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殘疾人社區服務存在問題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更好地為殘疾人提供服務,長春市以社區為單位試行殘疾人社區服務。經過幾年的發展,長春市殘疾人社區服務不斷完善,但仍存在著服務人員整體素質低、服務項目缺少多樣性等問題。為更好地推行殘疾人社區服務建議加強服務人員專業化培訓,以社區為中介搭橋各組織使服務項目多樣化。
關鍵詞:殘疾人;社區服務;殘疾人服務
長春市殘疾人社區服務緣于殘疾人服務。殘疾人服務是國家政策主導的一項殘疾人福利項目,而現在長春正在開展的社區殘疾人服務是在殘疾人服務的基礎上細化了提供服務的主體,使得殘疾人服務更加多樣化、專業化。
一、殘疾人社區服務的概念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開展經濟體制改革,原來由國家包攬的各種福利分散到社會,由社區承接各種服務項目,直至今日社區服務的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地區經濟發展程度及人們幸福度的標準之一。有人將社區服務定義為政府、社區居委會以及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為社區成員提供的公共服務和物質、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務。殘疾人的概念外延不斷擴大,各國對殘疾人概念界定大多數是從廣義范疇上描述殘疾人,少數法律對“殘疾”的概念做了進一步劃分。殘疾人社區服務將社區服務與殘疾人概念相結合,綜合各學者對社區服務的概念界定與文章研究內容需要,界定殘疾人社區服務為政府、社區及其他組織為社區殘疾人提供的保障基本生活和滿足精神需求等娛樂活動或服務。
二、長春市殘疾人社區服務現狀
(一)殘疾人康復服務力度穩步加大從長春市殘疾人聯合會官網上的數據可以看出,長春市在殘疾人康復救助上的力度不斷加大,每一年康復救助的殘疾人數量都很龐大。根據2015年與2016年長春市殘疾人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整理得出,2015年長春市在康復救助方面共幫助51297位殘疾人,視力殘疾3980人、聽力殘疾80人、精神殘疾44414人、肢體殘疾2292人、智力殘疾531人。其中腦癱兒童系統康復訓練146人,肢體殘疾兒童社區、家庭康復38人,成年肢體殘疾人社區、家庭康復2108人。2016年幫助20169位殘疾人,視力殘疾403人、聽力殘疾80人、精神殘疾5902人、肢體殘疾13497人、智力殘疾287人。其中接受康復服務的聽力殘疾人中有41名殘疾兒童、39名成年殘疾人;13497名肢體殘疾人中,有214名殘疾兒童得到矯治手術,13283名殘疾人得到輔助器具適配、康復治療及訓練。2015年有1個地市級、2個縣級聽力語言康復機構,15個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機構,28個肢體殘疾康復訓練服務的機構,4個智力殘疾康復訓練服務的機構。至2016年年底,全市已有殘疾人康復機構64個,康復機構在崗人員4675人。
(二)殘疾人就業人數不斷增加據2015年與2016年長春市殘疾人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得知,2015年與2016年城鎮新就業殘疾人由2306人增加到23556人,2015年集中就業455人、按比例安排345人、公益性崗位85人、個體1339人、輔助性就業82人;城鎮實際在業殘疾人30811人,從事農業生產勞動37045人。2106年集中就業5916人、按比例安排4382人、公益性崗位398人、個體17930人、輔助性就業330人;10039人從事農業種養。2015年盲人醫療按摩機構5個,保健按摩機構達到148個;2016年培訓盲人保健按摩人員161名;保健按摩機構有153個,醫療按摩機構有5個。2015年長春市殘疾人扶貧開發中691戶貧困殘疾人得到扶持,18個殘疾人扶貧基地安置198名殘疾人就業。
