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鼠疫病原學分析及流行病學意義范文

鼠疫病原學分析及流行病學意義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鼠疫病原學分析及流行病學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鼠疫病原學分析及流行病學意義

摘要:

目的探討興海縣鼠疫生物學特性及流行病學意義,為鼠疫防治提供科學依據。方法對1956-2009年興海縣自動物及人間分離的鼠疫菌進行糖(醇)類酵解、毒力測定、質粒檢查、基因型等實驗,對該疫源地分離的鼠疫菌株進行分析。結果對15株鼠疫菌的糖(醇)類酵解試驗觀察,除自五趾跳鼠分離的菌株鼠李糖為陽性外,其余14株均為青藏高原型;被試菌株均能產生鼠疫菌莢膜抗原(F1)及鼠疫桿菌素I(PstI);毒力抗原因子(VW)陽性的菌株占80.00%(12/15);色素沉著因子(Pgm)陽性的菌株占93.33%(14/15);質粒檢查除五趾跳鼠分離的菌株為6×106、29.19×106、65×106,1962年人尸分離的鼠疫菌帶有6×106、27.04×106、65×106質粒外,其余菌株均為6×106,45×106,52×106;基因型除五趾跳鼠和1962年人尸上分離的菌株為21型外,其余均為8型;毒力檢測結果顯示所測菌株80.00%為強毒株。結論興海縣喜馬拉雅旱獺鼠疫疫源地仍處于動物鼠疫流行的活躍期,應加強鼠疫監測和預警,控制人間鼠疫的發生。

關鍵詞:

鼠疫;病原學;流行病學

鼠疫是一種發病急、傳播快、病死率高、傳染性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傳染病[1]。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鼠疫在世界范圍內又逐漸活躍起來,進入90年代這種趨勢更加明顯。動物界鼠疫流行范圍不斷擴大,染疫動物種類不斷增多,新的鼠疫自然疫源地不斷被發現,疫情呈上升趨勢。興海縣于1956年被證實為喜馬拉雅旱獺鼠疫疫源地[2],動物鼠疫在20世紀60年代流行較為猛烈,并有兩次波及人類,特別是1960年發生人間肺鼠疫的暴發流行,時隔47年后,2009年在該縣又發生了人間肺鼠疫暴發流行。本文對興海縣1956-2009年自喜馬拉雅旱獺、寄生蚤、犬、人尸等分離的15株鼠疫菌進行糖醇類酵解、質粒檢查、毒力測定等一系列實驗,從而了解該縣鼠疫流行病學特征及鼠疫生物學特性,對控制人間和動物鼠疫的發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實驗菌株實驗用鼠疫菌15株系1956-2009年自興海縣不同宿主動物體內分離。其中,喜馬拉雅旱獺5株、五趾跳鼠1株、古北擬額虱1株、斧形蓋蚤1株、犬2株、人尸2株、患者3株。菌株均由青海省國家鼠疫菌保藏中心提供。

1.2實驗動物昆明系小白鼠,清潔級,體重18~20g,由青海省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1.3培養基實驗用培養基均由青海省地方病預防控制所培養基室按常規制備,經無菌試驗后使用。

1.4生化及糖醇類酵解試驗參照文獻[3]中方法進行。被試菌接種于28℃24h普通瓊脂培養上,并用1%蛋白胨水制備成2×1010/ml的菌懸液分別接種于阿膠糖、鼠李糖、麥芽糖、蜜二糖、甘油、脫氮培養基中,混勻后置于37℃溫箱中培養,連續觀察7d再置于室溫下觀察7d,逐日觀察發酵情況。設鼠疫菌141株,假結核菌PTB5為對照。

1.5毒力因子檢查及結果判定參照文獻[4]中方法進行。

1.6毒力測定將每株菌的37℃24h培養物用滅菌生理鹽水制成菌懸液,比濁后稀釋為2×101/ml、2×102/ml、2×103/ml、2×104/ml、2×105/ml、2×106/ml、2×107/ml、2×108/ml、2×109/ml,分別取0.5ml皮下注射于小白鼠鼠鼷部,每組5只動物,分籠飼養觀察14d,動物死亡后取淋巴、肝、脾、肺、心組織進行細菌培養,以分離出鼠疫菌為特異性死亡,計算最小致死量(MLD),并參照文獻[5]對鼠疫菌株毒力等級進行分類,即MLD≤10000為強毒菌,10000<MLD<100000為中等毒力菌,≥100000為弱毒菌。

