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醫學生學習倦怠現狀與影響因素范文

醫學生學習倦怠現狀與影響因素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生學習倦怠現狀與影響因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醫學生學習倦怠現狀與影響因素

摘要:諸多研究表明醫學生中出現了普遍的學習倦怠現象,而學習倦怠對醫學生乃至整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都有不利的影響。本文結合了當前的相關研究對醫學生學習倦怠的現狀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與討論,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醫學生;學習倦怠;影響因素

目前的高校教育研究表明,當代大學生中出現了普遍的學習倦態情況,而醫學生作為面臨著更加繁重的學習任務和更大心理壓力的群體,同樣有著較為嚴重的學習倦怠問題。學習倦怠來源于職業倦怠的研究,目前未形成一直的概念,多數學者認為學習倦怠是指學生對學業持負面態度的一種現象,一種身心俱疲的心理狀態。連榕學者等將學習倦怠分為情緒低落、行為不當和成就感低三個維度。[1]醫學生產生學習倦怠不僅會影響其專業素養的提高,還是間接誘發醫學生出現各類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綜合探討醫學生的學習倦怠問題對于改善醫學生的專業學習以及身心健康具有一定教育意義。

1醫學生學習倦怠現狀

1.1醫學生學習倦怠的總體情況

醫學生的學習倦怠情況具有一般大學生學習倦怠情況的共性更具有其醫學專業的特性。“醫學生學習沒有積極性、逃課、不聽課”的現象經常發生。一項對醫學生學習情況的調查顯示:醫學生逃課率高達37.2%,專業課逃課率為13.8%,至于公共課的逃課率達到61%以上,選修課逃課率在58%左右。另有數據表明,醫學生網絡成癮傾向者達24.1%,他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網絡上聊天、打網絡游戲,甚至徹夜不眠,導致經常曠課,學業嚴重落后。另一項對醫學生考試焦慮的調查顯示,醫科學生考試焦慮得分高達13.49,顯著高于理科得分3.63、文科得分3.34。[2]研究表明,醫學生在總體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學習倦怠,屬于中等倦怠水平,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醫學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學習倦怠現象。從連榕的學習倦怠3個維度看,行為不當得分最高,其次是成就感低和情緒低落。行為不當常表現為學生遲到、早退、逃課,逃避課堂作業等厭學,缺乏學習積極性等行為特性上;成就感低常反映為學生對自己學習能力的正確認知及不恰當評估,如評估過低或缺乏成功體驗;情緒低落反映為學生在處理學習問題的過程中表現出的沮喪、低落、興趣低下。吳紅順認為造成醫學生學習倦怠呈中等水平的原因在于就業形勢嚴峻、醫患關系緊張、學習強度大、學習回報低等。[3]

1.2中、西醫學生學習倦怠差異

研究發現中醫學生學習倦怠的程度比西醫學生嚴重。[4]一方面,中醫和西醫兩者的學科性質不同,思維模式不同。西醫的思維模式是分析觀,學科的內容相對具體,學習方法同高中的學習類似,因此學習的內容更易理解。中醫的思維模式是整體觀,所學內容抽象,模糊,難度較大,再加中醫學生上大學以前所形成的思維模式較少涉及到中醫模式,以致中醫學生難以找到學習的切入點和調整學習的方法,使學習很吃力。同時,中醫學生要兼顧學習中醫知識和西醫知識,更加重了學習的負擔;另一方面,目前社會上對西醫的評價和需求普遍比中醫高,西醫學生的就業面廣、就業形勢優于中醫學生,這也導致中醫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沒有信心,擔心自己未來的就業而影響學習動力。

1.3醫學生學習倦怠的性別差異

研究發現,醫學生中男生的學習倦怠感較女生更重。[5]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我國社會自古以來存在的對男生的刻板印象——男生應該在能力和成就等方面強于女生,使男生較女生有更大的學習壓力,更易產生學習抵觸情緒;第二,醫學生需要記憶的醫學知識內容繁多,而女生記憶力普遍比男生強且女生在學習上更愿意吃苦,[6]故女生較男生更適應醫學的學習內容和方法,學習更加得心應手;第三,男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學習目標總體低于女生,男生較女生的學習動力不足。

1.4醫學生學習倦怠的年級差異

研究發現醫學生的學習倦怠有隨年級升高而增加的趨勢。這可能是由于大一新生對大學充滿新鮮感,對學校管理和教學等具有較多期望和要求;同時大一階段基礎學科內容相對簡單且少,因此學生學習的成就感較強,受挫率低;但隨著年級增加,醫學生逐漸發現醫學學習的成果和效率降低,學習了一兩年也感覺沒記得多少知識,關于診斷、看病、給處方等能力仍然薄弱,同時與專業科目相關的繁重課業壓力還在不斷增加,這常常造成醫學生挫敗感的極具上升和學習興趣的極大減退。

