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民事行政檢察監督方式范文

民事行政檢察監督方式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事行政檢察監督方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民事行政檢察監督方式

一、抗訴

(一)現行抗訴制度的優勢

抗訴,是現行《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規定的唯一的檢察監督方式。這種檢察監督方式在50年代的檢察實踐中就有適用,不過在那個時候將抗訴稱作抗議。1在90年代制訂《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時候,參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將抗議統一稱作抗訴。

抗訴制度原始于《蘇俄民事訴訟法典》。在該法典中,對蘇俄檢察機關在民事訴訟中的上訴程序中的抗訴權和審判監督程序中的抗訴權,都作了完整的規定。其中第282條第二款規定:“檢察長,不管他是否參加過該案件審理,都可以對不合法或無根據的法院判決提出抗訴。”按照該法典第319條和第320條規定,蘇聯總檢察長、副總檢察長、俄羅斯聯邦檢察長和副檢察長、自治共和國、邊疆區、州、自治州、民族州的檢察長,都有權按照監督審程序提出抗訴。建國初期,中國司法制度借鑒了這些抗訴制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年制訂《民事訴訟法(試行)》,確立了檢察機關對民事審判活動的監督權;*年制訂《行政訴訟法》,正式規定了行政訴訟中的抗訴制度;*年修訂《民事訴訟法》,規定了民事訴訟中的抗訴制度,構成了我國民事、行政訴訟審判監督程序中的抗訴制度體系。

在《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規定了審判監督程序的抗訴制度以后,檢察機關正式辦理民事行政抗訴案件,自*年辦理第一件行政抗訴案件之后,每年辦理的民事行政抗訴案件逐步增多。至*年底,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民事行政抗訴案件34821件。人民法院再審審結的民事行政抗訴案件為12482件,其中改判、撤銷原判發回重審和調解等改變原判決的為10246件,占總數的82.09%,發揮了審判監督的作用。

現行審判監督程序的抗訴,從總體上說,是具有一定的優勢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抗訴的必然后果是引起再審,法院對此沒有選擇的余地,不能依據自己的意愿決定是否再審。這就是抗訴的再審強行性原則。

(二)現行抗訴制度的局限性

但是,現行《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中規定的抗訴程序是有嚴重局限性的。這些局限性表現在:

一是沒有規定上訴程序的抗訴程序。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與刑事訴訟是完全不同的,在刑事訴訟中,檢察機關是訴訟參與人,是自始至終參加訴訟的國家司法機關。在這樣的訴訟中,檢察機關對于行使審判活動的監督,并不是僅僅有一種審判監督程序的抗訴權,還有上訴程序中的抗訴權,以及其他的監督權。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檢察機關是在訴訟程序之外進行監督,在發現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才能夠提出抗訴,使自己進入訴訟程序,參與到訴訟中來,實施法律監督。在龐大、復雜的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之中,僅僅依靠這樣簡單的、單一的監督方式,是絕對不夠的。必須增加上訴程序的抗訴,以減少矛盾上交的程度,將糾紛解決在基層,同時,也能夠保證檢察監督的效果。

二是缺少抗訴程序的具體規范。就是現行訴訟法規定的審判監督程序的抗訴程序,也是不具體的,尤其是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規范。在《民事訴訟法》中,對抗訴程序的規定算為最詳細的了,但是也僅僅只有分則的4個條文,只規定了抗訴條件、抗訴效果、抗訴書和抗訴再審。對于具體的抗訴應當怎樣操作,法院怎樣審理,法、檢怎樣配合,都是毫無規定,在實踐中無法操作。例如,檢察機關是否有權調閱人民法院的審判卷宗,就沒有類似《蘇俄民事訴訟法典》第322條關于“檢察長在其職權范圍內有權從相應的法院調閱民事案卷,以便解決是否有理由以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問題”的規定,致使對這樣的問題在實踐中一直得不到解決,成為“老大難”問題,爭論了十年,至今還是沒有結果。

三是規定終審法院的上級檢察院才有權抗訴,就將大量的民事糾紛和行政爭議集中在省級和中央的司法機關,這不符合“將矛盾消滅在基層”的原則。

正是由于這些原因,司法機關在具體執行抗訴的程序上,不能不存在不同的看法,激烈的爭執和紛爭由此而生。至于其他的一些不同看法,更是比比皆是。這些問題不解決,民事行政檢察監督就無法正常進行。

