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促進農業農村發展活動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開展“推五新技術入戶,促農業農村發展”服務品牌活動,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業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以加快轉變、跨越發展為主線,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核心,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開展“增激情、鼓干勁、正風氣”活動的安排部署,以服務中心、服務大局、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推動發展、服務發展中創先爭優,全面提升機關服務質量和工作效能,把解決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放在首位,不斷完善和創新工作體制和機制,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落實力和執行力,切實保障和服務農民,為我縣農業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提供堅強的思想、組織和作風保障。
二、目標要求
自2012年開始,通過開展創建“推五新技術入戶,促農業農村發展”服務品牌活動,實現我局干部職工在工作作風上有新突破;在服務質量、辦事效率上有新改進;在人民群眾對機關的滿意度上有新提高,努力打造一流的機關服務品牌和新型和諧高效機關。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通過開展“百村、千戶調研”、“一師掛一個大戶、一站掛一個企業或一個專業合作社”活動;開展農資市場監管年活動、種子執法年活動、漁業“打非治違”專項整治活動;通過誠信服務網絡,為農民群眾提供農業科技、市場信息、政策法規等服務,宣傳和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大力推廣五新技術,重點研究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及農民群眾、農業企業、農民專業經濟組織反映強烈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新視角、新思路、新對策。把創先爭優與“168”工作機制有效結合,“設崗定職”,“亮崗履職”,實行股級干部工作崗位目標責任制考評,切實加強作風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和工作效能,為促進農業農村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三、工作措施
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工作機制、工作方式和方法,堅持用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用先進科學技術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方式拓展農業。
1、強化組織保障,規范服務工作。一是局成立活動領導小組,由局黨組書記、局長同志任組長,同志任副組長。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鄧祥興同志兼任,具體負責抓好活動的組織實施。二是著力建章立制。在活動過程中,結合農業工作實際,制訂各項服務措施,建立完善的服務體系、管理體系、保障機制及監督約束等工作機制,確?;顒佑行蛴行ч_展。
2、推廣“五新”技術,創新服務業績。圍繞“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大力推廣“五新”技術(即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肥料、新農藥、新機具),抓好農業科技典型示范工程。一是組織實施“良種工程”。在全縣計劃引進各類新品種(組合)60個,其中水稻新品種30個、兩薯新品種10個、瓜菜品種15個、畜禽水產品5個。二是強化技術措施。推廣旱育稀植栽培、水稻精確定量栽培、再生稻高產栽培、免耕栽培技術、拋秧、機插秧、測土配方施肥、果實套袋、病蟲害綜防、標準化養殖場等新技術;推廣專用肥料品種2個,示范面積60萬畝;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實施面積達50萬畝以上;推廣高效低毒生物新農藥品種6個,示范面積6萬畝以上;推廣水稻插秧機、收割機、烘干機等新型農機具2500臺。
