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兩種教學模式下內科護理學成效的對比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包對兩個年級的《內科護理學》理論成績分組分等級進行秩和檢驗,平均成績采用t檢驗比較分析。
2討論
2.1分章節教學的利與弊多名教師分章節授課,一般為一至二個章節內容,體現了每名教師的臨床專科特點,課前準備充分,課堂中列舉病案豐富多樣,使課堂教學病案分析更貼近臨床,活躍課堂氣氛。同一內容給四個班學生講授,即每個內容講四次,教師對講授內容很熟悉,利于課堂時間的合理控制。
多名教師分章節授課有利于發揮教師學術特長,又能取長補短,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備課壓力。臨床護理教師主要從事臨床一線的護理工作,臨床動手能力較強,實踐經驗豐富,但課堂授課的邏輯性、條理性、講課技巧等不夠,不一定被學生認同,且講授上一章節的教師與下一章節的教師幾乎不見面交流,各章節內容不能有效銜接,讓學生感到所學知識缺乏連貫,很多學生不認識授課教師,遇到不清楚的問題也無法與教師交流。因此,學生對《內科護理學》的學習興趣不高。表3結果提示,兩個年級理論成績的中、高分數段70分-79分、80分-89分、90分以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兩名教師成組負責一個班課堂教學的優勢
2.2.1有利于教師自身的進步兩名教師負責一個班的《內科護理學》課堂教學,學生與教師更熟悉更利于溝通,各章節的內容在講授時能很好地過渡,便于學生理解(見表1),兩個年級理論平均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但內科護理學理論知識繁多,進展較快,對教師的要求高,要上好這門課,教師必須加強自身學習,全面掌握教材內容及相關知識,且不斷更新,使臨床和課堂教學均能跟上時代的要求,以最新科技水平及成果,新疾病的出現、新療法的應用、新理論的提出來保持課堂教學的活力。
2.2.2有利于溝通解惑,提高教學質量兩名教師成組全面負責一個班的課堂教學,學生對教師較為熟悉,課前課后能主動與講課老師進行交流、溝通,教師與學生互動能及時答疑、解惑,利于學生及時掌握所學的知識,提高了平均成績和優良成績分數段人數。同時教學相長,拓寬了老師的知識面,增強了老師的責任心,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內科護理學》課堂教學的兩種教學模式各有利弊,但兩名教師成組負責一個班的教學效果優于多名教師分章節的教學模式。
作者:孫姝劉曉春劉小蘋劉太容葉玉程單位: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