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院校強化職業素質培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職業素質是從事職業的勞動者所應具備的一種綜合能力和素養,一般包括職業能力,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與職業態度等。在這諸多因素中,除了必備的“一技之長”外,更重要的是責任心,質量意識,組織紀律性;與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富有集體榮譽感及團體精神;富有自信心,勇于承擔風險,承受挫折,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堅韌的意志品質;具有學習能力,保持進取心,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能夠靈活運用開拓、創新等等。
職業教育是各類教育中與經濟和社會發展聯系最直接、最緊密的一部分,它直接為社會輸出高素質的勞動者,職業學校的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實際上是一個職業準備階段,因此在學習生活中,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職業素質是職業學校最重要的也是最艱巨的任務。小而言之,它關乎學生的個體發展,大而言之,關乎國家富裕,民族振興的大業。
首先,職業素質的培養是時代的要求。
中國加入WTO以后,全球經濟日益一體化,這必然加劇國際競爭,目前我國國民素質的國際競爭力還很低,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的瓶頸之一,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成為提升國家競爭力最寬厚的基礎和最堅實的支撐。(注②)據統計“十五期間”僅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就為社會輸送了2200多萬名畢業生。(注③)因此這些即將直接走向工作崗位,從事實際勞動的畢業生職業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他們的工作的質量,對企業對社會的發展將是至關重要的因素。職業素質的培養是社會和時代對職業教育的迫切要求。
其次,職業素質的培養是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
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是一個人力資源大國,勞動力資源豐富,這就加大了就業壓力。從目前勞動和人才市場反饋的信息看,就業競爭日益激烈,過去那種“一技定終身”的職業模式和“終身職業”已不復存在。要想在職場立于不敗之地,取決于豐富扎實的知識結構、靈活的學習能力、正確的職業態度、良好的職業道德及健全的心理素質等等職業因素。只有具備這些素質,才能談得上學生個體發展,而使學生在校期間初步具備這些素質,才是對學生一生負責。
再次,職業素質的培養也是職業教育的自身發展的需要。
能否培養出高素質的勞動者是職業教育成敗的標志,它所培養的學生具備了較高的職業素質,輸入到社會、企業,就會受到歡迎,就會成為企業需要的人才資本而創造出經濟效益,就會贏得社會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占有市場,才能使職業教育走上良性的健康發展的軌道。
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呢?
從職業素質所包含的內容看,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不僅僅是智育領域的問題,而應把它放到“人格質量”的大的德育范疇中去探討去發掘。
班主任工作是培養學生職業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下面僅就在培養學生職業素質方面的班主任工作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學生是以班級為單位的,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指導者,班主任工作自始至終貫穿整個學校教育的全過程;班主任工作是學校教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因此職業學校的班主任工作,在培養學生職業素質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職業意識是對職業活動的認識、評價、情感和態度等等心理成分的綜合,由于職業學校的學生實際上處于職業準備階段,他們實際上具有學生和職業者的雙重身份。而他們對將來要從事的職業的認識難免偏頗,在升入職校之前,對所選專業未必有較全面的了解,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所以樹立學生的職業意識就顯得格外重要。平時多搞一些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并且多組織學生看一些教學影像資料,出去參觀學習。幫助學生認識所選專業的性質,工作的內容及特點,學習方法以及應注意的問題等等。使他們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有明確的職業動機,這樣在學習過程中,才能很快進入角色,步入正軌。而且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不斷強化這種意識,使其滲透到學生心靈深處,從而形成一種潛意識,貫穿到他們的行為中去。
二、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應該重視職業習慣的養成教育。
有了正確的職業意識,并不等于有了良好的職業習慣。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職業習慣,如我帶的工程技術專業,對學生的穿著、發型都要嚴格要求,而有的學生喜歡操個性,不愿穿校服,班主任要給他們從職業的角度做工作,嚴格要求學生,在語言和行為舉止方面,由于近年來,職校生源下降,學生身上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與職業相悖的行為習慣,而且根深蒂固,要想革舊布新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這就要求班主任工作細致、全面、周到有序;如有些學生剛入學時,不帶臟字不會說話,坐立行走很隨便,為了使學生符合職業要求,我打算在班上建立語言文明積分制度,每隔一段時間進行評比總結,并反饋給家長。這樣使在這方面有不良習慣的同學處于全班同學和家長的雙重監督之下,一直堅持下去,以養成符合專業要求的良好習慣,談吐文明,舉止禮貌;在培養學生勞動意識和衛生習慣方面,我們抓住每天的值日,要求達到檢查標準,一開始,都做不到,作為班主任就要教他們做,逐步養成習慣??傊?,班主任老師在日常班級管理中要把職業滲透到每一件事物中去,并且貫穿始終,才能培養起學生的職業習慣。
三、培養學生職業素質,應該重視發揮集體作用,使學生在集體中
形成團隊精神,養成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在職業素質中,合作能力,即善于協調關系,協同他人工作,富有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等等因素都是在集體中形成的,在與人交往中養成的。因此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老師應重視發揮集體優勢,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互助合作的能力。經常利用課余時間搞一些集體性強的活動,如拔河比賽等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合作能力。形成班級凝聚力。
四、培養學生職業素質,應該重視職業實踐活動。
重視實踐活動是職業教育的特點之一,學生的實踐活動大致可分為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在校內學習期間的實踐活動應把握實踐性原則,創設和模擬工作環境,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職業能力。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完善自我。校內實習訓練對學生的職業素質的提高起到關鍵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高度重視,認真嚴格的要求,使學生的思想認識,動手能力在實踐中得到鍛煉提高。
五、培養學生職業素質,應該加強教育的開放性。
職校學生由于其具有雙重身份和角色,即學生和勞動者的特點,因此他們的思想行為更接近于現實社會,更講究實際,更具有開放性,因此不能只限于老師的說教,而應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請成功的在受教育領域就業與發展的畢業生或從事行業的模范人物到學生中間現身說法,這樣相信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新晨
六、培養學生職業素質,應該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對職業素質的影響,把對學生的性格再塑和能力培養結合起來。
學生的個體差異包括學生的氣質、性格、心理等因素,許多職校的學生之所以在職業能力方面比較欠缺,并不是因為他們智力低下,不能掌握學校規定的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而是由于他們態度消極,受自我控制能力及堅韌性等意志品質的影響,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缺乏持續性,勤奮影響學生參與職業活動的深度和廣度,可使一般素質的學生達到較高能力水平,而懶惰則相反,因此需要班主任老師的細心觀察,針對學生不同的氣質、性格加以指導,因材施教,使其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七、培養學生職業素質,應該重視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以適應學生發展的需要。
教師的素質對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要把學生培養成“四有新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和社會主義事業,具有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而艱苦奮斗的獻身精神,具有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于創造的科學精神,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紀律、職業習慣、忠于職守的敬業精神,掌握直接從事某一專業的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和技能的人才”(注④)這不亞于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因此教師的水平如何是關鍵因素,不僅需要教師具有扎實而寬厚的基礎知識和較強的管理能力,更需要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的敬業精神,奉獻精神,良好的師德等人格魅力,這樣才能對學生職業素質的形成起到有利的促進作用和潛移默化的影響。
總之,時代呼喚職業素質的培養,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是每一位從事職業教育的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