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完善重點平臺債務管理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我區為蓄積發展后勁,實現經濟增長由“汗水到智慧”的轉變,區委、區政府加快推進特色園區建設步伐,先后建成了金港科技創業中心、生命科技創新園、紫東國際創意園等重點平臺。近日,區政協委員視察走訪了部分重點平臺,并就平臺債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建議。
一、存在問題
一是融資艱難已成平臺建設瓶頸。目前,重點平臺融資的主要途徑是財政性資金、銀行貸款、廠房銷售和借款等,其中銀行貸款和借款占較大比重,也有的平臺部分采用了BT方式融資。由于受國家宏觀貸款政策限制,對政府平臺貸款的審批、擔保等方面要求更加嚴格,實際操作難度很大。融資主體資信等級不高,符合條件的擔保企業較少,土地證辦理困難,可供抵押的資產量不足。這些都加大了融資難度,制約了園區的建設進度。
二是短期流動資金貸款隱憂重重。由于不少平臺還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園區的項目成熟度難以滿足融資要求。成熟項目不多、項目儲備不充分,以及不同程度存在的項目前期工作滯后等問題,平臺難以申請到還本付息周期較長的項目貸款,即使融到資,也僅是1-2年期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負債資金的還貸續貸時間要求緊、周轉資金量大,使得平臺處于借——還——再借的緊張狀態,壓力巨大。據了解,幾大重點平臺今年已全面進入還本期,如何及時足額籌措還本付息資金和續建投入資金,亟待有效解決。
三是債務償還風險評估尚不到位。平臺的還款資金主要采用誰舉債,誰償還的原則,還款來源主要是各平臺的土地拍賣收益或出租收益。平臺在貸款前測算土地拍賣收益時,由于未來形勢的不可預見性或是為了貸到款而盡量高估土地收益,易造成貸款到期,土地仍未拍賣,或者到期了,土地拍賣款或出租款不夠償還到期債務,造成平臺一直處于“拆東墻補西壁”的境地。
四是平臺缺少財務管理專業人員。目前,平臺的財務管理人員主要是從區機關部門、街道抽調,之前并沒有從事經濟運作方面的經歷和經驗,只能滿足簡單的記帳出帳,與開發企業會計工作的要求還有差距。隨著平臺的發展壯大,需要有具備經濟師職稱的專業人員擔任平臺的“財務總監”,在服務好平臺資金使用、風險評估的同時,還要參與到平臺項目招商、稅收服務、金融服務、政策引導的各個環節,既要理好財、管好帳,也要在資金運作上發揮參謀助手的作用。
二、幾點建議
1、建立債務風險預警機制。要加強對園區平臺的債務分析,選擇合理的指標,建立債務風險模型,既要從數量上進行分析,更要從質量上進行評估,確保平臺債務規模、結構等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從而既推動園區快速發展,又將債務規模控制在政府可承受范圍之內。
2、建立績效評價機制。要加強對園區平臺的效益分析,選擇合理的指標,建立績效評價體系,對園區資金的使用效益,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等進行全方位的評估,既要提高資金效益性,更要提高項目的效益性。
3、建立多元化融資體系。要加大對國家宏觀金融政策的研究力度,在不斷擴大融資規模的同時,力求不斷降低融資成本。同時,要結合各自的特點,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創新融資方式,努力開拓融資工作的新局面。在國家適度從緊的宏觀政策環境下,多樣化的融資方式更為重要。加強同開發銀行及各商業銀行的合作,提高10年及以上項目貸款占融資總量的比重,優化短、中、長期債務結構。積極爭取金融信托產品、BOT、TOT等方式融資,也可以采取股份制、拍賣、轉讓、合資合作等,引導社會化資本參與園區建設。
4、建立投融資主體償債機制。要研究制定政府債務管理的具體細則,根據統一規劃,對政府擬投資建設項目,結合當年融資能力,由有關職能部門,編制年度投融資計劃,將每一年度政府債務還本付息額嚴格控制在政府綜合財力的承受范圍內。同時要建立以政府增量財力和土地出讓金為主要還款來源的投融資保障機制。
5、加強資金使用監管。園區平臺要嚴格按照財政性資金和貸款資金的使用要求,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的資金管理,對投入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要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形成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