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鎮教師交流試行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深化我區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優化城鄉教師隊伍結構,促進城鄉教師素質的提高,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根據省政府《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省教育廳、省人事廳、省財政廳《關于深化我省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教人[]14號)及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擬實施城鄉中小學教師“雙向交流”工作,具體實施意見如下:
一、雙向交流的目標
以建立城鄉中小學教師雙向交流制度為重點,以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優化中小學教職工結構,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為核心,進一步促進教師隊伍合理流動,加快用人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我區中小學特點的人事管理運行機制。
二、雙向交流的對象
原則上,凡我區男50周歲、女45周歲以下,且具有中小學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城鄉中小學在職在崗的教師,均屬雙向交流的對象。其中,從未有農村教育工作經歷的城區教師應首批到農村學校支教;近五年來沒有農村工作經歷的城區教師應到農村學校支教;班子成員、黨員、骨干教師應帶頭參加支教工作。
三、雙向交流人員的條件
1、思想政治良好。遵守憲法和法律,愛崗敬業,師德表現好。能履行《教師法》規定的義務,符合相應的學歷條件。任教以來,年度考核均為合格以上。獲得鄉鎮(街道)以上黨委、政府授予的先進(優秀)教師或先進(優秀)工作者優先選派。
2、業務能力較強。有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有較好的專業知識水平,有較強的教育教學組織管理能力,有進取和創新精神。區級以上骨干教師優先選派。
3、身體和心理素質良好。
四、雙向交流的名額
今年,全區計劃選派100名教師參加雙向交流。城區各中小學按教職工人數在100人以上派4人,50-100人派3人,50人以下派2人,到農村學校支教一學年;農村各中小學相應選派教師到城區學校跟班培訓一學年。
五、雙向交流人員的管理
1、各學校應在符合條件的教師中推薦選派人員。選派人員一經確定,應服從安排,否則五年內不得評聘專業技術職務。各學校選派的人員應于每學年開學前一個月上報區教育局,由區教育局統一安排交流學校。
2、城區中小學教師到農村支教,派出學校、任教學校與教師本人要簽訂協議書。任教結束后,支教教師要填寫《城區學校中小學教師農村任教情況表》,經區教育局、有關學校簽署意見后,存入個人檔案并在區教育局人事股備案,作為今后職務晉級必備條件之一的依據。
3、雙向交流人員應服從任教學校的管理,與師生融為一體,積極參加政治、業務學習和其它各種活動。
4、雙向交流人員要按時完成工作任務。期間所承擔的教育教學工作量,應不少于省廳(局)規定的中小學各類人員任課要求;要認真貫徹課改精神,扎實開展課改工作,支教人員每學年至少開1-2次教學觀摩課或示范課,做好傳、幫、帶工作,促進農村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跟班培訓人員每學期要上1-2次教學匯報課,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和科學的教學方法。
5、雙向交流人員要定期反饋工作情況,認真做好任教工作總結。區教育局每年將組織雙向交流人員,認真總結雙向交流任教經驗,對先進典型予以在全區推廣。
6、學校應重視關心雙向交流人員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任教學校每學年應對雙向交流人員進行一次認真考評,寫出考評意見,上報區教育局。區教育局將考核結果反饋原校,同時,按30%的比例評選出優秀支教人員,并進行表彰。被評為優秀支教人員的,當年年度考核定為優秀,不占學??己藘炐阒笜?,專業技術職務可續聘三年,同等條件下可優先推薦參評高一級教師職務。
7、雙向交流人員工作結束后均回原學校工作。
8、對不認真完成雙向交流工作的人員,除退回原學校外,將視情節輕重給予低聘、緩聘或解聘等處理。
六、雙向交流人員的有關待遇
1、雙向交流人員原校工資福利待遇不變,同時享受任教學校教師同等福利待遇。
2、跟班培訓人員的食宿自理,但住宿確有困難的,任教學校應予幫助解決;支教人員的住宿由任教學校予以安排。
3、雙向交流人員的往返路費由原學校負責報銷,每月報銷往返路費2趟。
4、雙向交流期間,雙向交流人員的職稱均予聘任,不占原學校編制數與高中級崗位數。
七、其他有關事項
1、小學支教人員原則上應到村完小任教。
2、中心小學雙向交流工作自行組織實施,具體方案報區教育局審批。
3、城鄉中小學教師雙向交流實行“聯動互動”,即城鄉中小學互派交流人員的學校應結成對子,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研究等方面進行廣泛的合作、交流、探討,以促進城鄉學校的共同發展。
4、城鄉中小學教師“雙向交流”工作從年8月起開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