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族傳統體育旅游市場定位及營銷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以富川縣瑤族為例廣西富川縣瑤族傳統體育文化及傳承發展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討論法,對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產業的市場定位及營銷進行研究,從少數文化傳承為立足點,以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為核心,提高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宣傳力度,打造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和旅游產業相融合,促進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產業蓬勃發展。
關鍵詞:廣西富川縣;瑤族;民族傳統體育;傳承
富川縣瑤族是一個風景美麗、文化底蘊深厚、風格獨特的民族,在歷史的激蕩中沉淀,人民淳樸善良、和諧而真誠,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走訪,向當地村民、干部、景點的負責人、政府有關人員咨詢廣西富川縣瑤族傳統體育文化及傳承發展,發現和提出相應的建議。隨著經濟的發展,政策的響應,全國各地的建設有目共睹,鄉村改造、城區規劃、特色景點、示范區等等,在眾多的景點中發現問題:少數民族和民族傳統具有特色的元素展現的不夠突出,甚至沒有,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以廣西富川縣瑤族傳統體育文化及傳承發展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討論法,從少數文化傳承為立足點,以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為核心,提高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宣傳力度,打造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和旅游產業相融合,促進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產業蓬勃發展。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富川縣平地瑤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發展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及圖書館查閱少數民族相關材料。
1.2.2調察法實地走訪,向當地村民、干部、景點的負責人、政府有關人員咨詢廣西富川縣瑤族傳統體育文化及傳承發展,
1.2.3訪談法通過對富川縣體育局、縣博物館、縣旅游局和當地平地瑤老人等對相關情況進行了解。
2結果與分析
2.1富川縣瑤族簡介
瑤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的一個民族。根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國瑤族有264萬,廣西就占了80%左右,其中富川縣瑤族人口就有14萬,由此可知瑤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位于廣西的東北部,處于湘、桂、粵三省交界區,史上有“三省通衡”之稱。[1]
2.2富川縣瑤族傳統體育項目
富川縣瑤族文化悠久,特色鮮明,傳統體育文化最為突出的是炸龍項目、蘆笙長鼓舞項目,凝聚著人們對事物萬千寄托和對美好事物情感的表達。每當節日和重大喜事的來臨,人們通過活動的表達情感,傳遞喜悅。
2.2.1炸龍項目“炸龍”這項運動以及延續了許久,對于當地人們來說,“炸龍”是這一種期待,是一代代人的寄托,也是一種文化的敬畏。在“炸龍”舉辦的日子里興奮和熱鬧的程度無法用言語去表達,只有自己親自體驗才是更為深刻,“炸龍”一共為期六天,從大年初十到大年十五,前期的準備也是很多的,請龍、下帖、蠟燭等等工作,“炸龍”的第一天叫做“上燈”,需要祭奠和朝廟,正月十五叫做“下燈”,也是最為熱鬧的一天,在鞭炮和鑼鼓聲中,人們歡呼雀躍,彼此的臉上都呈現出開心的笑容,寄托著對親人的愛和關心、寄托著對子女的牽掛、承載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2.2.2蘆笙長鼓舞蘆笙長鼓舞是瑤族歌舞中的代表,動作自然隨心,音樂動聽有力,對人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影響。在很久之前,蘆笙長鼓舞是為了祭祀盤王而演跳的一種宗教性的民族舞蹈,是一種集“巫”、“祭”、“娛”為一體的祭祀舞[2]。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節日和重大的喜事中人們會聚集一起載歌載舞,在音樂和蘆笙長鼓舞中,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當地瑤族人民。在生活的洗禮下,未來的瑤族文化將會璨爛多彩。
2.3革新瑤族傳統體育文化
2.3.1點滴傳承隨著時間的變化,生活方式的日益改善,需要保留和記載我們優秀的文化遺產,一方面是節日中傳承和發展,比如:春節、鬼節、中秋節和盤王節里需要繼續發展瑤族傳統體育文化,記載著瑤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變化,融入時代的新元素,在傳承和創新中秋發展。另一方面在突破,在喜事、喪事、特別的事件中強化瑤族傳統體育文化,最后在平時的點滴事件用心留意身邊事物加入瑤族傳統體育文化中。
2.3.2政府及學校的傳承政府及相關部門一定要重視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增加資金的投入和文化館及博物館的建設以及鼓勵居民的文化創新的政策,作為高校另一個重要的職責就是服務社會,所以相關的學科領導和教授要重視對瑤族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傳承。開設相關的課程讓學生了解和學習瑤族優秀的文化。