1.7質粒分析參照文獻[6]的方法進行,質粒DNA相對分子質量(Mr)的測定采用標準質粒對照法。

1.8基因分型在周冬生等[7-8]鑒定的23個DFR中,有3個位于pMT1質粒中,20個位于染色體上。采用ArrayDesigner2.0軟件針對每個DFR各設計一對引物,為了證實pMT1的存在,還對pMT1質粒設計了一對引物。PCR反應體系:10×buffer2.5μl,10mMdNTP0.25μl,5U/μlTaqDNA聚合酶0.2μl,10μM引物對0.5μl,5ng/μl模板DNA2μl,用去離子水補足至25μl。PCR擴增條件:95℃預變性3min,按94℃30s、60℃30s、72℃60s擴增30個循環,72℃延伸5min。PCR產物檢測:PCR產物在1%~2%的瓊脂糖凝膠上電泳,紫外分析儀下觀察結果,在預計分子量大小處存在條帶者為陽性。每次PCR檢測均設陰性對照(用去離子水取代模板)和陽性對照(模板為鼠疫菌菌株91001和82009DNA的混合物,包括全部22個DFR)。可疑PCR結果和陰性PCR結果至少重復一次。

2結果

2.1生化特性依據鼠疫菌分解阿膠糖、鼠李糖、麥芽糖、蜜二糖、甘油及脫氮作用,對15株鼠疫菌進行糖醇類酵解試驗觀察,除1株自五趾跳鼠分離的鼠疫菌鼠李糖為陽性外,其余14株均為青藏高原型。

2.2毒力因子檢查被試菌株均能產生鼠疫菌莢膜抗原(F1)及鼠疫桿菌素I(PstI);毒力抗原因子(VW)陽性的菌株占80.00%(12/15),陰性的菌株占20.00%(3/15);色素沉著因子(Pgm)陽性的菌株占93.33%(14/15),陰性的菌株占6.67%(1/15)(見表2)。

2.3毒力測定對分離的15株代表菌株進行毒力測定,其中MLD為10個菌的1株,50個菌的2株,100個菌的7株,1000個菌的3株。按鼠疫菌株毒力等級分類,上述13株為強毒菌株。MLD為1000000個菌的有1株,大于10億菌的有1株,為弱毒株。

2.4鼠疫菌的質粒種類及組成經瓊脂凝膠電泳證實,15株鼠疫菌共觀察到3種質粒譜,除五趾跳鼠分離的鼠疫菌帶有6×106、29.19×106、65×106,1962年人尸分離的鼠疫菌帶有6×106、27.04×106、65×106質粒外,其余13株均帶有6×106、45×106、52×106質粒。

2.5基因分型15株鼠疫菌株基因型(DFR)除五趾跳鼠及1962年人尸上分離的菌株其基因型為21型外,其余13株均為8型。

3討論

選取對鼠疫菌有典型鑒定特征的阿膠糖、鼠李糖、麥芽糖、蜜二糖、甘油對15株鼠疫菌進行糖(醇)酵解試驗觀察[9],除1株自五趾跳鼠分離的鼠疫菌為陽性外,其余14株生化特性典型,均為青藏高原型。毒力因子檢查結果被試菌株均能產生鼠疫菌莢膜抗原(F1)及鼠疫桿菌素I(PstI);毒力抗原因子(VW)陽性的菌株占80.00%(12/15),陰性的菌株占20.00%(3/15);色素沉著因子(Pgm)陽性的菌株占93.33%(14/15),陰性的菌株占6.67%(1/15)。對該地區分離的15株代表菌株進行毒力測定,結果顯示80.00%為強毒株。15株菌的質粒組成除五趾跳鼠分離的鼠疫菌帶有6×106、29.19×106、65×106,1962年人尸分離的鼠疫菌帶有6×106、27.04×106、65×106質粒外,其余13株均帶有6×106、45×106、52×106質粒。15株鼠疫菌株基因型(DFR)除五趾跳鼠及1962年人尸上分離的菌株其基因型為21型外,其余13株均為8型。以上結果顯示1956-2009年興海縣分離的15株鼠疫菌株具備典型的青藏高原喜馬拉雅旱獺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病原學特性,其生物型為古典型,生態型為青藏高原型。毒力強,給人類帶來極其嚴重的危害。