(三)抗訴制度的改革

無論是在審判監督程序改革作單軌制監督模式,還是作雙軌制的監督模式,抗訴制度都應當進行改革。可以選擇的方法:其一,繼續堅持審判監督程序的抗訴,但是將抗訴的權力下放到做出發生法律效力判決、裁定的法院的同級檢察院,由同級檢察院提出抗訴。其二,在現有審判監督程序的抗訴制度的基礎上,增加上訴程序的抗訴,使檢察機關在一審判決作出以后,檢察機關就有權進行抗訴,發生提起上訴審的法律效力。

我們的意見是選擇第二種方法:

首先,現行的審判監督程序的抗訴,應當進一步堅持和完善。這就是,對于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有權抗訴。在具體的抗訴程序上,應當進一步完善,在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認識不統一的問題上,制定統一的規范,防止任意解釋。例如,在調卷、審級、審限、再審程序、檢察機關在再審法庭上的職責等,都應當規定清楚。

第二,增加上訴程序的抗訴權。

現實生活中對司法權的不正當行使,造成錯案,是法律賦予檢察機關抗訴權的基礎。現行法律將檢察機關的抗訴對象限定在生效裁判的范圍之內,大大地影響了司法公正的實現。法律沒有將未生效裁判列入抗訴的范圍,大致基于以下理由:法律已經將上訴權賦予訴訟當事人;未生效裁判尚未取得執行力,對其抗訴沒有實際意義。但是,這種理由并不具有說服力:

一是,盡管現行法律已經將上訴的權利賦予訴訟當事人,但是,在法院的裁判涉及的公共利益與當事人的自身利益沒有直接的關系時,當事人往往不提出上訴。即使存在富有正義感的人,由于當事人資格的限制,他也難以依據現行法律找到可行的途徑。

二是,法律已經賦予檢察機關對生效民事、行政裁判的抗訴權,不能成為否定將未生效裁判列入抗訴對象的理由。雖然,民事、行政裁判的執行不會造成錯殺無辜、冤獄等人身損害后果,但是,錯誤的民事、行政裁判和錯誤的刑事判決一樣,一旦生效并付諸執行,都會造成一定的損害后果。法律應當盡可能防止錯誤裁判付諸執行,據此,賦予檢察機關對未生效裁判的抗訴權,可以避免社會財富的浪費,減少當事人的訟累,穩定社會,因而是十分必要的。對此,俄羅斯聯邦檢察院的做法是值得借鑒的。俄羅斯聯邦新的仲裁訴訟法規定,對仲裁法院裁決,檢察院可以提出上訴。1

第三,如果不能建立上訴程序的抗訴制度,則應

當將審判監督程序的抗訴權交由作出發生法律效力判決、裁定的法院的同級檢察院行使。

這樣,可以減少上級法院和檢察院的工作壓力,有利于將矛盾解決在基層,減少當事人的訟累。按照這樣的設想,當事人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之后,對該判決、裁定有意見,可以向同級人民檢察院申訴,同級人民檢察院經過審查,認為符合《民事訴訟法》或者《行政訴訟法》規定的抗訴條件,即可向做出生效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抗訴,該法院應當進行再審。

二、參與訴訟

(一)檢察機關參與訴訟的必要性

上訴程序中的抗訴權的前提,是檢察機關對于重大的民事、行政案件享有參訴權。在我國現行的《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中,由于沒有規定檢察機關參與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的制度,因此,檢察機關在民事訴訟中和行政訴訟中還不享有上訴程序中的抗訴權。解決民事行政檢察監督方式體系不完備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解決好檢察機關參與民事、行政訴訟的監督方式。

檢察機關參與民事行政訴訟的必要性就在于:

第一,維護國有資產的合法權益,是檢察機關的重要的職責。據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分析,國有資產主要是在投資、轉讓、處分等重大民事活動中流失的,鑒于此,堵塞國有資產流失的渠道是必要的。檢察機關是國家利益的代表,有責任維護國有資產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對此,在法國等國家的民事訴訟法律制度中,都有明確的規定,在涉及到國有利益案件的訴訟過程中,檢察機關是必須以從當事人的身份參加訴訟的,監督法院的判決是否侵害國有利益。按照越南的法律規定,法院在對民事行政案件受理立案后,須立即通知檢察機關,由檢察機關決定是否參加該起案件的訴訟。2借鑒上述國家的經驗,我國法律有必要作出規定:凡關系重大國有資產的投資、轉讓、處分等的案件,應有檢察機關派員參加,有權了解有關國有資產的具體情況;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提起的民事、行政訴訟關系到國家利益和國有資產權益時,人民檢察院應當有權參與訴訟。