2.3.3在傳統體育旅游一體化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費已作為居民支出的一部分,賦予特色的景點更是人們所追求和期待的,所以要打造富川縣瑤族傳統體育旅游一體化發展,既促進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又促進富川縣經濟發展,打造“炸龍”、蘆笙長鼓舞特色表演項目,將“炸龍”、蘆笙長鼓舞特色表演項目充分和景點結合,樹立品牌,吸引廣大顧客的游玩。
2.4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4.1存在的問題
2.4.1.1富川縣瑤族傳統體育文化宣傳力度不夠文化的宣傳對文化的傳承有很重要的意義,在一定意義上說,瑤族傳統體育文化得不到較好的傳承與當地對這些項目的宣傳力度不夠有著密切的關系,結果就是文化的慢慢遺失。所以要加大宣傳的力度和資金的投入,在互聯網的時代,一定要做好線上和線下的推廣,線上是通過互聯網平臺、手機客戶端、微信、QQ、微博、新聞頭條等宣傳瑤族傳統體育文化,要做到讓富川縣傳統體育文化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2.4.1.2瑤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渠道單一瑤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逐漸減少與民族傳統文化傳承渠道有著密切的關系。傳承渠道單一、形式單一、針對性弱,在這樣的發展下瑤族傳統體育文化只有面臨著遺失的可能,如何改變,擴大傳承渠道,首先資金的充足保障、政府政策的支撐和幫扶、每個人的共同的努力,利用互聯網平臺,做好網絡的傳承、每個人心口相傳、世界的傳承。
2.4.1.3瑤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創新不足瑤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項目少、宣傳力度不夠、傳承渠道單一,瑤族傳統體育文化需要依靠學校教育來發展和創新。學校具有社會服務和傳承創新的功能,能為瑤族傳統體育傳承創新提供必要的專業性指導。
2.4.1.4在發展過程中得不到當地政府的重視政府及相關部門對瑤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力度不夠,這也是導致瑤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逐漸減少的原因之一,外加有關領導對民族傳統體育不夠重視,導致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2.4.2對策
2.4.2.1加強瑤民族傳統體育的宣傳力度加大宣傳的力度和資金的投入,在互聯網的時代,一定要做好線上和線下的推廣,線上是通過互聯網平臺、手機客戶端、微信、QQ、微博、新聞頭條等宣傳瑤族傳統體育文化,通過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來展示瑤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文化內涵、風格特點及價值進行宣傳與報道,號召居民積極參加到傳統體育活動當中,積極響應“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理念。為富川縣瑤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與傳承打下夯實的基礎。
2.4.2.2拓寬瑤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渠道要使瑤族傳統體育文化活動成為當地的主流,當地政府應重視瑤族體育項目的良性發展,并給予政策上的優惠與資金上的扶持,相關的主管部門應派專業人員給予指導。首先資金的充足保障、政府政策的支撐和幫扶、每個人的共同的努力,利用互聯網平臺,做好網絡的傳承、每個人心口相傳、世界的傳承。
2.4.2.3加強瑤傳統體育文化在學校的開展改造與創新作為高校另一個重要的職責就是服務社會,所以相關的學科領導和教授要重視對瑤族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傳承。開設相關的課程讓學生了解和學習瑤族優秀的文化。學校擁有雄厚的體育資源,它們不僅有專業性指導人才,也有較為完善的場地設施。以瑤族傳統體育文化作為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進行出發,以不斷創新的教學手段進行詮釋古老的悠久文化。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瑤傳統體育項目運動中,從而達到雙贏的效果。
2.4.2.4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發揮主導作用在目前情況下,不僅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對瑤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發展提高認識之外,還要充分發揮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職能與主導作用。政府及相關部門一定要重視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增加資金的投入和文化館及博物館的建設以及鼓勵居民的文化創新的政策。
參考文獻
[1]蒙妍,陳燕.論富川瑤族“蘆笙長鼓舞”的藝術特征[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0,02:82-84.
[2]陳小香.狂歡的魅力與價值——廣西富川古明城鬧元宵民俗的旅游開發研究[J].雞西大學學報,2013(1).
[3]覃愛民.平地瑤的民間音樂、舞蹈文化探究——以廣西賀州富川平地瑤為例[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9,4:164-169.
作者:覃立成 趙青 單位: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