(三)制度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提升殘疾人社區服務質量,以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為基礎,為此長春市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盡可能覆蓋到更多的殘疾人,2015年已納入長春市城鎮最低生活保障25730人,集中供養1099人,其他救助救濟4511人。農村已納入最低生活保障42408人,農村五保供養4873人,其他救助救濟4189人。為讓殘疾人平等地參與社會活動,長春市在殘疾人中評選出人大代表9名、政協委員12名。此外,長春市在殘疾人教育投入、殘疾人學校建設和殘疾人維權上的執行力度也在不斷增加,以社區為基準的殘疾人服務項目不斷健全。
三、長春市殘疾人社區服務存在的問題
長春市殘疾人社區服務雖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日后服務項目開展中規避,化解已發現問題為長春市殘疾人社區服務的發展夯實基礎。
(一)服務人員整體素質低目前長春市殘疾人社區服務的主體依然是政府、社區及小部分組織,政府負責制定政策,下傳殘疾人福利措施及監督政策實施效果;社區則負責執行政府的政策。長春市社區服務人員的年齡構成偏于老齡化,社區工作人員中缺少有專業素養的年輕人,在社區走訪調查過程中發現,很多社區的居委會成員均是60年代工作分配上任。社區居委會成員大多是初高中畢業,未接受過專業化的殘疾人社區服務知識培訓,日常開展殘疾人相關活動時,服務人員整體素質較低的弊端便顯現出來。在活動項目的選擇上不夠靈活,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未深入挖掘開展該項活動的深層意義,在活動設計中忽略殘疾人精神層面的需求。
(二)殘疾人社區服務項目較單一從相關網站上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出,目前長春市對殘疾人的服務項目多為政策扶持型,如醫療康復救助、就業扶持、社會保障等。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這些殘疾人服務項目可以保障殘疾人的生存問題,并不能滿足殘疾人對于美好生活的需求。社區除正常落實政府制定的殘疾熱福利政策外,很少再次開展針對于殘疾人的社會活動,志愿者到社區為殘疾人提供的服務項目多為打掃衛生、聊天等,或者是高校學生為了完成課題調研,到社區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入戶殘疾人家庭,并未從實際上解決殘疾人需求,服務效果一般。
四、完善長春市殘疾人社區服務的對策
完善長春市殘疾人社區服務,不僅有助于構建和諧社區,更是為建設文明社會添磚加瓦,因此,針對長春市殘疾人社區服務存在的問題,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出參考建議。
(一)加強服務人員專業知識培訓根據長春市社區實際情況,可在各社區選出負責殘疾人社區服務的專項人員,政府聯合社會各培訓機構,為殘疾人社區服務專干提供培訓,再由殘疾人社區服務專干在社區內為社區服務人員開展培訓。培訓內容要側重于培訓解決殘疾人心理和精神匱乏方面的心理學知識和實際活動的舉辦方式等。如社區服務人員在開展殘疾人社區服務工作時,總會碰到殘疾人對政策不理解或因自身殘疾而產生自卑心理不配合工作等情況,此時服務人員若是不能摸清殘疾人的心理恰當地化解問題,會使一些心理有缺陷的殘疾人在日后的管理中出現危險性行為。為服務人員提供殘疾人心理疾病預防知識培訓、殘疾人康復培訓、社會工作活動小組知識培訓等,均可在不同方面提升社區服務人員的技能,提升服務人員整體素質。聘用智力健全具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作為社區服務人員,以殘疾人自身角度開展工作事半功倍。
(二)以社區為中介使服務項目多樣化目前長春市殘疾人社區服務多數由政府、社區提供,少數由社工組織和志愿者團隊提供。長春市作為省會城市是高等院校云集之處,現高等院校在專業設置上大部分都有社會工作專業,且有碩士點。殘疾人服務精神層面不能忽視,因此,社區作為中介應為殘疾人和能提供服務的組織搭橋,如舉辦公益文藝匯演、組織殘疾人學習班等。此外,各社區可以聯合成立殘疾人特長協會,將社區內有特長的殘疾人聚集在一起,根據他們的特長可在社區內定期開展相關活動,如殘疾人才藝表演、殘疾人畫展等,為殘疾人提供服務的相關人員也會有更多的獲得感。
參考文獻:
[1]李金紅.殘疾人社區服務:問題與對策[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46-50.
[2]金昱彤.殘疾人社區照顧:社會工作視角[J].上海市城市管理,2018(5):19-24.
作者:李杰一 韓明友 單位: 長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