2醫學生學習倦怠的影響因素

2.1醫學生的專業壓力較大

醫學生的專業壓力指的是醫學專業本身的學習難度較大、學制較長、學習回報慢和低、醫學生畢業后的后續規培、深造漫長,時間和經濟成本很高等因素,這些因素會導致醫學生的學業自我效能感較低和學習壓力大等負面影響。

2.1.1醫學專業培養的特性醫學專業具有特殊性及職業定向性。醫學生學制一般為5年,需要學習的專業課(包括理論課和實踐課)多達30余門,長期繁重的學習任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醫學生自由發展和自主活動的時間。另外,醫學生的學習形式較為單調和枯燥——以記憶為主,使醫學生的學習生活沉悶而缺乏活力。醫學院院較為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過分注重醫學生的專業知識而忽視人文素養、心理素質等綜合能力的培養,許多醫學院校開設的人文社會學科課程較少或學習要求不高,一方面遠不能滿足醫學生各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不足以引起醫學生的對培養綜合素質能力的重視。以上因素都可能導致醫學生的學習倦怠感的產生和加重。

2.1.2醫學生的學業自我效能感較低學業自我效能感一種學生相信自己的學習能力并能夠完成某項學習任或活動務的能力。現有研究發現,醫學生學習倦怠水平與其學業自我效能感有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而醫學生的學業自我效能感對其學習倦怠有顯著的預測作用。[8]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指出:當個體的目標是清楚的,行為水平是可辨認的,這時對自我效能的知覺往往能有效的影響行為的表現。即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行為水平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倦怠程度。學生的學業自我效能感越強,有越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能夠制定越可行的學習計劃,保持越高的學習積極性,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的評估上有越強的自信,從而學習倦怠程度越低。

2.1.3醫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醫學生相較于其他專業普遍存在學習壓力大,學業負荷重的特點,使得醫學生容易長期處于緊張和焦慮之中,易感到沮喪低落的情緒。有研究表明醫學生學習倦怠與學習壓力呈正相關關系,即學習壓力越大,醫學生學習倦怠感越重。[5]另外,學習成績的高低與獎學金等評優活動及保研資格等息息相關,使得醫學生將考試看得過為重要,也加重了學習壓力,造成心理負擔,產生學習倦怠感。

2.2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影響

2.2.1醫學生的情緒智力較低國內學者的研究結果顯示,醫學生的情緒智力顯著低于大學生總體水平。[9]同時,對醫學生學習倦怠和情緒智力的研究表明,醫學院校學生普遍存在學習倦怠,并與其情緒智力存在負相關。[10]情緒智力是指“個體感知自身以及他人情緒、理解情緒以及管理自身、他人情緒的能力”。[11]情緒智力與許多積極組織結果相關,對工作業績具有促進作用,能改善人際交往能力和生活滿意度。Goleman[12]認為,高情緒智力個體往往能建立更好的人際關系,更善于處理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從而減少由此耗損的精力資源,而精力資源耗損導致的情緒衰竭正是造成學習倦怠的重要原因。

2.2.2醫學生的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較少由于醫學生面臨較大的學業壓力,需要花大部分時間精力在學業上,相應用于人際交往的精力較少,人際交往的興趣也較弱,而人際互動行為的減少也會直接導致醫學生的社會支持降低。社會支持通常是指一定的社會網絡(包括家人、朋友等)運用一定的物質和精神手段對個體進行幫助和支持的總稱。有研究表明,個體在社會交往中體驗到的沮喪、失敗、痛苦、挫折、厭惡等情緒,也可能引起逃避學習的倦怠行為。[13]而學習倦怠與社會支持呈顯著負相關,[14]即獲得的社會支持越少,個體應對學習行為的能力就會降低,因此不能較好地應對學習中遇到的各種磨難與挫折,學習倦怠程度越嚴重。

2.3醫學生和醫學專業受社會不良因素影響

目前國內的醫療就業環境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醫患矛盾突出等問題。醫患糾紛頻頻見諸媒體,醫鬧、傷醫案、殺醫案時有發生,醫生最基本的從業安全保障缺失。醫療環境的破壞、惡化,極大程度上降低了醫生的認同感、成就感和職業榮譽感。此外,醫生職業的高投入和低回報、紊亂的作息、超負荷工作等帶來的巨大的精神壓力,使醫生“醫不自醫”。這些負面因素隨時圍繞在醫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使得醫學生在面對未來的職業道路時信心不足,降低醫學生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期望,以致他們對當下的醫學學習的動力逐漸衰減,學習倦怠感逐漸加重。