第二,參與涉及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行政訴訟的參訴權,也是檢察機關十分重要的職權。在民事、行政訴訟中,訴訟各方的活動可能涉及到公共利益,無論出于技術上的考慮,還是出于確保公共利益不受損害的考慮,都應當設定一個代表公共利益的訴訟主體。對于這樣的案件,檢察機關應當代表國家和公益,參與訴訟,在訴訟中監督審判活動,監督訴訟活動和當事人的行為是否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有權提出參訴意見。對于檢察機關的參訴意見,人民法院應當認真聽取,正確的應當采納。

第三,對于涉及到一方當事人訴訟地位較弱,涉及到當事人的行為能力,涉及到當事人的主體資格等案件,檢察機關參與訴訟,扶助該當事人在訴訟中正當行使訴訟權利,不使該方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受到侵害。在這里,檢察機關雖然扶助的是單個的當事人,但是由于這種當事人的能力有一定的欠缺,國家有責任對他們提供法律上的幫助。這種責任當然要由檢察機關承擔。這種情況,在《法國民法典》中,有詳細的規定。僅以關于推定失蹤問題的規定為例:首先,檢察官有權提出推定失蹤的請求;檢察院特別負責關照推定失蹤人的利益;凡是涉及推定失蹤人利益的請求,均應聽取檢察院的意見;檢察院得以職權要求適用或者變更本編所規定的措施。1在我國澳門新制定的《民事訴訟法典》中,也有這樣的類似規定,檢察機關在類似的訴訟中,可以為失蹤人、無行為能力人或不能做出行為之人做出防御,可以為其。2

(二)檢察機關參與訴訟的程序

檢察機關參與民事、行政訴訟,參照有關國家的規定,可以采取這樣的程序:

1.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案件受理立案時,對于需要檢察機關參加訴訟的案件,應當通知檢察機關參加訴訟。需要檢察機關參加訴訟的案件的當事人,當其已經參加訴訟時,也可以請求檢察機關參與訴訟。

2.檢察機關接到法院的通知或者當事人的請求,審查該案件是否屬于檢察機關應當參加訴訟的案件,以及是否應當參加訴訟。決定參與訴訟的,應當通知法院。

3.對于檢察機關決定參與訴訟的案件,在開庭時,應當通知出庭的檢察官,并在法庭上設置參訴人(或者稱為監訴人)席位。

4.檢察官參與訴訟,在訴訟中負責監督審判活動,對于違背訴訟法律的庭審活動,以及侵害當事人訴訟權利的行為,有權提出監督意見。

5.獨任法官或者合議庭的審判長在庭審結束之前,應當征求檢察官的意見。

(三)檢察機關參與訴訟的后果

檢察機關參與訴訟的身份,按照《法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是從當事人。按照越南的規定,檢察機關參與訴訟,就是訴訟監督人。按照我國法理的傳統理解,檢察機關參與訴訟,其身份、地位應當是訴訟監督人。其參與訴訟的法律后果有兩個:

第一,在訴訟中,檢察機關有權對違背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規定的程序行為,進行監督,提出意見,監督法庭糾正。

第二,當一審判決、裁定作出以后,檢察機關認為確有錯誤,有權提出上訴程序的抗訴。其法定后果是提起二審程序,上級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二審程序對該案件進行二審,并做出終審判決或者裁定。

三、檢察意見

(一)檢察意見監督方式的創設及其依據

檢察意見是檢察機關在實踐中創設的一種民事行政檢察監督方式。學者認為:“檢察意見,是人民檢察院在民事行政檢察監督活動中,就人民法院、訴訟當事人和訴訟參與人以及與訴訟有關的單位或者個人,在訴訟活動中發生的不合法行為和對案件的處理出現的錯誤,所作的基本結論和監督意見。”1這種意見雖然還有值得商榷之處,但是其界定的基本內容是明確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色天天射天天干| 欧美a级在线观看| 国产一国产二国产三国产四国产五|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成黄色激情视频网站|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高清69hd| 免费大片av手机看片|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99re视频在线播放| 快猫官方网站是多少|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欧美一级黄色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大片免费看| 麻豆国产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蜜| 女同志videos| 中国人观看的视频播放中文| 日韩h片在线观看| 五月综合色婷婷影院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人人爽天天碰天天躁夜夜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国产00粉嫩馒头一线天萌白酱| 韩国三级女电影完整版|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 1819sextub欧美中国|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麻豆| jizz老师喷水| 少妇大战黑吊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激情| 日本一二区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 欧美乱人妖大交xxxx| 亚洲成人免费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