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增強全縣紀檢監察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充分認識加強紀檢監察工作的重大意義,形成合力反腐的良好氛圍
1、充分認識加強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紀檢監察是黨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是維護和執行黨紀政紀,促進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重要保證。加強紀檢監察工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政治保證,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務,是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政府施政能力的客觀需要。近年來,全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保障發展,抓重點、攻難點、突亮點,全面履行紀檢監察職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當前消極腐敗現象仍處于易發多發階段,反腐倡廉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隨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不斷深入,紀檢監察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紀檢監察機關承擔的任務艱巨繁重。紀檢監察機關能否高效履責,紀檢監察工作能否健康開展,直接關系到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關系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因此,全縣各級各部門要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紀檢監察工作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政治責任感和工作緊迫感,強化措施,加大力度,突出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形成合力反腐的良好氛圍。
2、準確把握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總體要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全會精神及中央、省、州紀委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堅持把促進和保障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促進民生問題的解決放在突出位置,把完善懲防腐敗體系作為重點,把加強基層基礎工作作為著力點,把改革創新作為推進工作的驅動力,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積極的態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實的工作,全面履行紀檢監察職能,堅決查處一批腐敗案件,嚴厲整治一批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重點解決一批黨員干部黨性黨風黨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完善一批反腐倡廉制度,整體推進教育、制度、監督、改革、糾風、懲處各項工作,全面開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新局面。
二、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3、嚴明黨的政治紀律。深入開展黨的政治紀律教育,督促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經濟工作紀律、群眾工作紀律,決不允許公開發表和散布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定相違背的意見,決不允許陽奉陰違、各行其是,決不允許泄露黨和國家的秘密,決不允許制造、傳播政治謠言,努力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加強定期檢查和專項督查,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陽奉陰違、各行其是、危害大局、阻礙發展的人和事,一經發現,嚴肅查處,決不姑息。
4、加強監督檢查。充分運用紀律檢查、執法監察、糾風治亂等監督檢查手段,創優發展環境,及時解決妨礙全縣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突出問題。加強對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執行情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情況、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政策落實情況、維護社會穩定各項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保證政令暢通。加強對黃土坡避險搬遷資金、強民惠民、移民、國債、扶貧、社保等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公共資金安全。加強對新農村建設、城鎮醫保、農村合作醫療、糧食直補、良種補貼、退耕還林等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保證黨的農村政策落到實處。加強對政府投資重點項目廉政與效能監察,強化“五制”管理,發揮項目建設的最大效益。
5、強化干部作風建設。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積極協助黨委抓好作風建設,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頓、嚴肅紀律為抓手,弘揚新風正氣,抵制歪風邪氣,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形成凝聚黨心民心的強大力量。以大興密切聯系群眾之風、求真務實之風、艱苦奮斗之風、批評和自我批評之風為重點,深入開展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增強黨員意識、黨性觀念,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大力推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制、廉政承諾制、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改進工作作風,切實提高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開展作風建設專項檢查、專題督查、明察暗訪和民主評議活動,嚴格責任追究,嚴肅查處損害發展環境的行為,切實解決行政管理、服務職能不到位問題。