興海縣為青藏高原喜馬拉雅旱獺鼠疫自然疫源地,具有面積廣、疫點多、動物鼠疫流行較為猛烈等特征,是動物和人間鼠疫流行的高發地區。2009年7月,興海縣發生一起肺鼠疫暴發流行,發病12人,死亡3人。追溯歷史,興海縣時隔47年后再次發生人間鼠疫,說明疫源地由靜息期轉入活躍期。究其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外,不能排除動物鼠疫流行間斷期間,未開展連續性動物鼠疫監測。興海縣動物鼠疫流行的態勢與青海省動物鼠疫流行態勢相比較,可以認為興海縣旱獺鼠疫疫源地仍處于動物鼠疫流行的活躍期。基于興海縣鼠疫流行病學特征,應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外圍地區實施鼠疫防治知識全員培訓,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對醫務人員進行鼠疫預防控制知識的培訓,實施首診醫生責任制[10];科學規范地開展鼠疫監測,掌握動物鼠疫流行的態勢,控制動物鼠疫,一旦發生人間鼠疫,必須按規定在短時間內采取緊急處理措施,徹底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防止人間鼠疫擴散蔓延[11],是當前及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興海縣鼠疫防治的工作重點。

參考文獻

[1]熊浩明,楊曉艷,李存香,等.2003-2012年青海省鼠疫病原學及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3,8(9):821-823.

[2]鄭誼,王國鈞,熊浩明,等.1956-2012年青海省興海縣鼠疫流行病學分析[J].中華地方病學雜志,2014,33(1):74-76.

[3]祁美英,魏柏青,楊曉艷,等.青海省2008-2012年鼠疫菌生物學特性及流行病學意義[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3,29(8):826-828.

[4]戴瑞霞,楊永海,于守鴻,等.2004年青海省人間鼠疫菌生物學特性及流行病學分析[J].中華地方病學雜志,2006,25(2):216.

[5]代瑞霞,楊曉艷,楊永海,等.青海高原藏系綿羊鼠疫病原生態學研究及流行病學意義[J].中華地方病學雜志,2014,33(5):492-494.

[6]李敏,于曉濤,金麗霞,等.我國鼠疫菌大質粒的特性及其流行病學意義[J].中華地方病學雜志,1994,13(4):223-225.

[7]周冬生,韓延平,戴二黑,等.鼠疫耶爾森菌全基因組DNA芯片的研制及用于比較基因組學分析[J].解放軍醫學雜志,2004,29(3):200-203.

[8]祁芝珍,戴二黑,周冬生,等.2004年青海人間鼠疫分離株基因分型及流行病學意義[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6,27(4):316-318.

[9]郭英,張麗云,夏連續,等.云南省玉龍縣鼠疫菌的生化特性[J].疾病預防控制通報,2008,23(3):12-14.

[10]張濤,李麗.鼠疫自然疫源地干預措施的探討[J].醫學動物防制,2013,29(12):1361-1363.

[11]朱錦沁,李超,王兆芬,等.青海鼠疫流行態勢及控制對策[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1995,11(6):51-54.

作者:馮建萍 祁美英 魏柏青 熊浩明 金星 金泳 楊曉艷 靳娟 辛有全 唐新元 王梅 戴瑞霞 單位:青海省地方病預防控制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怡红院免费的全部视频| 69sex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波多野结衣中文丝袜字幕|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你懂的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综合色五月六月婷婷| 啦啦啦资源在线观看视频| 2019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 亚洲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色视频www在线播放国产人成| 国产精品91在线播放| 999这里只有精品| 日日噜狠狠噜天天噜av|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美女开嫩苞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福利你懂的| 91丨九色丨蝌蚪3p| 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四虎国产欧美成人影院| 韩国午夜理论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yy111111少妇影院无码| 我的极品岳坶34章|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五六区| 神秘电影欧美草草影院麻豆第一页|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free性欧美另类高清| 女让张开腿让男人桶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永久免费a∨片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中国老熟妇xxxxx| 橘子没熟svk|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