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軟件產業集群發展的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區軟件產業集群主要包括從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IC設計和嵌入式軟件、動漫游戲開發、互聯網電信增值服務、電子商務和服務外包等業務的企業。
二、區軟件產業發展現狀和前景分析
1.產業發展現狀
年,區納入軟件開發企業調查的有230家,實現全年營業收入22.0億元,比上年增長12.2%。
區軟件企業規模效益初現。在從業人員規模上,區從業人員超過300人的軟件企業有3家,從業人員超過100人的軟件企業有18家。從全年營業收入看,全年營業收入1000萬以上的軟件企業37家,占全區軟件企業數的87.5%,實現年營業收入19.3億元。一批骨干型軟件企業如東南融通系統工程有限公司、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三五互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中資源網絡服務有限公司、柏事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迅速崛起壯大,有力地帶動了全區軟件業的發展。
軟件產業人才集聚的優勢突出,也為軟件企業科技項目的開展提供了充分的人才保障。年末,區軟件業從業人員8396人,從業人員中,專業技術人員4969人,占全區軟件業從業人員的59.2%。
另外,隨著軟件園建設和招商工作的進展,創意產業正在成為區軟件產業的一支新興力量,區引進了臺灣西基、華幼網以及國內有影響力的大拇哥、嘉影、奇異科技、御風行等動漫游戲企業進駐軟件園動漫區。
2.前景分析
雖然軟件業規模較小,但匯聚了發展軟件產業的眾多優勢:城市品位高,環境優美,對高層次軟件人才前來創業和安家有很大的吸引力;地處西岸,擁有對臺合作的優勢,可以承接臺灣信息服務業及軟件產業的西遷;擁有大、集大、華大等多所軟件教育高等院校,聚集了較多各種層次軟件人才;信息產業、先進制造業發達,有利于軟件產業的發展。
區是市的中心城區,軟件園一、二期工程均在區轄內,我們完全有信心軟件企業會在區扎根、發展、壯大。面向未來,我們將緊緊圍繞軟件園的開發建設做足文章,采取有力措施發展區軟件產業。
三、區軟件產業集群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1.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支持省加快建設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中關于“加快發展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等高新技術產業”的相關要求,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發揮軟件和系統集成業在西岸經濟區建設中的更大作用,緊緊圍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以軟件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和軟件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為目標,以軟件企業的引進和培育為主要手段,發揮比較優勢,突出區域特色,發展軟件產業,為市培育百億產值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工作增添光彩。
2.發展目標
今后7年內,區軟件產業將加快形成一批產品附加值高、市場份額大、核心競爭力強、有研究開發能力和品牌形象的龍頭企業。對于這些企業從政策、資金、政府采購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使其加速發展,成為具有帶頭作用的大型軟件和系統集成企業;到2015年,鼓勵和幫助年銷售收入達十億元的軟件開發和系統集成企業1-2家,年銷售收入超過五億元的軟件開發和系統集成企業3-5家,年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的軟件開發和系統集成企業10-15家。力爭后兩年和“十二五”期間區軟件產業年均增長25%,到年軟件產業銷售收入達34.4億元;年達43億元,2013年達67億元,2015年達到105億元。人才方面將面向企業和市場需求,注重既懂行業管理又懂軟件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國際市場開拓型人才的培養,不斷改善軟件人才結構。為支撐軟件產業發展的需要,2015年,軟件從業人員將達到三萬人以上。
四、區軟件產業集群發展的重點領域
1.積極扶持傳統比較優勢領域
區軟件產業以下領域在具有比較優勢:
以東南融通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金融領域軟件開發、系統集成及服務外包,年實現營業收入3.6億元,上繳稅收近3000萬元;
以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電力系統軟件開發、系統集成及信息服務,年實現營業收入3.4億元,上繳稅收3200萬元;
以三五互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中資源網絡服務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互聯網增值服務,年實現營業收入1.8億元,上繳稅收750萬元;
以市萬安科技有限公司、柏事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建筑智能化系統集成,年實現營業收入2.3億元,上繳稅收1350萬元;
以精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信息港建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地理信息系統開發應用,年實現營業收入9300萬元,上繳稅收460萬元。
對以上重點軟件企業,通過有效配置各種資源,集合力量加強扶持,促進其又好又快發展,形成區軟件產業集群發展的中堅力量。
2.重點培育新興領域
隨著軟件園的建設和發展,區將重點培育以下兩個新興領域的軟件企業:一是數字內容領域,二是電子商務及服務外包領域。
數字內容領域包括:
影視動畫制作方面的大拇哥動漫股份有限公司、華榜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西基動畫()有限公司、嘉影卡通影視有限公司、維帝()動漫有限公司、音像出版社等;
