供更大的利潤空間,促進林業產業必須快速健康的發展,為市場提供更多的、優質的林產品和綜合服務,滿足社會對林業產業的要求,給產業發展帶來了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