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漁業以工補災保增收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年以來,全市各地緊緊圍繞漁業人均增收50元的目標,大力實施提質增效工程,全市漁業生產保持了持續穩定的發展態勢。然而,特大洪澇災害給全市漁業帶來嚴重損失。據統計,養殖受災面積達101.8萬畝,損失水產品8.64萬噸,直接經濟損失10億元。災情發生后,各地迅速掀起以增養補放為重點的抗災補救熱潮。但由于水災造成的損失特別嚴重,單靠養殖這一塊補,難度是很大的。為進一步減輕災害損失,拓寬漁業增收門路,必須做到一手抓生產補救,一手抓以工補災,立足于一產損失二三產來補,力爭在以工補災保增收上有新的突破。
大力發展水產品加工業,不但是年特殊年景以工補災保增收的現實途徑,更是提升產業層次,加快推進漁業產業化經營的戰略選擇。這項工作抓好了,不但可以促進和保證年漁業增收目標的實現,而且為今后漁業的提質增效、加快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和必備的條件。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加快發展加工業的優勢和潛力,充分利用現有基礎和有利力條件,整合各種要素,強化推進措施,振奮精神,迎難而上,努力開創以工補災的新局面。
二、實施漁業以工補災保增收的具體目標和主要措施
年漁業以工補災保增收的具體目標是:水產品加工量比上年增加30%,加工產值增長40%,加工業為農民人均增收20元。圍繞這一目標,應切實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擴大現有加工規模。首先是繼續保持龍蝦加工出口的老大地位。龍蝦加工是我市水產品加工出口的大宗產品。年出口受歐盟的封殺,年解禁之后, 出口大增,并且利潤的空間比較大。各地龍蝦加工企業要充分利用加工的旺季,擴大加工規模,增加出口總量,爭取年的加工出口量比年翻—番,繼續保持在全國同行業中的老大地位, 以此來增加漁(農)民的收入。其次是努力擴大紫菜加工。年9月份至年的4月份,是紫菜生產加工季節。各地已經和正在形成新的生產熱。各地要因勢利導,乘勢而上,加快紫菜養殖的發展,努力擴大紫菜的加工。有條件的要發展紫菜的二次加工,盡快把紫菜這一產業做大做強。再次要抓住年海蜇資源比較好的機遇, 改變往年只搞粗加工、初加工的習慣,積極發展精深加工,實現加工增值。
(二)積極開發新品加工。一是要在南美白對蝦加工上求突破。年全市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達12萬畝,是全省最大的一塊基地,外地已有人在重點戶區著手搞加工,這方面增收潛力很大。各地,尤其是養殖的重點區域要切實把南美白對蝦加工抓上手,力爭在這方面有所突破。二是河蟹加工。河蟹是我市特水養殖的主打品種,是年產量3萬噸、產值5億多元的主導產業。近年來,市場價格有所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加工業一直沒有大的突破。各地要認真總結有關企業去年加工小螃蟹出口和蟹黃蟹肉加工的經驗,有計劃有重點地發展螃蟹加工, 以此來提高螃蟹養殖的效益。三是擴大來料加工。我市已經有了大馬哈魚進口來料加工的典型。我們要在這方面邁出大的步伐。擴大來料加工不但可以有利于突破發達國家的貿易壁壘,而且可以利用龍蝦加工季節生產的局限,實現加工企業的全年生產,實現加工增值。此外還可以針對各地的實際搞好泥螺等其它特色品種的加工。
(三)抓好生產基地與加工企業的有效對接。既幫助加工企業協調組織原料,使其有穩定的貨源,又幫助漁(農)民落實產品銷路,實現產銷對接,雙方得益。當前突出抓兩點。一是加工企業與生產基地簽訂好產銷合同,通過契約, 明確供貨的品種、數量、規格、時間、價格、方式等, 明確雙方各自責任;二是鼓勵和提倡實行二次分配。有條件的地方要促使產加雙方形成利益共同體,既搞好年的合作,并為今后的長期合作打好基礎。
