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產加工食品安全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加強生產加工環節食品安全工作,督促食品生產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全面提升食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水平,根據《食品安全法》和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意見。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進一步加強對生產加工環節食品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強化監管手段,提高執法能力,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提升誠信守法水平,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促進我區生產加工環節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定發展。
工作目標
嚴格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加大對無證生產的查處力度;全面推進食品生產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食品質量得到明顯提升,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5%以上;強化對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監管,食品加工小作坊質量安全水平得到明顯提升;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物質等違法犯罪行為得以遏制,食品安全隱患得到有效治理,避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生產者的誠信意識普遍增強,社會各方廣泛參與的食品安全社會化管理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工作措施
(一)全面摸清食品生產加工環節情況。
1.開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清查。各街道、各監管部門要按照區政府對食品安全社會化管理的要求,組織社會化監管隊伍,在前期拉網式摸排的基礎上,繼續開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清查工作,及時將生產加工點位基本信息和檢查情況錄入“智能食安”監管平臺,建立起電子檔案。對無證照或證照不齊的生產加工點位,要進行重新核對,并通報給各監管部門備案。質監部門應及時將食品生產企業獲證信息通報給各街道。
2.開展食品質量安全風險排查。各街道、各部門要以整治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食品安全問題為切入點,針對重點產品、重點企業、重點區域全面收集質量安全風險信息,特別是食品生產“潛規則”線索,全面排查食品、食品添加劑及相關產品的安全風險。重點排查無證生產行為,使用非食用物質、回收食品加工食品,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違反《食品安全法》的行為。
3.實施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分類管理。根據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對食品質量安全的控制能力、遵守法律法規情況以及食品本身的風險程度,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實施質量安全分類監管,實施不同的檢查頻次。
(二)落實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主體責任。
1.強化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管理。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要依法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配備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建立健全并嚴格落實進貨查驗、生產過程控制、出廠檢驗等各項管理制度。規模以上生產企業要設置食品安全管理機構,明確分管負責人。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要保證必要的食品安全投入,建立健全質量安全管理體系,不斷改善食品安全保障條件。進一步健全人員培訓制度,食品行業從業人員必須落實先培訓后上崗的制度規定,企業應定期對法人代表、質量負責人及工作人員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2.落實企業負責人的責任。食品企業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對食品安全負首要責任,企業質量安全主管人員對食品安全負直接責任。企業負責人要建立健全從業人員崗位責任制,逐級落實責任,加強全員、全過程的食品安全管理。對違法違規企業,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對被吊銷證照企業的有關責任人,依法實行行業禁入。
3.加快食品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各街道、各部門要利用法律法規宣貫培訓、食品企業履責報告、企業看企業觀摩學習、開辦道德講堂等形式,積極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活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要牢固樹立誠信意識,打造信譽品牌,培育誠信文化、完善行業自律機制。加大對食品行業道德失范、誠信缺失的治理力度,加快建立各類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完善執法檢查記錄,加大對道德失范、誠信缺失者的治理力度。
(三)加大生產加工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力度。
1.加強對獲證食品生產企業的監管。制定年度監督管理計劃,對食品獲證企業開展定期監督檢查。對于不能持續達到食品安全條件、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食品生產企業,依法報請上級撤銷其相關許可。督促企業建立健全食品退市、召回和銷毀管理制度,防止過期食品等不合格食品回流食品生產加工環節。
2.加強對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監管。各街道要結合轄區內生產加工小作坊的規范和特點,加快小作坊集中加工園區的建設。通過對小作坊進行集中管理,減少食品安全隱患。各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小作坊集中加工園區建設工作的幫扶指導,監督其規范生產。
3.深入開展生產加工環節食品安全專項治理整頓。針對乳制品、肉制品、水產加工品、罐頭、酒類、食品添加劑等重點產品開展專項檢查,重點治理帶有行業共性的隱患和“潛規則”問題,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堅決查處食品非法添加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
4.加大食品質量監督檢驗力度。質監部門要按照區政府的要求,制定年度監督檢驗計劃并組織實施,通過對生產加工環節食品質量的監督檢驗,及時發現問題隱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處置,有效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
(四)嚴厲打擊生產加工環節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
各街道、質監、公安等執法部門要加強協作配合,切實履行法定職責,進一步改進執法手段、提高執法效率,大力排查食品安全隱患,依法從嚴處罰違法違規企業及責任人員。及時發現、堅決打擊制售有毒有害食品違法犯罪行為。質監部門對涉嫌犯罪案件,要及時移送公安部門,配合公安部門調查取證,嚴禁罰過放行、以罰代刑,確保對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追究到位。公安機關要明確機構和人員負責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對隱蔽性強、危害大、涉嫌犯罪的案件,根據需要提前介入,依法采取相應措施。堅持重典治亂,始終保持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使嚴懲重處成為食品安全治理常態。
(五)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1.大力推行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各街道、各部門要認真執行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實現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確保獎勵資金及時兌現。嚴格執行舉報保密制度,保護舉報人合法權益。
2.加強宣傳和科普教育。各街道、各部門要將食品安全納入公益性宣傳范圍,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充分發揮政府、企業、行業組織、社會團體、科技工作者和各類媒體的作用,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質量月”等各類宣傳科普活動,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知識,提高公眾食品安全意識和識假辨假能力,努力營造“人人關心食品安全、人人維護食品安全、人人享受食品安全”的良好社會氛圍。
工作要求
(一)明確工作職責。
區食安辦要進一步細化各街道、各部門職責分工,著力解決監管空白、邊界不清等問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通報、聯合執法、隱患排查、事故處置等協調聯動機制,有效整合各類資源,提高監管效能。
各街道要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將食品安全工作列為重要職責內容,進一步加強社會化監管隊伍建設,切實做好食品安全隱患排查、信息報告、協助執法和宣傳教育等工作。各部門要加強對街道、社區食品安全專、兼職隊伍的培訓和指導。
質監部門要嚴格履行對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職能,加大對食品生產加工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指導和配合各街道開展日常管理工作。
公安部門要加大對食品違法犯罪行為的查處力度,著力解決各街道、各部門在日常監管和執法中遇到的干擾執法、妨礙公務及暴力抗法的違法犯罪行為。
工信部門負責擬訂和實施食品行業發展規劃,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指導食品行業質量管理工作。行業協會要加強行業自律,推進行業誠信建設、積極促進和引導食品產業健康發展。
新聞宣傳部門應加強對食品安全正面宣傳報道力度,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工作。
(二)加強組織領導。
各街道、各部門要把食品安全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統一領導,認真分析評估本轄區食品生產加工安全狀況,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組織協調,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影響本轄區生產加工環節食品安全的重點難點問題和人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
(三)加強工作保障。
區財政部門將食品安全經費列入財政預算,逐年加大資金投入,確保食品安全經費需要。各街道、各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完善監管裝備配備,保證監管隊伍的穩定。
(四)加強監督考核。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責任制,區政府對各街道、各部門進行年度食品安全績效考核,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責任單位在評優創建活動中實行一票否決。
附則
本意見自2013年12月15日起實施,有效期為兩年。
本意見由質監分局負責解釋。