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析心血管病藥物素養與希望水平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心血管病門診患者藥物素養與希望水平之間的相關性。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一般情況調查問卷、藥物素養評估中文版量表、Herth希望量表對在天津市兩所三級甲等專科醫院門診就診的200例心血管病患者進行調查,運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結果:心血管病門診患者藥物素養得分(7.60±2.98)分,處于中等水平,希望水平的得分為(36.96±4.49)分,Spearma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心血管病門診患者藥物素養總分與希望水平呈正相關(r=0.805,P<0.01)。結論:心血管病門診患者藥物素養與希望水平呈正相關,醫務工作者應充分了解患者藥物素養水平現狀,采取措施提高患者希望水平促進其行為方式的改變從而提升患者藥物素養水平。
關鍵詞:心血管病;藥物素養;希望水平
藥物素養(medicationliteracy)是指個體獲取,準確理解以及正確處理基本藥物信息,并作出恰當決策的能力[1]。它是預測患者正確服藥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低藥物素養可能會導致患者無法完全理解處方或藥品說明書,不能正確識別藥物,從而致使個體服藥依從性明顯下降,影響藥物治療效果。趙海平等[2]于2000年首次將“希望”概念引入國內并對其解釋為個體盡管不知道未來結果如何,仍然對生活持有堅定信念,它作為一種動態的內在力量,對個體的行為和態度會產生積極的影響[3,4]。相關研究[5,6]顯示:希望水平越高的患者,在面對疾病和困難的時候,越容易采取積極的心態和面對的方式應對。本研究旨在了解心血管病非住院患者藥物素養水平與希望水平現狀,并對其相關性進行分析,便于以后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提供科學理論依據及方法。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2017年8月,在天津市兩所三級甲等專科醫院門診就診的心血管病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發放問卷210份,回收200份,有效回收率95.24%。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目前正在服用口服藥或自行注射藥物(胰島素等)且≥1種;③具有一定溝通能力,能正確理解問卷相關內容;④自意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①既往有精神病史,如焦慮癥、抑郁癥、精神分裂等患者;②醫學院校學生,目前或以前從事醫療行業者。
1.2方法1.2.1研究工具1.2.1.1一般情況調查問卷該問卷自行設計,包括性別、年齡、民族、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收入情況等內容。1.2.1.2藥物素養評估量表由德克薩斯大學心理系TornA.Sauceda教授和他的團隊編制,主要用于測量患者在醫療信息環境中閱讀、理解、計算以及處理與藥品相關問題的能力,從而評估患者的藥物素養水平。2015年鄭鳳等人首次將該量表引入國內,進行翻譯和修訂形成中文版藥物素養評估量表并在門診患者中應用[7-9]。該量表模擬提供4個藥物使用場景,病例1為糖尿病患者注射用藥,病例2為兒童用藥,病例3為不同藥名相似作用的用藥,病例4為非處方藥及有補充說明的處方用藥,共14個條目,采用2分制計分(回答正確得1分,錯誤得0分),條目分數相加為總分。總分<4分認為藥物素養差、總分為4~10分認為藥物素養中等,總分>10分認為藥物素養好。該調查表經5名護理專家驗證內容效度指數(CVI)為0.914,內部一致性KR-20值為0.787,具有良好信效度。1.2.1.3Herth希望量表[10](HerthHopeInder,HHI)包含3個子量表:對現實與未來的積極態度(Temporalityandfuture,T)、采取的積極行動(Positivereadinessandexpectancy,P)、與他人保持親密的關系(Inter-connectedness,I),均包括4個條目,共計12個條目。每個條目分為4個等級,除條目3和6采取反向評分,其余各條目均采取正向計分賦值。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重測信度為0.92,Cronbach’sα系數為0.87,其結構效度為0.850。該量表總分12~48分,其中12~23分為低等希望水平;24~35分為中等希望水平;36~48分為高等希望水平,得分越高說明希望水平越高。1.2.2統計學方法資料均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采用頻數、百分比、均數±標準差進行描述,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對藥物素養與希望水平進行相關性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情況資料在200名研究對象中,男90名,女110名;年齡21~83歲,以45~59歲年齡段居多,占39.5%,藥物素養中等水平得分者最多,占73%,未見低希望水平得分者,見表1。
