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規范農村集體水面管理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1、農村集體水面管理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明晰所有權,完善經營權,建立責、權、利相統一,投入、經營、管理相配套的新機制,實現生態養殖與水環境整治雙贏,共建人與自然相和諧的新環境,努力開創我鎮新農村建設新局面。
2、農村水面管理的原則
(1)依法確定所有權的原則。農村自然溝、塘(含新建魚塘)的水面,所有權屬村集體所有;排灌兩用的三、四級河按村(居)區域劃定所有權;兩村界河由兩村共同所有,橫向河道由村負責牽頭,豎向河道由河東村負責牽頭;過境二級河所有權屬鎮級所有;經批準,個人利用承包地開挖的魚塘,經營權暫定屬土地承包者(隨土地承包政策的變動而變動)。
(2)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水面所有者依據有關法律,將水面進行發包經營,確定承包人。
(3)堅持權、責、利相一致的原則。按照誰投入、誰受益、誰保潔的要求,承包者一旦獲得經營權,必須按照所有者的要求,對河道及水面進行清理,所得效益由承包者所有。
(4)發展生產的原則。水面管理實施以后,以村為單位建立生態養殖合作社,承包者必須依據章程服從合作社管理和指導。
二、集體水面管理的范圍及主要形式
3、集體水面管理范圍:自然溝、塘(包括原承包塘和聯戶養魚塘);三、四級河道(包括分段養殖水面);二級河的大水面及漁業資源保護區等。
4、主要形式: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向社會確定水面經營者,主要形式:
(1)承包經營。對自然溝、塘采用競價或議價承包方式確定一名承包人,在規定時間內享有使用權和水面管理權。
(2)租賃經營。對二、三、四級排灌兩用河在確保排灌的基礎上可采用承包或分段租賃的形式,在規定時間內享有使用權和水面管理權。
(3)股份合作經營,對水面較大的溝、塘可采用承包或股份合作的方式,在規定時間內享有使用權和水面管理權,股份合作制必須組建生產經營企業(如漁場、水產養殖公司或休閑中心),必須明確法人主體,股東共同管理,共享分紅,共擔風險。
三、每輪承包時間及標的確定
5、為使經營者有一個良好的投資回報周期,每輪承包時間不低于五年,對大面積水面經營時間可在二十至三十年。
6、標的確定可按面積、水深為依據,確定水面經營等級及標準。
(1)水面3畝以上,水深1.5米以上,標的可核定為每畝100-200元;
(2)水面1-3畝,水深0.8-1.5米,標的可核定為每畝60-100元;
(3)水面偏小、保水性差,其標的可核定為每畝60元左右。
(4)二、三、四級排灌兩用河,五年內已清淤的每畝標的可核定20-80元,按河面寬度、深度而定。
四、程序與管理
7、核定水陸界址,按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有關規定,組織群眾代表核定所有水面水陸界址(指養殖面積、生產中所需塘埂、坡地等)。
8、按核定的水面積召開群眾會或代表會核定水面等級及標的。
9、組織群眾進行報名,在群眾代表評議的基礎上核定競標者,組織公開競標,確定經營者。
10、所有者向經營者移交核定范圍,明確界址,做好四鄰工作。建章立制,教育和引導周圍群眾將家庭廢棄物送至所在組垃圾屋,對經教育不改者,依據村規民約處理。對有意破壞、盜竊等行為,導致經營者人身傷害及財產損失的,依據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11、上交使用費,先繳后用,完善相關法律手續,報農業服務中心備案。
12、經營者按所有者的要求加強管理,保證河、塘整潔無雜物及飄浮物。
13、各村所收資金建立專項科目,用于河塘廢棄物的處置,垃圾屋建設和保潔員報酬。
五、組織領導和時間安排
14、農村水面管理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確保村容整治的具體要求,各村(居)要成立領導小組,由支書任組長,村委會主任任副組長,成員由村其他干部及群眾代表組成。
15、鎮成立督查組,由分管領導任組長,紀檢、人大、農辦、政法辦、財政等部門同志組成,專項考核,定期督查,對農村水面管理率達90%以上的村,鎮將結合“三清”工程給予獎勵。
16、農村水面管理工作季節性強,涉及工作量大,各村(居)應結合本地實際抓緊抓好,具體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宣傳發動、調查摸底階段,二是制訂方案、全面落實階段,三是總結上報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