三、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提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水平
6、加強宣傳教育,著力構建“大宣教”工作格局。深入開展理想信念、宗旨觀念、黨紀政紀和正反典型教育,使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以各級領導干部及掌管人財物實權部門工作人員為教育重點,創新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形式,增強黨員干部廉潔從政意識。完善“大宣教”工作格局,建立反腐倡廉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大力推進廉政文化“六進”活動,樹立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社會風尚。
7、加強制度建設,構建腐敗風險防控體系。以貫徹中央、省、州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2年工作規劃及實施辦法為主要任務,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為落實載體,加快推進懲防體系建設,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形成反腐倡廉長效機制。圍繞重點項目、重要領域、重點行業、關鍵崗位開展廉政風險防范,確保權力行使安全、資金使用安全、項目建設安全和干部成長安全。加強對貫徹執行黨章、黨內政治生活準則、紀律處分條例、黨內監督條例等法規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提高制度執行力。
8、加強監督,促進黨員干部廉潔從政。按照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原則,突出對權力行使的規范和限制,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協調機制。認真落實領導干部重大事項報告、民主生活會、述職述廉、民主評議、誡勉談話和函詢等制度,加大對領導機關、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負責人的監督力度。加強執法監察、廉政監察和效能監察工作,充分發揮行政監察職能作用。強化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加強對重點專項資金和重大投資項目的審計監督。發揚黨內民主,完善民主議事、民主理財和民主監督制度,暢通民主監督渠道,認真受理和辦理黨委委員、紀委委員的詢問和質詢。推進黨務公開,深化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廠務公開和公用事業單位辦事公開,進一步提高公開的質量和效果。嚴格遵守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各項規定,開展專項清理和治理,嚴肅查處領導干部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為本人或特定關系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等問題,促進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積極建立并有效實施領導干部廉潔自律預警制度,努力實現預警工作常態化、長效化。
9、加強改革創新,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和政務信息化工作,拓寬群眾參與反腐倡廉工作渠道,建立公開、高效的陽光政務網絡平臺。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健全覆蓋全縣的反腐倡廉制度體系和便民服務網絡體系,積極開展直通服務、代辦服務,推行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超時默許制和首問責任制,促進行政權力依法、公正、透明運行。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執行干部任用提名、職務任期、回避、交流等制度,建立健全干部選拔任用和管理監督機制。完善建設工程招投標、土地及礦產資源出讓、產權交易、政府采購機制、制度,規范管理,發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作用。推進財政管理制度改革,規范部門預算,加強資金監管,保證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10、深化糾風工作,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堅持以人為本,狠抓惠民政策和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實,嚴肅查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問題,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繼續治理教育亂收費、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堅決糾正損害農民利益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物價、生態環境保護、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生產、征地拆遷等專項治理,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以關注民生、服務群眾為主線,深入開展政風行風民主評議活動,實行掛牌和摘牌制度,辦好政風行風熱線,提高辦結率和滿意度,進一步轉變部門和行業作風。全面推行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1234+X”工作模式,落實“一崗雙責”,強化村級“三資”監督與管理,推進文明新村建設,實現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全方位、全覆蓋。