2.2不同特征的心血管病門診患者藥物素養得分比較不同年齡、文化程度藥物素養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不同年齡組兩兩比較結果顯示:≥60歲與≤30歲、31~44歲、45~59歲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45~59歲與≤30歲,31~44歲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文化程度兩兩比較結果顯示:初中及以下與高中、大專及以上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中與大專及以上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3心血管病門診患者希望水平與藥物素養的相關性希望水平總得分為(36.96±4.49)分,Spearma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希望水平總分及其三個維度得分與藥物素養水平均呈正相關。見表3。
3討論
3.1心血管病門診患者藥物素養情況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心血管病門診患者藥物素養水平得分為(7.60±2.98)分,藥物素養處在中等水平所占比例最大,與鄭鳳等[9]人調查門診患者的藥物素養結果基本一致。可能原因,此研究調查對象為門診患者,并且部分患者屬于首次就診,不同于住院患者可以在住院期間接受醫生、護士系統的宣教指導以及接受出院后的延續性護理干預。因此,提示醫院管理者應重視門診用藥指導中心的建立及有效監管。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齡和文化程度的心血管病門診患者藥物素養水平得分不同,年齡越大,藥物素養水平越低,60歲以上患者,藥物素養水平得分最低。而隨著文化水平的提升,藥物素養水平得分也會提高,與鄭鳳等[9]人調查門診患者的藥物素養結果基本一致。原因可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老年患者,記憶力會有所下降,在門診就診過程中醫務人員對其進行的用藥指導會在患者回家后逐漸遺忘或淡忘,同時對于年齡較大患者,多會有子、配偶等親屬陪伴就診,陪同親屬對藥物相關知識的關注及用藥方法、劑量、頻次等信息的掌握會使在門診就診的心血管病老年患者對其產生依賴,從而會不同程度降低老年患者積極參與治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致使藥物素養得分較低。同時文化程度高的患者知曉主動參與治療的意義并能善于利用各種資源尋求獲取藥物素養相關知識的科學方法。因此,提示醫務工作者在對心血管病門診患者提供就診服務時應尤其注意加強對老年或低文化程度患者的關注和指導,積極鼓勵并引導老年患者主動參與治療及獲取藥物素養相關知識,同時提高陪診家屬對此的重視度。
3.2心血管病門診患者希望水平分析對200例心血管病門診患者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希望水平整體平均得分為(36.96±4.49)分,處于高等希望水平。希望水平為高水平的患者106例,占總數的53%,中等希望水平的患者占47%,未見低等希望水平患者。可能原因,心血管病門診非住院患者相較于住院患者病情較輕或較平穩,所承受身心痛苦程度相對較低,另有研究表明,對診療機構權威性及醫務人員專業技能的信任,與醫務人員的互動和溝通,是患者獲取希望能量的重要來源[11]。調查選取的醫院為三級甲等專科醫院,患者對治療及預后期望較高,希望處于較高水平。數據顯示:仍有近一半(47%)患者處于中等希望水平,分析原因可能為部分心血管病患者為首次門診就診,存在疾病不確定感,即患者缺乏對疾病相關事物(如癥狀、診斷、治療、預后)的判斷能力,不能準確預測結局致使影響患者的心理調試能力,從而降低希望水平。提示門診醫務人員盡可能向患者提供部分疾病信息,使患者能夠及時了解疾病進展及預后,使之獲得信息和希望。
