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鄉鎮中心校、縣直學校、民辦學校:
為規范學校食品安全管理,確保學校飲食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教育部和衛生部聯合頒發的《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以及省市縣有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就完善學校(含職業學校、民辦學校、幼兒園)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見,請各單位認真貫徹執行。
一、健全機構,明確工作責任
1.健全工作機構。教育局成立以局長為組長,書記及分管安全、計財的副局長為副組長,教育局班子成員為成員的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分管安全的副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強化全縣學校食品安全的組織領導。各鄉鎮中心學校必須建立以校長為組長、人事副校長為副組長,業務副校長負責學校衛生、疾病防控、食品安全教育,會計為協管員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各學校必須建立以校長為組長、后勤副校長或后勤負責人為副組長,安全負責人為協管員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1名或1名以上的專任或兼任食品安全管理員。
2.明確工作責任。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后勤工作中各崗位工作者為崗位責任人。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實行由食品安全管理員負責的食品安全監督機制,食品安全管理員應當對從業人員個人衛生、食品進貨渠道、食品加工過程衛生、餐具清洗消毒保潔、食品留樣、食品貯藏、內外環境衛生、硬件設施設備、師生伙食質量等進行監督檢查。鄉鎮中心學校應當與轄區內學校、幼兒園簽定食品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學校應當與食堂商店管理人員、從業人員簽定食品安全管理責任書,落實工作責任。
二、加強管理,規范日常行為
3.健全管理制度。各學校必須建立《學校食堂商店采購食品索證索票制度》、《食品留樣制度》、《從業人員個人衛生制度》、《餐飲具清洗消毒保潔制度》、《學校食堂商店崗位責任制度》等規章制度,并張貼上墻。
4.完善工作臺帳。各學校食堂商店必須建立進貨臺賬,對進入校園的大米、面粉、肉類、禽蛋、水產品、乳制品、豆制品、冷凍品等大宗食品都必須要求供貨商提供票據、《生產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衛生檢驗檢疫合格證》和營業執照,并留存復印件備查;對進入校園的桶裝水必須索取每批次檢測報告,并整理存檔;必須堅持48小時食品留樣制度,做好留樣記錄;必須堅持餐飲具消毒保潔制度,做好消毒記錄;必須加強食品安全教育,定期對管理人員、從業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保存培訓材料;必須規范食堂財務收支管理,保存好財務收支票據;必須規范從業人員管理,制定細則對從業人員進行考核,健全從業人員管理檔案。
5.嚴把進貨關卡。嚴禁學校采購土豆、四季豆等因操作不當易引發食品安全問題及易腐爛變質的食品,嚴禁學校制售涼菜、鹵菜等。學校食堂食用豬油必須自煉,不得采購成品桶裝豬油,嚴禁采購“地溝油”和三無食品,嚴禁商店向學生出售煙、酒、檳榔等違禁食品。
6.規范工作流程。采購員必須按照食品安全標準、衛生管理辦法的規定采購食品,驗收人員應當對采購的食品品種、規格、數量、價格、食品的質量、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限、使用方法等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的食品,才能交付加工或入庫保管,并進行登記。冰柜、冰箱應當定期化霜清洗消毒,冷凍食品應當自然解凍。肉類、水產類、蔬菜類、大米等食品應分池清洗,粗加工用具、操作臺葷素必須分開,食品應當分區加工,分類存放。食品必須充分加熱,燒熟煮透,防止里生外熱。燒煮、出菜流程合理,無交叉污染,生熟容器有明顯標記,不得混用,用后洗凈消毒,定位保潔存放。操作結束后,調料應當加蓋,應當對加工場所、工具等進行全面的清洗消毒。各學校必須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標準使用食品添加劑,嚴禁學校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劑。
7.保持衛生整潔。學生食堂應當有良好的排水系統,地面衛生必須保持干凈整潔,食具每餐用后要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潔,餐用具擺放應當整齊。食堂從業人員工作時應當戴口罩、穿工作服。
三、嚴格準入,確保資質合法
8.嚴格經營資質。學校商店必須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營業執照》,學校食堂必須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
9.嚴格從業管理。學校食堂和商店從業人員必須每年辦理健康證,按時參加由縣疾控中心組織的從業人員培訓;使用有壓鍋爐的學校必須按時進行鍋爐檢測,司爐工必須辦理鍋爐工證,按時參加由縣技術監督局組織的培訓;食堂管理人員必須取得《食品安全管理員》證,按時參加食品安全管理員培訓;所有學校食品安全的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必須做到持證上崗。
