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民健身黨政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責,大力推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根據《全民健身條例》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將發展全民健身事業、建設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全民健身工作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將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在經費、機構和人員等方面抓好落實,促進全民健身事業均衡協調發展。
(二)完善市全民健身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全民健身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市全民健身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各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全民健身工作,加強全民健身工作的協調和管理,形成合力。各縣(市、區)也要結合實際制定實施好本地《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體育行政部門及相關部門的職責分工,推動各項工作的落實。
(三)完善全民健身財政制度,加大對全民健身事業的公共財政投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將全民健身事業經費和基本建設經費作為專項支出,列入本級財政預算,逐年增加全民健身事業經費支出占全部體育財政經費支出的比重,并主要用于城鄉基層發展全民健身事業。各級體育行政部門要將本級使用的彩票益金的60%以上用于全民健身事業。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對欠發達地區和弱勢人群全民健身事業的經費扶持力度和體育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
(四)加快建設城鄉基層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努力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向公眾開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將城鄉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建設納入“十二五”時期城鄉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依據國家體育總局《公共體育健身場地設施基本配建標準》,加強場地設施規范化建設。組織實施縣級體育中心、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示范縣、農村新民居體育健身設施、鄉鎮體育健身工程、社區體育健身工程等全民健身工程。充分利用公園、綠地、廣場等公共場所和山野等自然條件,開辟室外體育健身設施和戶外運動設施。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向公眾開放體育設施的學校和單位予以適當補貼和辦理有關責任保險。公共體育健身設施要對學生、老年人和殘疾人實行優惠或者免費開放。
(五)完善基層全民健身管理體制,支持基層體育組織建設。依托業余體校、公共體育設施建立全民健身指導服務機構。完善社區體育俱樂部創建體系,繼續推進“體育進社區”活動的開展。積極發展城鄉基層體育健身組織,街道、鄉鎮綜合文化站要履行全民健身工作職責。
(六)大力開展全民健身“六進”活動,打造具有特色的群眾體育活動,并形成品牌。積極營造崇尚體育健身的社會氛圍,大力組織開展“體育進社區”、“體育進農村”、“體育進機關”“體育進學校”、“體育進企業”、“體育進家庭”活動。推行《普通人群體育鍛煉標準》,引導和鼓勵公眾經常參加體育健身活動。支持群眾經常就近、就便參加體育健身活動。要利用全年各個節假日組織開展傳統體育健身活動,堅持業余、自愿、多樣和科學文明的原則,突出健身性、參與性、趣味性。精心組織策劃好每年的“全民健身日”活動,掀起全年全民健身的高潮。以構建“十五分鐘健身休閑圈”為依托,著力打造健身品牌精品。以各縣(市、區)富于地域特色、傳統優勢的健身品牌為基礎,對已形成規模、屆次和品牌的體育健身活動,在特色和亮點上下功夫,形成“一縣一品牌,一縣多品牌”,全面提升群體活動示范效應。
(七)組織和支持社會體育指導員發揮作用,廣泛開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活動。繼續實施《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吸引、組織從事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加入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各級體育行政部門要設立社會體育指導員專項經費,用于培訓、業務交流、表彰獎勵和必要的工作補貼。為社會體育指導員開展工作提供便利和支持。發揮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的作用,做好各項管理服務工作。重視培養少數民族體育和殘疾人體育活動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積極發展職業社會體育指導員,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標準,嚴格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逐步做到營利性體育健身場所和指導高危項目的體育健身指導人員,持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資格證書上崗工作。定期組織優秀運動員、教練員、體育教師、體育科研人員、體育院校學生深入城鄉基層開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務。
(八)扶持體育健身休閑產業,引導城鄉居民體育消費。各級人民政府要制定政策,扶持大眾化營利性體育健身休閑場所運營和體育健身休閑用品開發,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體育健身休閑產業,推動當地體育健身休閑產業發展。加快體育健身休閑專業人才培養。加快推行體育健身服務質量認證制度,建立和完善體育健身服務規范,提高體育健身服務水平。
(九)做好全民健身宣傳、科研和法制建設工作,為全民健身提供有力支持。廣播電臺、電視臺、報刊和互聯網要不斷加大全民健身宣傳力度,普及科學健身常識,介紹科學健身方法,提高宣傳質量,提高各級領導對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視程度,增強群眾體育健身意識,為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使全民健身活動做到家喻戶曉,人人參與。并加快完善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務網絡建設,提高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務能力。做好2015年的第四次國民體質監測工作和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組織好培訓,建好監測隊伍,保證監測質量,公布監測報告,為人民群眾提供健身處方,宣傳體育彩票公益形象。各級人民政府要制定實施《全民健身條例》配套的法規制度和政策,加強對施行《全民健身條例》的檢查監督,保證其各項規定的全面執行。
(十)建立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激勵機制。適時對各縣(市、區)、各部門全民健身計劃推行情況進行綜合鑒定和評估表彰。注重發展健身指導一線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對先進健身站點和社會體育指導員給予表彰和獎勵。積極選拔、推薦省級、國家級全民健身活動優秀組織獎和先進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