3.3心血管病門診患者藥物素養水平與希望水平的相關性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心血管病門診患者藥物素養得分與希望水平三個維度“對現實和未來的積極態度(T)、采取的積極行動(P)、與他人保持親密的關系(I)”及希望水平總得分均呈正相關(P<0.01),即希望總分得分越高,患者的藥物素養水平得分越高。希望是有效促進患者克服困難、更好的應對應激源和心理調試的動力,尤其當個體處于應激環境中,希望可以給人以信念、力量和勇氣[12]。希望水平較高患者對疾病恢復、身體康復充滿信心并能積極主動獲取應對困難的信心和策略,使治療依從性大大增加,能夠重視并很好的遵從醫生和護士的指導和建議選擇有效提升藥物素養水平的方法和途徑。因此,希望水平的不斷提高可有助于患者藥物素養水平的提升。表3數據顯示:藥物素養得分與希望水平中的“與他人保持親密的關系(I)”維度相關性高于其他兩個維度。分析原因可能為:來自家庭成員、朋友的關心幫助可以使患者能感受到更多的關愛和支持(關系維度),這種健康關系的建立有助于幫助患者獲得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信心(態度維度),從而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疾病及配合治療,如主動獲取健康信息、堅持正確用藥、自覺提高就診依從性等(積極行動)。提示醫務人員應重視“與他人保持親密關系”對心血管病門診患者提高藥物素養水平的重要意義。
4小結
本研究顯示,心血管病門診患者藥物素養與希望水平呈正相關,較高的希望水平可以使患者的藥物素養水平保持在一個相對滿意的狀態,因此可以通過提高患者希望水平來提高其藥物素養水平。有研究顯示:持續性的人文關懷護理可減輕患者在陌生治療環境下的不安全感,增加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提高希望水平[13]。提示醫務人員應加強對心血管病門診老年患者及低文化程度特殊人群的關注和指導;在關注患者疾病的基礎上重視與患者的互動及情感交流,幫助患者獲得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從而幫助其獲得信念和信心,通過提升其希望水平來促進其藥物素養水平的提升。
5不足與展望
本調查是在天津市兩所三級甲等專科醫院進行的,研究對象的選取范圍相對局限,在以后的研究中應進一步擴大取樣范圍并增加樣本量。該研究僅對心血管病門診患者的藥物素養與希望水平提供理論支持,尚未進行干預措施,下一步可將已經證實有效的用于其他人群的提升健康水平或希望水平的干預措施應用于門診患者,為提升藥物素養干預實踐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鄭鳳,丁四清,鐘竹青,等.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術后出院患者藥物素養現狀調查[J].護理研究,2015,29(14):1732-1734.
〔2〕趙海平,王健.血液透析患者的社會支持和希望[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5):306-308.
〔3〕劉麗,周郁秋,王麗娜,等.希望水平及家庭功能對精神分裂癥恢復期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簡單效應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4):1-4.
〔4〕董鳳齊.胰腺癌患者疼痛狀況與疾病不確定感和希望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7):20-23.
〔5〕石鈺,何靜,鄧俊娜,等.希望理論在護理心理中的應用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20):2471-2472.
〔6〕巫秋霞,劉沛珍,方丹.腦出血患者希望水平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8,26(2):127-129.
〔8〕鄭鳳,鐘竹青,丁四清,等.藥物素養評估量表的編譯與評價[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41(11):1226-1231.
〔9〕鄭鳳,丁四清,沈志瑩,等.門診患者的藥物素養現狀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7,32(11):26-29.
〔10〕韓立憲,吳莉娜,張紅娟,等.冠心病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焦慮及抑郁情緒心理干預的研究[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09,17(2):82-85.
〔12〕戴宏平.尊嚴療法對肝癌患者自尊相關壓力和希望水平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1,26(23):66-67.
〔13〕李莉.持續性人文關懷護理對腫瘤ICU患者心理狀況及希望水平的影響[J].天津護理,2018,26(1):4-7.
作者:郝麗麗 單位:天津市胸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