廣告動畫制作方面的大雅傳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風云動畫科技()有限公司、突破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等;
網絡及手機游戲制作方面的市御風行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奇域科技有限公司、盤古軟件開發有限公司等。
電子商務及服務外包領域包括:
市信息投資有限公司、旸升企管顧問有限公司、萬印軟件有限公司、易通卡運營有限公司、文典軟件信息()有限公司、先圖軟件有限公司、百威英博()共享中心等。
對以上新興領域企業,加強培育,力爭突破,形成區軟件產業集群新的增長點。
五、保障措施
為了實現2015年軟件產業發展目標,根據區軟件產業中小企業多、行業應用為主的特點,采取有效措施,把政府引導、扶持與企業自主發展、市場的調控作用結合起來,把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與積極擴大出口結合起來,把培養人才、完善人才激勵機制與引進高層次人才結合起來,使中小軟件企業在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中發展壯大,使軟件產品從行業應用為主向產業化、標準化過渡,推動軟件產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1.落實鼓勵扶持政策
年11月16日省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軟件產業發展的意見》,這對于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省加快建設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的加快發展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等高新技術產業的要求,大力推進西岸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舉措。區將積極做好國家、省、市已出臺軟件產業相關優惠政策的落實服務工作,幫助軟件企業享受各種政策優惠。進一步發揮區科技研發資金效能,通過貸款擔保、貸款貼息、研發資助、科技成果獎勵、人才培訓補貼等各種渠道,扶持軟件企業快速發展。
2.扶持骨干企業,引導規模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發展壯大軟件企業特別是骨干企業,是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基礎,也是開拓國際市場、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要在體制創新、技術創新和市場體系建設等方面,為軟件企業發展創造條件。深化體制改革,整合軟件產業資源,形成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軟件產業發展規律的企業成長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規范軟件行業競爭秩序,引導軟件企業通過改組、聯合、兼并以及上市發行股票等多種方式,發展專業型產品和增值服務,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行業特色、產業優勢、規模效應和品牌形象的龍頭企業。支持和發展系統集成、集成電路設計、網絡服務、電信增值業務、信息系統咨詢和維護、外包等信息服務業,逐步完善軟件產業體系。培育一批新型的、以應用和服務為重點的信息化技術服務企業。鼓勵各行業內的軟件開發部門轉變經營機制,走社會化、專業化、企業化的發展道路。
鼓勵軟件企業使用“IC設計技術”、“軟件公共技術”、“數字媒體技術”和“網真會議系統”4個公共技術平臺,提升軟件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3.加強產業招商引資
繼續發揮區、街兩級招商力量,加強軟件業招商隊伍和能力建設,千方百計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盡可能多地將軟件企業特別是市外軟件企業引進到軟件園。一是重點跟蹤大企業、大項目,促成國內外知名軟件、服務外包、IC設計企業來投資興業;二是繼續拓展對日、對臺招商,推進對日軟件和信息技術外包業務(ITO),吸引臺資企業到區開展業務流程外包(BPO)業務;三是積極爭取在跨國公司、國內知名企業在區設立研發中心。
4.積極對接臺灣產業
利用“大三通”和“兩岸直接通訊”機遇,發揮中介機構作用,積極開展對臺交流合作,爭取在數字內容產業、服務外包、IC設計與嵌入式軟件和IT教育培訓等4個重點領域進行產業對接,力爭在數字內容產業和服務外包上取得突破,使區成為臺資數字內容和服務外包業務在大陸的重要集聚地。
5.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從人才結構來看,軟件業的持續快速發展需要三類人才:第一類是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軟件高級人才;第二類是設計人員,也稱為軟件工程師;第三類是熟練的程序員一即軟件藍領。這三類人才在企業內要形成合理的結構。在區,軟件人才,尤其是從事基礎編程、基礎維護工作的“藍領”總處于極度匱乏地位。人才已經成為目前軟件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并非短期內可以解決。從長期來看,設立正規的軟件基礎人才培養院校是解決這個問題最佳途徑。區將依托的教育資源,形成高校、職業技術學校、其他商業培訓機構組成的有機的、多層次的軟件人才培訓體系。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與國內外著名高校、科研機構、知名企業的合作,開展軟件教育培訓工作。配合軟件園管委會,加大軟件產業人才培養力度。一是辦好軟件人才實訓基地。利用軟件園二期“國家軟件與集成電路人才國際培訓基地”、“國家動畫產業基地”的牌子,發揮兩岸軟件與IC設計師資的優勢,大力開展集成電路設計、軟件研發、動漫設計、IT資格認證等人才培訓。二是積極協調本地高校與臺灣高校和IT教育培訓機構對接,調整設立IC設計、動漫游戲研發、創意設計等專業,培養適用型人才。三是積極向工信部爭取國家軟件人才實訓基地,樹立軟件人才教育培訓的品牌,為軟件產業集群的發展打好基礎。四是安排區科技研發資金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的創業項目優先予以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