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腦出血內科護理的心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內科護理
1.1基礎護理為患者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適當的溫度(22℃~24℃)、濕度(55%左右)、光度有利于休息。保持絕對臥床休息2~4周,避免搬動,將病床床頭抬高15~30°有利于靜脈回流,安置保護性床欄以防墜床。保持患者皮膚清潔,避免局部長期受壓,積極預防壓瘡,發病后24h~48h內變換體位時盡量避免頭部擺動。做好口腔護理,昏迷患者禁止漱口,給予昏迷患者口腔護理3次/d,擦洗時棉球不宜過濕。酌情給予超聲霧化吸入,協助患者排痰以防肺部感染。
1.2輸液護理入院后迅速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急性期主要治療藥物多為靜脈滴注給藥,快速靜脈輸注甘露醇可達到良好的降壓效果,適當控制輸液速度有利于緩解腦水腫反應。一般應選擇上肢靜脈,不應在癱瘓肢體行靜脈穿刺及輸液,采用靜脈留置針進行補液,保持管道通暢。
1.3心理護理大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失語、偏癱等神經功能障礙,加上對疾病缺乏足夠認識,極易產生焦慮、恐懼和急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合適的心理護理,用親切的態度耐心為患者解答疑慮,告知疾病的相關知識、治療,鼓勵患者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其治療配合度。
1.4病情觀察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瞳孔、血壓及脈搏等生命體征,準確記錄24h出入量,使用甘露醇若出現出入量不平衡、尿量少于25ml/h時應通報醫師進行處理。出現嘔吐、頭痛、意識障礙加重、躁動不安者,提示有可能再出血。
1.5康復護理根據患者具體的病情,對存在肢體功能障礙的患者定期進行中醫康復護理,對偏癱患者可采取針灸、按摩等方式,幫助其進行肢體功能鍛煉,促使機體恢復。
2結果
61例患者均接受內科保守治療及護理,護理后經CT檢查示出血灶密度完全吸收消失,其中33例轉變為正常等密度,20例轉變為低密度軟化灶,8例并發出血后梗死。血腫全部吸收后出院,出院時完全康復40例、偏癱癥狀或后遺癥20例、死亡1例。
3討論
腦出血多見于中老年人,是神經內科常見的疾患之一。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誘因復雜且多,主要誘因有腦外傷、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動靜脈瘺、先天性腦血管畸形、先天性高血壓等。對于出血量少的患者,采用內科保守療法較手術治療更為經濟、安全、有效,使用脫水劑、鎮靜劑、腦細胞營養劑等,可保持患者體內的水、電解質平衡,效果較為滿意。腦出血的臨床護理工作是繁重而細致的,護理工作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存。
高血壓性腦出血由于病情變化快、發展迅速,容易出現腦疝、上消化道出血等嚴重并發癥,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臨床護理人員必須具備高度責任感,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及熟練的操作技巧,在臨床實踐中不斷總結護理經驗,給予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系統化、全面、精心的內科護理能夠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減少致殘率及死亡率,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恢復患者的自理能力并提高其生活質量。
作者:胡梅芬單位:云南省曲靖市富源縣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