11、嚴肅黨紀政紀,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強勁態勢。繼續加強對辦案工作的領導和組織協調,嚴肅辦案紀律,嚴格辦案程序,提高辦案質量和水平,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嚴肅查辦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中濫用職權、貪污賄賂、腐敗墮落、失職瀆職案件,嚴肅查辦工程建設領域的違紀違法案件,嚴肅查辦商業賄賂案件和嚴重侵害群眾利益案件,嚴肅查辦群體性事件和重大責任事故背后的腐敗案件。充分發揮縣委反腐敗協調機制作用,有效整合公安、檢察、法院、審計、財政、工商、稅務、城建等執紀執法力量,繼續推行“一體化”辦案模式,形成懲治腐敗的整體合力。堅持案件備審制度,嚴把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定性量紀關,確保案件質量。加強重大案件剖析,查找體制機制制度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提出治理對策,發揮查辦案件的懲戒和治本功能。加強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工作,及時疏導和化解社會矛盾,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四、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樹立紀檢監察機關良好形象
12、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以建設學習型班子為載體,強化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武裝,加強自身建設,使各級紀檢監察領導班子真正成為堅定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善于領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堅強領導集體,使各級紀檢監察干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增強政治敏銳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協助黨委、政府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更好地促進改革、實現發展、保持穩定。
13、加強作風建設。按照“政治堅強,公正清廉,紀律嚴明,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的要求,對紀檢監察干部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各級紀檢監察干部要帶頭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努力成為加強學習的模范、真抓實干的模范、嚴格自律的模范,切實做到對黨和國家無限忠誠,對腐敗分子和消極腐敗現象堅決斗爭,對廣大干部和群眾關心愛護,對自己和親屬嚴格要求,真正做黨的忠誠衛士,當群眾的貼心人。
14、加強能力建設。按照分級分類、全員培訓的原則以及全覆蓋、多手段、高質量的要求,采取有效形式,分批次對紀檢監察干部進行教育培訓,進一步提高紀檢監察干部保證和促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實施有效監督、依法執紀依法辦案、協助黨委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維護黨內民主和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的能力,提高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水平,進一步提升紀檢監察機關的公信力、創新力和執行力。
15、加強組織建設。縣紀委是經同級黨的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領導機關,副書記由正科級領導干部擔任,常委由副科級以上領導職務的干部擔任。縣紀委書記擔任縣委反腐敗協調小組組長,參加縣委常委會討論干部任免等有關重要事項之前的醞釀協商。縣紀委領導班子成員參加或列席縣委全委會等重要會議,參加縣委組織的干部民主推薦會議。縣監察局局長參加縣政府常務會、縣長辦公會。積極推進紀檢監察機關派駐機構統一管理,完善派駐機構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鄉鎮紀委設書記1名、副書記1名,紀委委員由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紀委書記要用主要精力抓紀檢監察工作,副書記具體負責紀檢日常工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配備1名紀檢干事。設立村級紀檢小組和社區紀檢機構,明確工作職責,提供工作條件,全面履行在群眾自治組織中的監督制約職能。
16、合理配置人員力量。縣紀委監察局機關設正科級和副科級紀律檢查員、監察員,其配備比例一般分別為機關正科級和副科級領導職務職數的50%。按照管住總量、盤活存量、縣內調劑的辦法,適當增加縣紀委監察局編制、人員。鄉鎮紀檢監察干部原則上要專職,并保持相對穩定。嚴格資格準入制度,新配紀檢監察干部必須堅持嚴格考核,嚴格把關。加大紀檢監察干部培養交流使用力度,對成績突出、表現優秀、群眾公認的鄉鎮紀委書記、副書記,應注重提拔重用;對工作成績突出的紀檢監察干部,應予提撥重用或優先解決職級待遇。
17、規范紀檢監察干部雙重領導的職責和權限。鄉鎮紀委書記實行異地任職,派駐紀檢組長(紀工委書記)原則上實行跨單位交流任職。鄉鎮紀委書記由縣紀委和縣委組織部考核,報縣委任免;鄉鎮紀委副書記由鄉鎮黨委提名,由縣紀委和縣委組織部共同考核后,由縣委組織部任免;縣紀委派駐紀檢組長由縣紀委與縣委組織部協商并考察后,報縣委任免;派駐監察室主任經駐在單位黨組織提名,由縣監察局考核任免,報人事部門備案。
18、建立健全紀檢監察機關經費保障制度。縣紀委監察局的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和辦案業務經費按標準全額納入縣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鄉鎮紀委辦公、辦案所需資金全額納入鄉鎮財政預算,予以保障。紀檢監察干部辦案津貼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19、加強紀檢監察機關裝備設施建設。按照“八有”要求,加強縣紀委監察局機關裝備設施建設,建立規范的縣級辦案點,切實改善辦公辦案條件。鄉鎮紀委按照“十個一”標準(即一間辦公室、一套辦公桌椅、一組鐵質檔案柜、一套業務書籍、一臺電腦、一臺打印機、一部照相機、一支錄音筆、一部舉報電話、一筆辦公辦案經費),加大投入力度,切實提高鄉鎮紀委規范化建設水平。
五、切實加強對紀檢監察工作的領導
20、各級黨委(黨組)、政府要把加強紀檢監察工作擺到重要位置,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旗幟鮮明地支持紀檢監察機關履行職責、開展工作,定期聽取紀檢監察工作情況匯報,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推動反腐倡廉各項任務的落實。
21、各相關職能部門應當主動加強協商配合,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為紀檢監察機關履行職責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22、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在黨委(黨組)、政府的領導下,全面履行紀檢監察職能,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反腐倡廉工作,進一步提升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