(四)全面加強質量管理。國際貿易中的“綠色壁壘”、國內貿易中的“市場準入”,為水產品進入市場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們要站在維護國家聲譽、對廣大人民群眾健康安全負責的高度,充分認識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極端重要性,采取必要措施,實行全程監控,把我市水產品質量安全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首先,要大力推行標準化和無公害生產。加強水產養殖的環境監測,抓好投入-品的督查管理,推行魚藥連鎖經營。年全市新建無公害水產品基地20萬畝,新建漁業標準化示范區10個, 申報無公害水產品品牌15個的任務一定要落到實處,確保完成,從而保證從源頭上抓好質量安全。其次,要加強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積極推行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推行IS09000系列質量標準、IS01400系列管理標準和HACCP管理模式,盡快與國際接軌,為參與國際競爭鋪設綠色通道。要嚴格執行行業標準、操作規范,建立健全安全衛生監控體系,完善檢驗檢質手段,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再次是加大創牌爭優力度。只有全面提高產品質量,大力實施名牌戰略,才能贏市場,爭取主動。各地要在積極爭創名牌的同時,注意整合品牌資源,放大品牌效應, 努力打造幾個國內知名度高、國際影響力大的馳名品牌。
(五)加大市場開拓力度。今后幾個月到春節前是水產品集中上市的季節,要認真做好水產品(包括加工品)這篇文章。著力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在繼續鞏固和擴大歐美蝦類產品和日本韓國紫菜貝類產品出口的同時,進一步拓展國內市場。要抓住“非典”過后水產品銷售開始轉旺的機遇,推銷自己的水產品。近期內要參與組織好省局組織的香港大閘蟹的推介會和上海螃蟹擂臺賽,爭取取得好成績,提高我市水產品的知名度, 以擴大銷售。與此同時,大力進軍超市。要把自己的名優水產品排出來,搞成名錄,并注明供貨批量、上市季節、供貨方式等,與果、雅家樂、農工商、聯華等大超市搞好對接,逐步實現我市水產品銷售由集市向超市、 由國內向國外的跨越。
三、加強領導,確保漁業以工補災保增收目標的順利實現
年漁業增收任務非常重、壓力大, 能不能完成既定目標,關鍵在領導。各地一定要切實加強對大災之年漁業增收工作的領導,真正做到以下3條:
(一)擺上位置,精心組織。各縣(市、 區)漁業主管部門要把以工補災工作擺上突出位置,要明確一位領導專門負責,有專人抓這項工作。對現有的加工企業和加工項目做一次全面分析排隊,把年水產品加工保增收的任務層層分解,把任務具體落實到加工企業,落實到加工項目。對加工企業目前遇到的突出問題,盡可能地幫助協調解決,使加工企業放手搞好加工銷售,確保全年任務的完成。同時,加強檢查考核,及時宣傳好的典型,好的做法,促使漁業以工補災保增收工作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地開展。
(二)突出重點,搞好服務。首先是搞好信息服務。及時向加工企業提供國內外市場信息,使他們能及時;隹確地掌握水產品加工的市場行情及其發展趨勢, 以保證各自生產的產品適銷對路,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其次是搞好技術服務。要由生產環節的技術服務向加工領域延伸、、特別是新產品的開發這方面技術要求高,難點也往往也比較多,要幫助加工企業搞好技術攻關,解決關鍵的技術環節,使新開發的加工產品能在市場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保證年新品加工任務的完成。三是搞好無公害產地認定、無公害和名牌產品的申報服務工作。加大水產品無公害基地認定整體推進的力度,幫助水產品生產基地搞好無公害水產品、綠色水產品的申報認定工作,幫助加工企業申報名牌產品。并積極牽線搭橋,搞好加工產品進軍超市,擴大外銷,與加工企業共同努力,把水產品加工做大做強。與此同時,還要與加工龍頭企業一起,爭取金融部門、商檢部門、工商部門在各個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
(三)狠抓當前,早抓來年。為了保證全年漁業增收目標的實現,仍然要繼續抓好在塘水產品的飼養管理,抓住還有一個多月魚蝦蟹生長的黃金季節,通過合理投喂、改善水質、防病治病等措施,攻單產、攻規格、增效益。并切實把銷售旺季的外銷工作抓早抓好,采取多種形式搞好各種推介活動,使災年的水產品賣得出去,并賣到好價錢。對于水產品加工,更要狠抓當前,早抓來年。對于年和今后水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 瞄準國內先進地區的龍頭加工企業和國際市場的需求, 高起點搞好規劃,把發展的目標、思路、重點、關鍵措施搞明確, 以便集中力量搞突破,年年都有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