3緩解醫學生學習倦怠狀況的教育對策

3.1加強醫學專業教育和優化課程設置

一方面,高校應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潮流,加強醫學職業教育,通過對本專業的發展歷史與前景分析,鞏固思想,增強學生的專業認同,幫助醫學生明確發展目標;通過提高醫學生職業使命感和職業道德教育等措施來提高醫學生對醫學的熱愛與崇敬。此外,注重優化課程設置,除了需重視專業課程外,還需加強人文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培養。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各專業特點和社會需求,調整教學模式,改進教學安排,結合多媒體技術和網絡資源,使課程有趣化和先進化,以提高醫學生學習興趣。最后,合理規劃專業課程在各年級的分布,避免專業課程的數量和難度劇增,以幫助學生較平緩漸進地開展學習。

3.2加強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緩解學業壓力

高校可以通過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團體心理輔導、個別心理輔導、拓展訓練等來豐富心理輔導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尋求幫助,正確面對學業壓力,掌握適當的應對策略;教育家長應經常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狀況和心理健康狀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支持及適當的成長空間等;同時,注重對醫學生情緒調節能力的培養,提高醫學生應對消極心理和情緒的能力,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引導醫學生塑造堅強的意志力和培養良好的情緒掌控力。

3.3規范就業機制和加大對醫療行業的投入

國家應根據我國基本國情和現實矛盾從社會大環境來積極營造良好的醫療氛圍,從建設晚上法律制度、制定普濟民生的政策、媒體輿論環境、醫療資源等多個層面,讓醫生的社會價值得以實現和個人尊嚴得以捍衛。比如,加大對醫療行業的投入力度和規范化,使醫生能獲得與其人力資本投入和所付出勞動相稱的薪酬待遇及生命安全的保障。此外社會應當為醫學生提供良好的就業市場制度與就業環境,建立公正、公平的就業競爭機制和在醫療衛生事業方面提供廣泛的正能量,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從而幫助醫學生提高對學習意義的認識,增強醫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自覺性及醫學生的專業信念。

參考文獻

[1]連榕,楊麗嫻,吳蘭花.大學生的專業承諾、學習倦怠的關系與量表編制[J].心理學報,2005.37(5):632-636.

[2]楊東蕾.團體輔導改善醫學生學習倦怠的實驗研究[D].山西醫科大學,2011.

[3]吳紅順,連榕,莊永金.醫學院校學生專業承諾和學習倦怠的狀況及其關系[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4(4):6-7,13.

[4]李亞真,吳美玲.醫學院校學生的學習倦怠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16(3):65-69.

[5]瞿景花,楊海霞.醫學生學習倦怠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8):1255.

[6]朱揚,鮑沖,張兆輝.醫學生學習倦怠與學習成績現狀及其關系的研究[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2.32(4):536-538.

[7]徐萍.醫學生學習倦怠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醫科大學,2009.

[8]陳丹筠.長學制醫學生學習倦怠和學業自我效能感現狀及關系研究[J].時代教育,2015.7.

[9]肖靜,汪菲.醫學生學習倦怠與情緒智力關系[J].中國學校衛生,2013.34(12):1442.

[10]白楊,張輝,孫紅.醫學生情緒智力現狀調查及培養策略的研究[J].學術論壇,2009.24(1).

[11]王文娟,王克安,等.北京地區兒童青少年體重指數與血壓關系的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25(2):109-112.

[12]萬燕萍,徐仁應,等.體質量指數和腰圍與肥胖兒童心血管危險因素關系研究[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8.23(3):206-209.

[13]唐文清,范會勇.大學生學習倦怠及其對策[J].南方論刊,2007.19(5):100-101.

[14]孫紅梅,張麗萍.醫學生學習倦怠和社會支持的關系[J].中醫教育ECM,2013.32(3):55-63.

作者:竇艷春羅文萍;杜曉娟;楊琦;余薇 單位:成都中醫藥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孕妇video国产中国| 特黄特黄一级高清免费大片|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看 | 又粗又大又长又爽免费视频| 麻豆人人妻人人妻人人片AV| 国产精品沙发午睡系列999|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 国产粗话肉麻对白在线播放| 99热国产在线观看| 怡红院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影院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 欧美aaaaaaaa| 亚洲小说图片区| 波多野结衣与老人公569|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丝袜自在线拍国| 国产h视频在线| 青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一区| 1111图片区小说区欧洲区| 国内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 ffee性xxⅹ另类老妇hd|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中文字幕乱伦视频| 无遮挡韩国成人羞羞漫画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果冻传媒李琼母亲|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特级毛片视频在线|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北条麻妃大战黑人| 美国美女一级毛片免费全|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观看| 蜜桃成熟时33d在线| 国产免费牲交视频| 香港三日本三级人妇三级99| 国产性猛交xx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