10.嚴格準入制度。對為學校提供食品、飲用水和進入校園進行廣告宣傳、產品促銷的食品經營者要實行準入制度,采用經營資格審查制度及備案管理方式。縣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逐步審查大宗食品生產經營者資質,向符合安全衛生標準的生產經營者頒發準入證。證照不齊、存在安全隱患的大宗食品生產經營者進入校園宣傳或洽談業務的,學校應當拒絕。縣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已頒發準入證的生產經營者,學校應當予以優先準入。鼓勵學校建立食品供方評價體系,選擇誠信、合法的供貨方。堅持公益性原則,學校開辦的食堂、商店(含與學生食品有關的項目)嚴禁對外承包。
四、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設施
11.及時維護維修。各學校必須籌措經費對食堂及時進行維護維修,適當添置設施設備,保證師生安全、衛生用餐所需。使用有壓鍋爐的學校必須按照要求定期進行檢測,對檢測中發現的問題必須立即整改,整改后再使用,超過服役期經檢測不能使用的有壓鍋爐必須淘汰,鼓勵學校使用環保、節能爐灶。
12.加大改建力度。對不符合學校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堂必須進行新建或提質改造,新建或提質改造的學校食堂建設規劃圖應當經過縣衛生監督部門審批,爭取一次性建設到位,達到學校食堂衛生標準,避免重復建設。所有新建和提質改造的學校食堂應當在當年度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
13.嚴格硬件配備。學校食堂必須嚴格按照《縣學校食堂硬件配備標準》(見附件)的要求配齊基本硬件設備,力爭達到“星級食堂”硬件配備標準。
14.完善飲水設施。飲水困難的學校應當爭取政府重視,多方籌措資金發掘水源,保證師生用水需求。使用自備水源的學校,必須加強水源防護,安排專人專鎖管理,每學期末必須對供水設施進行清洗消毒,每年應當對水質進行1次檢測,確保飲用水健康安全。使用直飲水的學校,必須嚴格直飲水設備管理,每期不少于2次檢測,確保水質達標。使用桶裝水的學校,嚴禁使用未經教育局準入的桶裝水。
五、科學應對,有效處置突發事件
15.制定應急預案。各單位必須制定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定期進行安全演練,積極應對突發事件。
16.科學處置事故。發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后,學校必須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迅速聯系醫療衛生機構救治患者,在30分鐘內將事件發生的地點、時間、類別等有關信息上報教育局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并停止食堂食品加工經營活動,保留造成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積極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同時要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
六、嚴格獎懲,落實責任追究
17.加大示范獎勵。我縣學校食堂開展“星級食堂”、“縣食品安全示范單位(學校)”評選活動,當年被評為“星級食堂”、“縣食品安全示范單位(學校)”的學校將授牌,目標考核給予適當加分。
18.強化督查考核。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嚴格按照《食品安全目標管理責任狀》進行年度考核。同時強化過程管理,縣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加強對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督查,凡在督查工作中被通報的學校,未按要求整改的或整改未落實的學校,將嚴格按照《責任狀》的要求予以扣分。
19.實行“一票否決”。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實行“一票否決”制,凡購買、銷售“三無”食品及其它違禁食品和不按要求隨意使用添加劑經教育拒不改正的學校實行“黃牌警告”,凡購買“地溝油”、出現群體性食品安全事件應對不當造成重大影響和出現食物中毒、發生食品安全責任事故的學校實行“一票否決”。
20.嚴格責任追究。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嚴格實行責任倒查,凡學校食堂商店對外承包的,機構不健全、責任不落實、硬件配備不達標、整改不落實的,追究學校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責任;凡食堂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張貼上墻)、未層層簽定責任狀、非法使用添加劑、食堂未辦理《餐飲服務許可證》、商店未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從業人員未辦理《健康證》、后勤管理混亂的追究學校食品安全直接責任人責任;凡違規采購食品的追究采購員責任;凡食品安全管理監督不到位或未履行監督職責的,追究食品安全管理員的責任;以上情形根據情節輕重分別給予通報批評、戒免談話、行政紀律處分。凡被“黃牌警告”的學校第一責任人、直接責任人、崗位責任人給予行政紀律處分,個人年度考核定為基本稱職,屬于民辦教育機構的,年度評估作降級處理。凡被“一票否決”的學校第一責任人、直接責任人作行政降職處理,崗位責任人作行政免職處理,個人年度考核定為不合格,取消單位評優評先資格,屬于民辦教育機構的,年度評估定為不合格。觸犯法律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