3、加強作風建設,提升服務形象。一是加大“庸、懶、散”治理力度。通過明查暗訪、突擊檢查、通報批評等形式,加強對本單位工作人員的監督檢查。嚴格執行上下班簽到制度,上班不準遲到、早退、離崗、串崗,堅決杜絕在工作時間利用電腦從事炒股、聊天、玩游戲、看電影、聽音樂等與工作無關的活動,對違反規定、造成不良影響的,要嚴肅處理,對典型事例,要公開曝光。對干部職工加強考核,實行事業干部職工考勤與績效考核掛鉤制度,公務員考勤與電話費、加班費補貼掛勾制度。二是加強反腐倡廉建設。開展廉政風險防控,強化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促進項目資金有效管理,上下互動,形成合力,進一步樹立農業部門為民、務實、高效、清廉的良好形象。
4、培育特色產業,拓寬“五新”渠道。一是穩定糧食生產。穩定糧食播種面積60萬畝,推廣優質稻40萬畝,建立“河龍貢米”生產基地10萬畝;推廣再生稻3萬畝,繼續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曹坊鄉整鄉推進,各鄉鎮建立100畝高產創建示范片,積極落實旱雜糧及油菜種植面積、培育新增長點和亮點。二是壯大食用菌。按照進一步擴大草腐生菌類、加強木腐生代用料的推廣應用,適度發展珍稀食用菌的工作思路,重點發展工廠化食用菌生產,穩定草腐生菌類330萬平方米、木腐生菌類1500萬袋的生產規模。同時,引進和做大食用菌生產企業規模。三是做強蔬菜產業。大力發展特色菜、精細菜和反季節蔬菜生產,引進新品種,努力增加設施蔬菜種植面積,擴大大棚蔬菜示范和營養盤育苗、地膜覆蓋栽培、小拱棚栽培等新技術。以曹坊千畝蔬菜為龍頭,帶動近郊設施蔬菜基地建設,輻射全縣蔬菜規模種植,計劃年內新增設施蔬菜1000畝以上。加大同大型企業聯系,力爭引進1-2家大型企業蔬菜生產基地在落地。四是做優茶果產業。新建優質茶園10000畝,大力發展鐵觀音、金觀音、丹桂、天鶴等高香型品種,推廣高產優質栽培技術。充分發揮茶葉協會的作用,加強與全省前20強茶企的聯系,力爭有大茶企到我縣落戶,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全縣發展。加大果樹品種結構調整力度,在石壁鎮建立千畝葡萄園,帶動全縣設施農業和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五是做特薏米產業。全縣新增薏米5000畝,同時做好薏米地理保護標志申報的后續工作和薏米品種認定工作。六是提升畜禽水產業。全縣及周邊飼養獺兔40萬只,出欄商品兔30萬只,產獺兔皮26萬張,生產獺兔肉制品150噸。建設獺兔生態養殖場,促進獺兔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加快大型現代化標準化畜禽養殖規模場建設,穩定生豬生產,突出發展肉牛和蛋雞、肉雞標準化養殖。漁業開發,重點推廣庫灣攔網和網箱漁業養殖,加大科技扶持,提高泉上水庫等27座水庫養殖效益。開發集餐飲、觀賞、娛樂等一體的休閑漁業,拓寬漁業發展領域。
5、深入調查研究,提高服務質量。一是以“百村、千戶調研”(見附件1)為載體開展“推五新技術入戶,促農業農村發展”品牌服務活動。采取個別走訪、召開座談會、發放征求意見表等方式(見附件3),宣傳和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并認真聽取和收集農民群眾、農業企業、農民專業經濟組織的意見,重點研究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及反映強烈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新視角、新思路、新對策,對農民群眾提出來的意見,要進行分類整理,制訂幫扶措施。二是開展“一師掛一個大戶、一站掛一個企業或一個專業合作社”(見附件2)活動。組織我局中、高級技術專家,組成小分隊進村入戶,開展農業“五新”推廣的技術咨詢、指導和服務,做到“三個到”。即把農業的優良品種推介到農戶,把先進實用、配套集成、簡單易學的新技術傳授到農戶,把節本增效、生態環保、應用簡便的新肥料、新農藥、新機具推廣到農戶,使“五新”核心技術落到實處,發揮“五新”核心技術的潛力,將科技產量變為示范區農戶產量,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增產增收。帶專家,帶設備,帶技術,深入生產一線,“手把手”、“面對面”地解決農業“五新”入戶中的技術難題。
6、依托信息技術,改進服務方式。構建誠信服務網絡,通過大型電子信息屏、農產品信息欄,定期各大城市的農產品供求信息。為農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技術咨詢服務,保證農業生產順利進行;采用發手機短信的方式,編發土壤有機質提升、病蟲情報等五新技術直接發送到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全縣農技員、鄉鎮分管領導及村主干等相關人員手中,及時指導農業生產。
7、完善激勵機制,營造良好氛圍。一是加強考核。實行“百村、千戶調研”活動與年終考核掛勾制度、“一師掛一個大戶、一站掛一個企業或一個專業合作社”活動與年終考核及職稱評聘掛勾制度。二是總結推廣。在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積極向上級部門推薦表彰,通過不斷總結提升活動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堅持典型引路,善于培養和發現各類典型,為活動的開展營造良好氛圍和正確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